那个田间哼唱的乡村孩子,这次走到了舞台中央
从新疆麦盖提县出发,坐大巴来到喀什之后,还要坐飞机再转飞机,但旅途奔波的刀郎少年合唱团的小朋友们都觉得“兴奋得要命”。他们终于来到了想象过很多次的北京。
出发之前,孩子们在书包里塞满了品质上乘的巴旦木、奶奶亲手做的艾德莱斯帽子,还有麦盖提远近闻名的红枣……他们希望把最好的礼物都带上,因为艺术一定值得这样的心意。
麦盖提地区的孩子都是古老刀郎文化的继承者,平时村子里举办聚会活动,只需拉一个音箱,当地的农民和孩子就会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跳起舞来。
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自然又真挚,但也从未想过田间地头的歌声有一天会在音乐厅里听到回响。
现在,小姑娘艾克拜尔已经站在北京的排练厅里,她穿着艾德莱斯传统花色的裙子,绑上了维吾尔族的辫子,她说钢琴伴奏老师真的好厉害,两只手就能弹出这么多声部的旋律。
一次外出表演看起来不会真的改变什么,但可能就是排练时细小的观察、躲在幕布后偷看表演的瞬间,或者艺术家们的几句简单的鼓励,便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新疆麦盖提县刀郎少年合唱团、江苏张家港南丰小学“永联荷风弦乐团”,还有从山东、安徽、青海等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孩子们可能也没有想过,宏大的音乐堂和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们,其实也早就等待着这些从前被距离阻隔、被喧嚣掩盖的年轻表演者们,踏上自己的舞台。
为了搭建起“最少被关注到的乡村孩子”和“最顶尖的艺术家”之间的不可能之平台,腾讯和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从2017年就开启了致力于重启乡村艺术教育的“腾讯荷风艺术行动”。
一场“田埂上的童年:腾讯荷风艺术行动音乐会”就在5月31日的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奏响。
对参与节目的全国11个省近180名小演员,以及更多由此获得希望的乡村孩子来说,所有表演都会有听众,所有梦想都会有方向,就是儿童节最好的礼物。
田埂间的哼唱
正在音乐厅里回响
“别人都说我们是运气好,但我觉得我们有的不仅仅是运气。”
新疆麦盖提合唱团的小姑娘艾克拜尔有点不服气,她觉得能来北京演出绝对是因为自己有实力。
这支合唱队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的一片绿洲,其中9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的孩子。
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刀郎少年合唱团,曲目《娃哈哈》
艾克拜尔就是维吾尔族,她想要当一名音乐老师。还有与她同在低声部的小姑娘凯丽麦,她说长大了要做一个说唱歌手。她们都有自己的计划,这个合唱团可能就是她们成功的起点。
合唱团的表演方式和维吾尔族天然的演唱有所不同,课上老师经常让他们练习张嘴、抬笑肌,孩子们觉得这样的练习很滑稽,但也都承认这对打开声音很有帮助。
合唱团的带队梁老师更是直观地发现,声乐训练的效果确实会在孩子们每天的进步中体现。
“孩子们开始知道没必要拼命喊,音乐是一种艺术,不是体育竞技。”梁老师察觉到孩子们渐渐懂得了音乐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而是通过音色、位置等一些技巧,来塑造一种美。
这些技巧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音乐,也让他们不再畏惧新曲子的难度。
此次演出曲目之一的《孤独的牧羊人》,一向以约德尔唱法的困难著称,老师们本来有点担心,但没有预设的孩子们在一次次模仿之后,反而做到了更好的效果。
艾克拜尔对音乐的喜爱不只是说说而已,她有时连睡觉都在练曲子,还对音乐很有自己的理解。
在她要表演的三首曲目中,艾克拜尔最喜欢的是与歌手周深合唱的主题曲《田埂五月风》。她喜欢旋律优美的歌,这首由荷风邀请日本作曲家藤原育郎新谱的曲目,她觉得就非常不错。
孩子们都听过周深的歌,说起来如数家珍。艾克拜尔觉得《达拉蹦吧》里一个人能在两句话之间切换小女孩和巨龙的声音实在太神奇了。
还做不到的技术和电视里喜欢的歌手,都是远方的向往,但通过这一次真正和艺术家同台的音乐会,孩子们发现北京的路程、心里偶尔的幻想,去争取一下,或许也没有那么不切实际。
有个小男孩在选拔的时候试唱了两遍都没能入选,但还不想放弃,一边哭还一边练习音阶。最终他通过了选拔,在合唱团的第一排获得了自己的一个席位。
“其实他的乐感特别好,但受的音乐教育不是特别多。”梁老师后来告诉我们,“我们大部分孩子都是农村的,家里人的工作就是种植我们当地的特产。”
梁老师还记得2018年初刚到麦盖提的时候在县里看的一场晚会,他觉得特别奇怪,那个指挥比赛的老师,拍子明明打反了,竟然还拿了第一名。
那时候各乡各镇各个科目都缺老师,即便招来了音乐老师也不得不去担任主课的教学任务。“我们有一些嗓音条件很好的乡里的孩子,但他们能接触到专业课的机会是很少的。”
长大想当说唱歌手的凯丽麦就觉得,让别人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实力,对他们这些孩子来说,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现在,借助“腾讯荷风艺术行动”的平台,困难的这一部分已经被慢慢承担起来,更多的凯丽麦和艾克拜尔会捧着麦穗站上舞台,把远方的声音传递到远方。
不是学一门乐器
是学习如何创造
我们很难想象,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一间83%的孩子来自钢铁工人家庭的小学里,竟藏着一个完整编制管弦乐团。
南丰小学永联荷风管弦乐团,已经成立了6年。这6年间,每周四都会有各个乐器专业的艺术家和老师们从上海坐高铁赶来,从零开始手把手教孩子们弹奏乐器、感受音乐。
“这是在张家港唯一一个能学习古典音乐的机会。”到今天,乐团的黄老师都为荷风提供的机会感到惊喜。
从未在这片土地上发出的乐章,就由孩子们开始奏响。
秦书涵是第一批加入管弦乐队的成员,今年六年级的她已经是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相比一般学习弦乐的孩子,张家港乐团的孩子们需要更大的自制力。
对这些钢铁工人的孩子来说,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反复练琴的枯燥,还有高昂的乐器成本和难得的练习空间。那些住在父母职工宿舍的孩子,是很难在家里练琴的。
小提琴手陈思妍也说,家里已经为她换第三把小提琴了,这次换琴之前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父母就比较犹豫,反复确定孩子的心意后,才终于松了口。
但学校和基金会不会让孩子们的学习因此中断。如果有家庭负担不起购买乐器的成本,学校就会租借给孩子练习。在上海专家教学之外,学校每天也会留出早晚各一个小时,给孩子们足够的练琴时间。
当所有人都愿意再多努力一点的时候,这个小小的管弦乐团就开始像模像样了起来。
大提琴手秦书涵已经表现得像一个真正的首席,当发现大家运弓的方式不一样,或者在不同的弦上拉同一个音的时候,她就会主动帮大家调整一个最优的方式。
乐团里年纪小的孩子都很佩服她,但秦书涵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没有坚持她差点就不能再学大提琴了。
因为家长的工作变动,秦书涵一度面临转学。搬家的那天她死死地拽着车门不肯下车,经过反复“陈情”和“谈判”,妈妈最终因为女儿的心意选择了妥协。
终于能留在管弦乐团了,学校和新家两头跑即使辛苦了点,秦书涵也觉得乐意。
在这次“田埂上的童年”音乐会中,她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弦乐团要和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老师合奏一曲86版西游记的主题曲《云宫迅音》。
西游记选曲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可,他们觉得这个旋律拉起来非常带劲。
“你们就是孙悟空的毛变的小猴子,这舞台就是天宫,咱们闹腾起来。”朱亦兵老师调动着孩子们的情绪,他觉得从音乐艺术中感受到热爱,才是创造未来的基础。
出身音乐世家的朱亦兵13岁的时候就录制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西方音乐唱片,但他竟然说自己是在拉了38年琴之后,被一些初学乐器但充满热情的学生感染,才真正爱上了音乐。
“我们并不是要培养更多会拉琴的孩子,而是希望他们在其中体会到自我表达和相互协作的激情。”
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时候,秦书涵就坐在朱亦兵老师的后面,她崇拜老师丰富的艺术感受和乐句处理,希望早日成为成熟的表演者。
而朱亦兵老师则希望,让艺术最大限度地留住人们作为孩童的一面,“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艺术”。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他一直致力于乡村艺术教育的推广,带着提琴跑遍了田间和工厂,但还是觉得这种古典艺术的推广太少了。
因此在谈到这次与“腾讯荷风艺术行动”的共同志向时,朱亦兵老师表示,还需要更多这样的机会,才可能让艺术随时随地发生在乡间田野。
音乐会进行到尾声,灯光亮起,主题曲《田埂五月风》的旋律渐渐散去。
“那是我儿子!”一位合唱团孩子的妈妈在二楼的观众席没能抑制住激动的心情。
看着眼前这样一幅景象:在中国爱乐乐团最顶尖艺术家的伴奏声中,在主唱歌手传来的悠扬清亮的歌声里,全国各地的乡村合唱团站在了一起……那个平日里在田埂陇头哼着小调的孩子,真的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这样令人充满骄傲又燃起期待的瞬间,就是腾讯荷风艺术行动音乐会最珍惜的时刻。
作为首届腾讯青少周的重要活动之一,音乐会为乡村孩子与各界艺术家开辟了一个遇见的平台。
不论是经历重重险阻将艺术器材送到边远地区,还是孩子们在音乐厅后台悄悄观看艺术家排练,艰难的相逢和偶然的瞬间在腾讯青少周的平台上同样意义非凡。
没有一个边远的孩子不能做梦,也没有什么高雅的艺术只能囿于殿堂。
孩子们都会在这里知道,初遇音乐时朴素的喜爱,或是与音乐走过千山万水之后依然不变的感情,其实都是同一种热爱。
中国爱乐乐团的指挥家夏小汤老师也在演出的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期许,他希望借助腾讯青少周的机会,能让“音乐响起的地方,都成为梦想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