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晚的边疆
台湾,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台湾海峡平均宽度仅仅180公里,两岸自然早有往来。但是,中原王朝作为一个政权,正式经营台湾,在清康熙之前几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奇怪的历史存在。
这里说的经营是指以中原为核心的帝国中央,政权触角开始涉及,一般指设置了正式的行政或军事机构,不一定是纳入版图。
先看看其他的边疆地区。
新疆:公元前60年,西汉帝国即在西域(今新疆、中亚一带)设置了西域都护府;
海南:同样是海岛,公元前112年,西汉的军队灭掉南越,设置了九个郡,其中珠崖和儋耳二郡在海南岛上;
东北:秦帝国的疆域已经到了辽河流域,甚至将长城修到了今天平壤西北的海滨;
青藏:青藏高原在7世纪初形成了三大势力,其中的土谷浑被隋炀帝所灭,元帝国在西藏设置宣政院,完全将西藏纳入了版图;
蒙古:公元前1世纪,匈奴发生分裂,其中的南单于投降汉朝,在汉帝国的扶持下占据了蒙古高原。唐贞观年间,唐灭掉东突厥,蒙古高原成为当时唐疆域的一部分。
台湾,自秦汉到清康熙年间,政权的触角一直没有触及。
但是,且慢,我们不是有“自古以来”吗?“自古以来”一般是我们这些道行不深的历史阅读者和愤怒爱国者喜欢用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一般不用“自古以来”这四个字。因为,政治家主张领土权利时,用“自古以来”毫无作用,反而贻笑大方;而历史学家如果用了“自古以来”这个标准,恐怕中国的疆域要缩减百分之九十——只剩下陕西、河南一带狭窄的地方。
具体到台湾,确实有“自古以来”。三国时期的孙权以及后来的隋炀帝都发动过针对台湾的官方军事活动,但不是“经营”,相反是为了掳掠人口。所以,这个“自古以来”不但不能作为证据,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哪有自己抢自己的道理?
南宋曾经在福建同安县设置澎湖巡检司,但没有证据表明澎湖巡检司涵盖了台湾,巡检司官位不高,澎湖距离台湾距离也不短,澎湖的面积与台湾也不可同日而语。元朝也设立过澎湖巡检司,同样没有涵盖台湾。后来的明朝也没有证据表明管辖过台湾。
台湾,对中原内陆,真是最晚的边疆。
但是,台湾注定要与内陆产生牵绊。
有详细史料记载的,最早开始经营台湾的内陆汉人,不是任何一个官方政权,而是海盗。明朝后期,海盗颜思齐、郑芝龙以台湾西海岸北港一带为基地,建立了自己的组织。郑芝龙一度投降了明朝,但并没有将北港基地交给明朝。后来,郑芝龙转移到大陆活动,北港被荷兰人占据。明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更没有想过去收复,因为本来就不是他们的。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他收复台湾,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这里的“收复”不是帮明朝收复,而是台湾本就是他们郑家曾经的基业,郑成功被誉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赶跑了荷兰人,为以后台湾并入中国版图打下了伏笔,但当时,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为了“割据”,为了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
(郑成功像)
明朝灭亡后,郑芝龙投降了清朝。他的儿子郑成功依旧率领郑家旧部在东南沿海展开抗清斗争,是当时南明主要武装力量的领袖,鼎盛时兵力达几十万人,势力波及至长江流域。1659年,郑成功组织北伐,遭遇突袭,损失惨重,其后,势力范围日渐缩小,最后退缩在厦门、金门几个狭小的地方,郑成功不得不考虑利用台湾作为反攻的基地。
1661年4月,郑成功率领25000名士兵横渡台湾海峡。彼时,荷兰在台湾仅有四艘军舰(其中只有2艘具备战斗力)和1500名士兵。但当时,中西方的军事已经拉开巨大距离,虽然郑成功具备巨大的人数和战舰优势,但足足经过了8个月的苦战,硬是靠着人海战术和围困战术,荷兰人弹尽粮绝,才最终投降,退出台湾。
(17世纪的荷兰战舰)
康熙登基之初,郑成功去世,其子郑经继位。两岸继续对立。郑经不忘父亲旧志,一直以明朝继承者的身份自居,妄图“反攻大陆”。康熙面对此局面,采用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两种手段,加上郑氏集团内部权斗激烈,消耗过大,最终于1683年10月,郑氏集团向登上台湾的施琅投降。
至此,台湾并入中国版图。
统一自然是激动人心的,利在千秋,但中古时代的统一基本依靠的是军事征服,所以当时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而且,这代价都是由民众来承担。
清帝国为了统一台湾,采用了“穷台”战略。
郑氏集团占据台湾后,为了生存,大量从东南沿海一带获取粮食、军备和兵源。康熙决定执行“沿海迁界”政策,也就是在沿海30-100里不等的地方,其居民全部迁往内陆,人为让沿海地带成为荒地,从山东到广东,让整个海岸线成为一条“无人的长城”,让郑氏集团失去补给和营养源。
康熙说:我们大陆也疼,但只疼一块肉,你们台湾疼,疼全身。
《南明史》记载,仅广东一省,就有约十万民众死于沿海迁界,要么是饿死,要么不愿离开故土被清军杀死。其惨状,令体制内的将领也不忍,李率泰是早期投降清朝的汉族名将,他在临死前给康熙上奏折: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康熙是一个政治家,他知道这是事实,他不会因为一道奏折停止“沿海迁界”。
生灵涂炭要让位于消灭郑氏,江山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