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景一路捕捉
文:刘书铭 聂传安
前不久,让孩子每个人准备一个素材本,可以用最简洁的文字甚至符号及时记录所看闻所思所感,然后再将素材在周记本上完善。
很多孩子行动很快,不仅准备好本子,更是开始了行动。
二班刘书铭的一段文字记录了他的素材探寻过程。
这周四,我们学习了如何找素材。上完课,我便带一本本子,开始了寻找素材的“漫漫征程”。(师有所讲,生有所行。这般默契,让人陶醉)
找素材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还真挺难。就拿老师的语言来说吧,其他老师上课不一定像语文课一样有意思,也不是说很难听,但多是中规中矩,不会突然冒出什么值得被写一篇周记的句子出来。(各科特点不同,“中规中矩”也有其特色。书铭再捕捉)
我无奈,只得换个角度重新思考。(可峰回,也可路转)
这么几天,还真让我找到了点东西。体育老师的水杯竟然是很少女的粉红色。嘿,可别说,体育老师这么一个壮汉,带着个粉红水杯,周记这不就来了?但后来问了一下,是一个学生送的。又因为时间不够,内容太单薄,写不出一篇字数达标的周记,不过还是感谢那位不知名的前辈提供的好素材。(壮汉带个粉红色的水杯……违和啊!虽说是个学生送的,书铭完全可以试着猜猜那个学生为何给壮汉送一个粉红色的杯子,猜错有奖哈!)
既然老师行不通,那就换成同学,也有素材。就比如在某次语文午读时,不知道是哪个带读嘴瓢了,把“陈太丘与友期行”读成“谢太丘与友期行”,全班顿时哄堂大笑,以至于接下来背古诗,我还背着:“观沧海,谢太丘,东临……”这其实还是个很不错的素材,但感觉也太单薄了,就放弃了。(生活中的小意外容易成为文章的材料。不过在班上讲书铭此文时,特意夸了他的品味高雅:他如一个富养的孩子看不起别人的小诱惑一般看不上单薄的素材。这种眼界会让他的文章境界高人一等)
思来想去还是语文课最好写了,但星期五的讲练习册也太正经了,于是只有星期四讲的,也是现在这篇周记被写了出来。虽然被写了出来,但也不是太好,毕竟,我发现素材的能力还是太弱了。(探索之路辛苦,但过程令人难忘)
想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现在老师让我们由“发现美”上升到“捕捉美”,让我们对“美”采取更主动的方式。(“发现”,悠闲状态下的被动;“捕捉”,伺机而为的主动。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对美的捕捉意识)
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都拥有一双了不起的眼睛!(这也是老师的期待)
将书铭文字录于此,不是说他的文章就是最出色的,而是因为他的文章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他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迅速备好素材本;他能主动去探寻素材,重复着“发现—否定—再发现”之路;他也有迷茫,但更有希望。
所有的正果都不会唾手而得,捕捉的过程会更让人留恋。
我们刚刚上路。看到书铭等同学的状态,我们相信,这一路的风景一定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