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心的时刻
文:潘雨诗 聂传安
与学生、与家长打交道多,有时谈到亲子关系与家庭氛围,亲与子多是一声叹息:没法沟通!没法交流!势如水火!
话虽有些极端,但也可看出不少家庭里的尴尬。
见10班潘雨诗的文章,心里奇怪: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家庭里会是这么的开心?
但她的文章又是如此的真实!
她文章的题目就是《最开心的时刻》。
我觉得在我家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吃饭。(全文就要在“最开心”三个字上下功夫了)
母亲总是喜欢在她做最后一道菜的时候喊“开饭了”。(注意,是“在她做最后一道菜的时候”,而不是“她做好最后一道菜的时候”,所以才有下文的啰嗦)
我是我们家吃饭最积极的一个,每次听到母亲的召唤我都像只饿狼似的,第一个冲出房间。(十三四岁的大女孩了哦,好玩。还“每次”呢,还“第一个”呢)
“不是还差一道菜吗?您怎么老是喜欢这样?”(一次次的上当,一次次的愿意上当!)
“你不会先拿碗啊?”(注意,这里不要读出指责之意,而是母女间的开心斗嘴)
我没有回她,因为我知道就算我拿好了碗,她也没有那么快做好。(你就在一边默默欣赏吧)
捯饬了一段时间过后。(雨诗丫头能用上“捯饬”一词,让人震惊啊!这本是诡异之事,但得知这丫头是那么热爱相声后,就明白了。顺便说一下,“捯饬”,北方方言,读作dáochì,整理、收整之意)
“你爸呢?”
“在看电视。”
“你弟呢?”
“在房间。”
“那还不快去叫他们吃饭。”(清点人头,一问一答。看似啰嗦,实则充满着幸福)
“噢,好!”终于可以开饭了!
吃饭之前,还是一顿寂静。现在一大堆唾沫星子终于可以开战了。(用这种方法开战吃饭?让人的胃有些抗拒啊)
弟弟特别喜欢问父亲一些很有“哲理”(有关学习的,有时候会涉及到国家政治)的问题。父亲都会一一给他解答。(好弟弟,好爸爸)
有时候我会插一些有趣搞笑的语言。(与自己的爱好息息相关)
“哎,你们听过一首有关哲理的歌吗?”(估计大家都一脸蒙)
母亲不解:“哲理什么歌啊?”
“这里(zhélǐ)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对排,这里的……”(当年唱这歌的姑娘非要带着方言音唱……)
“哈哈哈哈哈哈……”(谐音带来的快乐)
吃饭的时候,父亲是最有兴致的,无论我问的是什么问题,他都会回答我。(在父亲眼中,男女都一样啊)
聊聊家常,聊聊学习,谈谈国家,关心关心时事政治。(话题随意,正说明家是让人最轻松的地方)
母亲因不懂,插不进来话题。我就会突然间说几句“包袱”(笑点),她都会笑得合不拢嘴。我希望一家人都能融入进来,这样才是最好的。(这丫头心好细好善!)
我希望这种日子能够伴随我很久很久。(这样的家庭氛围会令多少人羡慕啊)
我们读雨诗的文章会有一个奇怪的感觉:读时沉醉于其中,不知不觉读完了仍意犹未尽。对,好文章都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而不是刻意于开头、主体、结尾等结构的经营。任何技法的过分追求其实都不是真正的作文之道。
虽说雨诗写时不一定注意到这些,但她的文章已经显示出朴素天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