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的卫辉:(明)侯大节《卫辉府志序》

侯大节,河南汲县进士,万历二十一年任。心行公平,风裁峻懔。甫下车,因民苦供应,首减骓从。夫马申革头级草脚凡征额税差不及乡纳不取羡输,纳者争后先焉。至于积仓谷、抚流移、修学宫、清徭役,尤为民所衔感。建有生祠,在县南门外。(民国二十年版《满城县志略·卷十三·人物 名宦》)

侯大节为万历己丑科进士。号元峰,任益都、满城令、蕲州牧,俱以清慎称。历都察院经历、户部郎、莱州知府,并有声绩。因忤权胄,谢病归,三十余年足不履城市。贵显造请,不一面,时称“林下一人”。卒,从祀乡贤。满城、益都、蕲州咸祀名宦。(乾隆版《汲县志》卷九《人物上》)

本序摘自明万历三十一年版《卫辉府志》。作者是曾任户部郎中的当地名士侯大节,因该书不显纂修者,故学界多以侯大节为纂修者。

《卫辉府志》序

(明)侯大节

序曰:

郡邑之有志也,厥系岂不巨且重哉!彰往以训来②,循迹以议政③,酌时以宜民④,揆势以兴治⑤,舍志曷稽⑥焉?匪⑦曰载故实⑧、列品汇⑨、具形胜、纪文艺,藉以资博识、备谈薮⑩云尔也。疆域之险易,物产之丰啬,徭赋之重轻,政令之得失,风俗之美恶,人才之升降,士女之节行,所以端治轨而奠 11 民生,非司牧 12 者亟当加意者乎?

卫郡滨大河,据 13 殷墟,山川映带 14 ,幅员数百余里。自康叔肇封于周,迄今为要郡云。郡之志遐邈者,莫可考已。嘉靖初,广平申公廷言 15 实创厥始。今因后事未登,前纪或略,郡守 16 兴除之暇,议及郡志,视昔大加详备,属余为序。

昔季札闻歌《卫风》叹美康叔之德 17 ,孔子适卫称人民之庶也,继以富教 18 之两言永训哉!夫生齿蕃育,风俗移易,非司牧者所有事耶?诚于志之所载尽心焉!疆域则思周防,物产则思蕃殖,徭赋则思调停 19 ,政令则思慎重,风俗、人才、节行则思移易。思作兴,思表扬,本之诚心而见诸实政,庶几一方群生咸有攸赖而颂声作矣。山川之灵且烨有辉光,而司牧君子宜永有令誉于世又 20 哉!节也不文,附兹迂谈,且藉以赞新志之成绩云。

万历癸卯,赐进士第奉政大夫户部郎中郡人侯大节撰

【注释】

①见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版《卫辉府志》。

②按,古语中有“彰往考来”、“彰往察来”的说法,谓彰明往事,考察未来。语本《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孔颖达疏:“往事必载,是彰往也;来事豫占,是察来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来,观察来事也。”

③循迹:遵循前人的指导,吸取前人的为政经验。  议政:议论政事。

④酌时:根据现实情况斟酌从事。  宜民:制定出适宜民生的规章制度。

⑤揆势:大致估量现实状况。揆(kuí),测量方位。“揆,度也。”(《说文》)  兴治:振兴治理。

⑥稽:考核,核查。《汉书·司马迁传》:“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⑦匪:不仅,不但。《诗·大雅》:“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⑧故实:有参考或借鉴意义的旧事。也指出处、典故。

⑨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

⑩谈薮:《世说新语·赏誉》:“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后因以“谈薮”指知识渊博,对答如流。宋·胡继宗《书言故事·谈论》:“称人谈论不竭为谈薮。”

11 端治轨:端正治理国家的法则、法度。  奠:定,确定。也可引申为放置、安置。

12 司牧:管理,统治。

13 据:依靠,凭借。

13 映带:景物互相衬托。《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五:“山河相映带,深浅未可测。”

15 申纶:字廷言,直隶永年人,进士。以南京户部郎中升。嘉靖二年任卫辉知府,慈祥岂弟,政无苛猛。曾修刻郡志。升四川副使。

16 按,这里的“郡守”或为王时济,或为刘迁。本序作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而本书“卷七·官师志下”记卫辉知府王时济于万历十九年任。另据顺治十六年、乾隆五十三年《卫辉府志》,王时济后为刘迁,但没有具体的任职时间。据现存的比干庙碑廊北墙有碑《谒太师庙》,碑末题字“明万历乙巳岁冬日,知卫辉府事济南刘迁顿首谨识”,可知万历乙巳(万历三十三年)时卫辉知府是刘迁。

王时济:字道甫,万历癸未进士。雄才硕学,名重一时。性尤孝友,田产择其善者让兄。建汾桥以成父志。督饷西秦,士伍颂德。榷税清源,额外多解银四千有奇。以劳迁卫辉知府。会潞邸新造,官此者皆狼跋见跲,时济独雍容坐理,多所规正。所著有《龙坞集》若干卷行于世。(见乾隆三十年《稷山县志·卷五·人物·王时济》)

王时济:字道甫,山西稷山人,进士。以户部郎中升。万历十九年任。政崇简要,不事严。(本书“卷七·官师志”)

刘迁:字出谷,宗禹从子。性刚直,豪于诗。万历十年举人,授商水知县。历刑部四川司主事,擢卫辉知府。谒潞王,王一见器重之,时与尊酒论文。时中官多浸渔民利,民有讼之者,迁置诸理,民戴之如父母,卒。后崇祀乡贤。(道光二十年刻本《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明·历城》)

17 按,据《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墉、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18 富教:《论语·子路》:“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已经富裕了,就要施行教化。后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

19 调停:调整。张居正《答两广总督刘凝斋书》:“昔蜀中九丝平后,亦未有三年即征税也,似宜调停少宽之,庶招来之民,得有定居。”

20 世又:原文即此。疑为“世世”,“又”应为作者手稿中标识重复上字时所用。清顺治十六年版《卫辉府志》录该序时,即为“世世”。

【简析】

文中有句:“郡之志遐邈者,莫可考已。嘉靖初,广平申公廷言实创厥始。今因后事未登,前纪或略,郡守兴除之暇,议及郡志,视昔大加详备,属余为序。”记载了作者所了解到的府志编纂情况。

笔者整理了《卫辉府志》的编纂情况,如下:

“卫旧有图经,宋元之际已不可见。”(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汲郡图志引》)翰林学士王恽是卫辉人,当地名士,元朝重臣,一代俊杰。他继承先君之志,广泛搜集资料,辛苦编著,“特取其人物、政教、风俗、关于治乱为后世之法者,群分而类聚之,复著辨论等篇,凡若干卷,题之曰《汲郡志》”。元世祖至元初,撰成《汲郡图志》十五卷,从其序文(《汲郡图志引》)来看,其体例已开后世卫辉方志之先河。此书颇负时望,不仅《元史》本传曾引为王恽代表作之一,而著录于《补金元史·艺文志》及书目著作者最少尚有四种。只可惜序存而文佚,这部有记载的卫辉地方志难觅踪影,令人遗憾。

明朝时,始大规模创修《卫辉府志》。《文渊阁书目》著录《卫辉府并属县志》二册,应是明朝最早的《卫辉府志》,但可惜只存书目。后凡三修:

一为正德志,七卷,李遇春主修,《千顷堂书目》、《明史·艺文志》著录。李遇春,辽东人,举人出身,以修辑“旧志”之功升纪善(即卫辉府教授)。可惜其书不存。

二为嘉靖志。嘉靖初知府申伦主修,书七卷,张衍庆序。此书见《天一阁藏书目》著录。此书也佚,但张衍庆之序尚保存于万历志之艺文目中。按,序中言及嘉靖志在修志过程中,“徵旧存草略,承委而参考之者,郡庠教授李君遇春相率生员刘希曾、赵时相辈同效勤勚”。由此可见,李遇春又参与了嘉靖志的编辑,嘉靖志应是正德志的增本。但书仅七卷,与正德志相同,二书应无质的差别。

三为万历志。修于万历年间,书存,为清代以前卫辉府流传至今惟一的志书。现中国国家图书馆存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八卷刻本和十六卷刻本。该志前有时任户部郎中的汲郡人侯大节于所作之序,故多称“明万历三十一年《卫辉府志》”。

笔者还看到过十卷本的崇祯补刊本《卫辉府志》,属万历本的增补本,但增补的内容有限,本质上与万历本区别不大。

人们一般认为万历志的主持纂修者为侯大节,这其实是误解。侯大节只是应邀作序,他言及“嘉靖初,广平申公廷言实创厥始,今因后事未登,前纪或略,郡守兴除之暇,议及郡志,视昔大加详备,属余为序”,真正的主持纂修者应是当时的郡守刘迁。刘迁是继王时济(万历十九年任)任卫辉知府的,比干庙碑廊北墙有碑《谒太师庙》为刘迁所写,碑末题名有“万历乙巳岁冬日”,“万历乙巳”即万历三十三年(1605),所以当时的郡守应为刘迁。只是不存其传,甚为可惜。

万历志是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卫辉府志》,后来的顺治、乾隆版《卫辉府志》皆为该志的增补,未作大的变动。《脉望馆书目》、《澹生堂藏书目》各著录《卫辉府志》一种,不注年代、编者,考此二书目之编辑年代,疑为万历志。万历志现存仅有二帙,一藏北图,一藏日本内阁文库。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善本,5册,9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还制作有缩微胶卷,其数字方志系统也可直接查阅。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中收万历志。

清代顺治、康熙、乾隆三朝曾三修《卫辉府志》,三书俱存。即:

一为顺治志。顺治十六年(1659),程启朱、苏文枢编纂。该志是万历志的增本,体例没有变化,内容有所增加,可补万历志帙缺漏。此书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系统中直接查阅。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孤本旧方志选编》之第十、十一两册收录该书。

二为康熙志。十九卷,胡蔚先修,李芳辰纂。与顺治志区别不大。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善本,6册,有图,9行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还制作有缩微胶卷。

三为乾隆志。五十五卷,乾隆五十三年刻本,毕沅、刘钟之、德昌编纂。《清史稿·艺文类》著录。该书体制最为完备,内容最多。但距今不远,善本犹存,翻印颇多。如台湾学生书局1968年九册版影印本、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善本古籍资料库所藏24册版的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24册版的善本(10行22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等。还制作有缩微胶卷,其数字方志系统也可直接查阅。

修志乃千古大事,古人甚重之。志之序往往请重臣名士撰就,不仅内涵深刻,见解卓异,而且往往保留许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序就具有此种种特点。

(0)

相关推荐

  • 李永超 试论明清保定府志的纂修

    作者  李永超 转自  保定文化旅游 2018-07-13 李永超(1993-),女,河北邯郸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现转发她的<试论明清保定府志的纂修& ...

  • 樟林旧事|“曾阿三攻打樟林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曾阿三事变以及有关记载的辩正 黄光武 一 明代潮州的强盗,以海贼闻名,而山寇以曾阿三为剧.然而曾阿三在潮汕历史上影响不大.唯在古港澄海樟林,几乎无人不知古时候曾阿三打破樟林寨.这是乡里父老讲古的重要题 ...

  • 兖州府旧事:滋阳县儒学

    观兖州 知天下 滋阳县儒学 杜心广 <辞源>注:"儒学,儒家之学.--元明清于各府.州.县设立学校,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及训导等职,掌教诲所属生员."滋阳县作为儒家文 ...

  • 许光祚任职宁国府推官考正

    许光祚 任职宁国府推官考正 童达清 微信版第933期 许光祚(1552?-1622?),字灵长,号松寤生,祖籍关西(今陕西),浙江钱塘人(嘉庆<宁国府志>作"仁和",误 ...

  • 【四川历代旧志提要】【天启】《新修成都府志》(五十八卷)

    <四川历代旧志提要> 成都市 [天启]<新修成都府志>(五十八卷) 明冯任修,张世雍等纂.冯任,字重夫,浙江慈溪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进士.万历四十五年(1617) ...

  • 陆力:明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

    明代保定方志的成书与传播 陆力 全文转自"超星学习通"<保定学院学报>2021年第二期,P131-136. 摘 要:史载明代保定方志共组织过7次编纂,现存仅弘治< ...

  • 建学与修志:明清时期广西思明土府的文教国家化

    [关键词]]思明土府:国家化:府学:<思明府志> [中图分类号]K291/2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34X(2020)03-0039-08 思明土府(今 ...

  • 《文化安顺》艺文春秋 《安顺府志》纂修始末 2020年第98期(总581期)

    <安顺府志>纂修始末 丁武光 在安顺历史上,<安顺府志>的纂修是一件大事,影响也尤为深远.该志聚合古今,集清代咸丰之前安顺人文地理.山川风物.人物纪事于一帙,一经问世,便广为流 ...

  •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下)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   童达清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以后,迅速在全国普及流行开来,宣城的刻书出版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刻书之早之多.质量之精,在安徽地区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宣城古代的刻书,主要 ...

  • 古人笔下的卫辉:(明)张衍庆《卫郡旧志序》

    张衍庆:字仲承,张杰之孙,张继之子,河南汲县人.正德辛未(1511)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升修撰,出补参政,布政,光禄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兵部右侍郎兼詹事府府丞.所在 ...

  • 40句闲适诗词,一起领略古人笔下的诗酒田园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人烦躁. 田园牧歌的生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向往.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从此,牧歌茶饭,诗酒田园.不管红尘多少痴狂,也不问岁月几番风雨,我就守着四方小院,倾其深情,乐尽天真. 40句 ...

  • 春雨、春草、春花……春天在古人笔下是怎样的?

    春天,飘拂于风里.润泽于雨里.隐身在花丛中.弥漫在草地上.铺洒在江波里--古代的"春天捕手"们带着一双慧眼,捉住这春光,放在千古传诵的诗篇里.今天,随小编一起吟唱↓↓↓ 春雨霏霏 ...

  • 古人笔下的最美诗句,你最喜欢哪一句?

    最美不过古诗词, 一字一句,一平一仄,郎朗上口. 有没有那么一句诗, 让你感叹 这才是让人心醉的千古绝句!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 ...

  • 飞花令之“飞”鸟——一起赏读古人笔下的“鸟”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 ...

  • 诗词丨踏着冬的脚步,品味古人笔下的冬天

    来源: 诗词天地 有人喜欢春之妩媚,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人欣赏夏之豪迈,因为夏季到了百花盛开. 有人钟情秋之静美,天朗气清,风轻云淡. 却也有人独爱冬之萧瑟,虽然北风凛冽, ...

  • 古人笔下的“清明”,凝神、净心!

    ZAKER生活关注2021-04-04 11:48大图模式清明 大图模式清明,始于周代,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时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人们祭祖.踏春.清明时节雨纷纷,下面我们以篆.隶.草.行.楷为顺序 ...

  • 古人笔下的17种交情

    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朋友. 下面十七种朋友,你拥有几种呢? --八拜之交-- 典出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中李稷拜访文彦博事. "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 ...

  • 一起领略一下古人笔下的诗酒田园~

    一起领略一下古人笔下的诗酒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