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百本书,还不如学会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式
不少人开始晒自己过去一年的努力——读了50本书,跑了1000公里,做了30篇笔记,加了20次班,连续早起了120天......网络发达的今天,似乎我们的生活也被严重数字化了,似乎我们过上了一种“数字人生”。我们如此喜欢打卡,总结起来,自己的生活好像过得非常充实,但是只有深夜的月光知道你到底多么焦虑,多么迷茫,多么渴望着一条更加清晰的道路。
实际上,焦虑和迷茫的根本原因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我们的“有效努力”还不够。而影响我们有效努力的重要原因就是——认知体系的建立。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认知体系,如何给我们的努力更加精确的定位和方向,是一个人学习和思考的重中之重。
认知体系是什么?
如果把认知和知识比喻成是叶子,那么体系就是把叶子连成了一棵树,并且这棵树还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它可以不断壮大,不断从土里吸收养分,不断自我革新。在《认知觉醒》中提到: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厉害,主要就是看他的认知体系能不能帮他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据说他有数百个思维模型可以应对投资判断中的各种问题;再比如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他的知识体系中包含500多条生活和工作的原则。
厉害的人拥有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且这些体系不是花架子,而是切切实实的工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需要把工具拿出来,然后对症下药就可以了。这就像是碰到钉子,从口袋里拿出锤子那么简单。但是,为什么那些牛人做起来如此简单的事情到了普通人这里却变得如此艰难呢?原因就在于我们根本没有分清楚知识和“有效知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知识和有效知识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知识就是知识,难道还有无效知识吗?答案是肯定的。广义地来说,知识都是有效的;但是狭义地来说,知识是部分有效的。这也就是说,针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针对全人类来说,知识是有效的、有用的;但是针对我们个人来说,只有一部分的知识是有效的。
比如,你是一名高中生,却整天沉醉于管理学,你可以列举N个模型来说明如何才能够管理一个公司,但是这些管理学知识对于你即将面临的高考却无济于事;再比如,你是一个正在为未来迷茫的青年,现在继续捋清楚自己的个人发展方向,但是却出于兴趣买了一堆研究古典文化的书籍每天看得津津有味,此时,你就陷入了无效学习。
简单来说,知识的有效性在于能不能为我所用。当然了,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强调功利性学习,而是强调知识本身能不能和实践进行联系,换句话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真正属于你的知识。
试想一下,当你遇到了一件难事,并且没有人能告诉你如何走出困境的时候,但你因为自己已经建立了一套认知体系,你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笃定地拿一个正确的主意,这难道不是人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吗?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呢?
如何建立认知体系
想要建立认知体系,就需要做到以下2点。第一、连接触动碎片。《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有一个学习方法,那就是只学习那些让自己触动的知识点。当拿到一本书之后,并不是要把这本书完全地读完打卡,而是挑选那些真正触动自己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
为什么作者会这么想?我可以把它运用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我以前没想到呢?这和我之前的认知有什么不同或者类似?它可以和之前的那些知识进行连接呢?这些思考就是一个个触动碎片。也就是说,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复述,而是把原作者的体系打破,找到那些触动自己的知识碎片,然后进行思考加工,最后拼接成属于自己的认知网络。
第二、及时反馈相关实验表明,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在我们周围,往往会遇到不少朋友总是抱怨:自己明明已经足够努力了,为什么结果总还是不尽如人意。实际上,问题就出在反馈意识的缺乏上。
比如有的人一年读了100本书,却还是不见长进;而有的人却可以做到半部论语走天下。这就是因为前者虽然付出了时间,也下了苦功夫,但可能没有做知识输出,因此也没有得到反馈。而后者的学习却强调“在精不在多”,不断深入思考,链接实际,获得反馈。因此可以说无论什么时候,只有通过持续地产出才能获取积极的反馈,进而才能够激励自己不断进行深入探索。记住,正向反馈往往比埋头苦干重要的多,低头走路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抬头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