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溢满课堂
朱晓霞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儿童,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与灵魂。小学语文课堂必须保持应有的味道和氣息,让“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驻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濡养孩子的文化气息,让语文如花香浸润孩子的心田,给他们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味教学;自主课堂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语文要扎实、朴实、厚实”。三个“实”字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课堂片面的追求华美而失去了朴实,追求高效而失去了思考,在很大程度上给课堂带来了喧闹,丢失了宁静。因此,立足当前小学课堂,亟待“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的回归,让语文课堂饱含浓浓的语文味,体现暖暖的人情味,浸润悠悠的书卷味。
一、咬文嚼字,盈满浓浓的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即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追求返璞归真,主张至善至美,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他们人生的境界。盈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师生互学的课堂,是生本互融的课堂。若读,就读的声情并茂;若品,就品深入彻底;若写,就写得真切自然。只有学生在场,语言在场的语文课堂才味道十足。
例如《桂花雨》一课教学,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捧起文来读一读,犹如沐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散发着馥郁的芬芳。课堂教学中,虽然整篇文章中都洋溢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但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摇桂花”这段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的语句,“是件大事”、“老是缠着”、“赶紧吩咐”、“这下我可乐了”,读一读,读出对摇桂花的期盼,读出摇桂花的喜悦。看着孩子们的理解渐入佳境,教师又趁热引导,师:夏日艳阳高热,一丝风都没有的时候,突然酣畅淋漓的下了一场雨,置身雨中,你有什么感受?生:舒服,一定爽极了。师:由此联想,此刻的作者呢?那场期盼的桂花雨终于来临的时候,作者怎么喊?孩子们兴奋起来了,大声齐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清脆而洪亮的声音在教室回荡,孩子们带着体验和感悟沉浸其中,浓浓的语文味儿在课堂流淌。
只有在文本中摸爬滚打,反复咀嚼,紧扣语言文字的学习,才能酝酿出语文味儿。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恰当地引导孩子走进文本,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濡养。
二、深耕浅犁,涵养暖暖的人情味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确实,拥有了人情味的课堂,妙趣横生,趣味无穷,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们引进多媒体辅助手段,我们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我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行走在文本中,不仅与作者邂逅的过程,更是见众生、见自我的过程。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教学,在主题升华环节,教师巧妙设计,给孩子呈现了充满人情味的鲜活课堂。师:品读了本文,你一定会陶醉于父子亲情之中,父母于我们的爱从来都不张扬,但是却最炽烈。你感受过家人温馨的关爱吗?请以“在我心里,真爱就是爸爸________,就是妈妈_______。”孩子们是感性的,他们很快便用文字传达出亲情的温度,生:在我心里,真爱就是爸爸拐角处的回头,就是妈妈刚做好的馅饼。生:在我心里,真爱就是爸爸在我犯错时拿起的棍子,就是妈妈在我生病时流淌的眼泪。孩子们说得太好了!教师和大家不约而同的鼓掌,这种延伸已经不再拘泥于文本,拘泥于课堂,而是跳出了课堂,直奔心灵的府邸,升华美好。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巧妙延伸,给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引领学生向文本深处耕耘。语文课堂本该如此,孩子们就该这样奋不顾身地跳进文本,在文本中寻找生活的影子,在生活中还原文本的色彩,让生命闪动灵性的光彩。
三、海纳百川,浸润悠悠的书卷味
一堂具有独特气质的语文课,必将少不了书卷味。“书卷味”,即浓浓的文化气息,丰厚的文化底蕴。每一篇文本可能是独立存在的,而我们的教学则不能独立存在,必须深入感知文本,另辟蹊径,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这需要教师下大功夫,下苦功夫,以书涵养自己,丰富自己,只有自己丰富了,语文课堂才能生动起来。
如《望洞庭》一课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师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句突破的方法,师: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了青铜镜。近代一个考古队曾在埃及法老的金字塔里发现了几千年前的青铜镜。青铜镜的制法很简单,只需将一块青铜磨光便可使用。生:那照出来的能像今天的镜子一样清楚吗?师:不能,大多是模糊的影子。孩子们很是惊讶,生:怪不得有沉鱼落雁之容,有闭月羞花之貌,原来是镜子照不清楚啊!孩子充满趣味的一句话活跃了课堂气氛。师:那镜未磨是什么意思呢?生:镜子面是凹凸不平的,没有磨平。师:对啊!那用它来形容湖面,你知道有什么用意的吗?生:哦!知道了,说明水面像有波纹一样,这个比喻好。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们很快就明白了,凹凸不平的感觉,是因为湖面上有细小的波浪在轻轻地涌动。诗的理解出来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有了书卷的日子会生香,有了文化气息的课堂会厚重。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镜子的历史说开去,读懂了镜子,也读懂了“镜未磨”的湖面。整节课既激发了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探究兴趣,有提升了课堂的文化内涵。
总之,语文课堂是充满诗意的课堂,有读有品,有学生们在文本中几番探究,几番咀嚼;也要有感有悟,注入暖暖的人文关怀;还要有延有展,让厚重的文化气息浸润课堂。作为小学语文教者,我们更需要低下头来,不断探索,扎实行走,开创美好的语文课堂时代。
【参考文献】
[1]张丽娟.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6(12)
[2]王发星.提高问题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