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也许就是一张“照骗”
文:聂传安
读人文字,我们很容易受到围绕文字而产生的诸多信息的影响,从而形成对作者的影像。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读文如见人。
如果想更加全面地认识某个作者,我们最好是尽可能多地读他的作品。作品读多了,作者就出来了。所以,我们常常闭着眼睛就能看到鲁迅、杜甫、李白、屈原的影子。
但现实中我们脑中更多的作者形象则是建立在那人的一两首诗或一两篇文的基础之上。
于是,在样本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人还如诗否?文还如人否?
其实这个问题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答案。
唐宣宗时(846-859在位),丞相令狐绹推荐诗人李远为杭州刺史。宣宗说:“我听说李远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什么'长日唯销一局棋’之句,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成为一州之长呢?”(比闻李远诗云“长日唯销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
是啊,一天到晚百无聊赖,仅靠下棋打发日子,这样人怎么能当杭州市的市长呢?!
估计此时宣宗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具废青形象。
好在令狐相沉稳老练。他平静地对了一句:
“诗人的话,不一定是真的。”(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
你别看他说天天下棋(其实李远写的是两句:“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销一局棋”),天天喝酒,其实都是假的!
估计宣宗也懂得“读书人的事”,最后还是同意了丞相之荐。而那位“少勤学,有大志”、进士出身的常与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交游的李远到了杭州后,治绩卓著,颇有政声,没有辜负领导的信任。
果真,写过“白日唯销一局棋”的李远并非一个疏放不羁的浪子。
那么,我们中学教材里诸多古诗文在我们脑海中所形成的形象,还算“真实”么?
曹操是否就是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般有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的形象?
马致远是否就是如《天净沙 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形象?
刘禹锡是否就是如《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鄙视官场洁身自好的形象?
周敦颐是否就是如《爱莲说》中莲的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
王勃是否就是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中豁达形象?
……
现在看来,一诗一文给我们带来的形象还是过于单一与片面,即使它也会“言志”也曾“缘情”,它还是更像是作者某时地某心境的一张快照,而这快照也许被美颜、被修饰、被丑化、被变形、被夸张……总之,已经不是它真正的样子。
所以,如果想要真正认识某个作者,也只有读他更多的文,甚至是文以外的东西,才能相互印证,才能去伪存真。
只有这样,我们脑海里才不会仅是最初的那张“照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