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宁海,流淌着一股革命热烈的风范,他,就是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我来到了柔石古居,深深感受到了,这充满革命精神的热血气息,还有这在宁静夜晚枪声的怒号。柔石,年仅二十九岁的革命烈士,诉说着,充斥着,这为国献身的精神,“柔石公园”“柔石古居”“柔石亭”都以他为名,他的背景又如何?还得从1902年说起。1902年的某一天,柔石出生了,他叫赵平福,柔石是他的笔名。他自小受方孝孺的感染,还有鲁迅的影响,后来成为了一名革命烈士。古居门前是一块空阔的园地,地上铺满石子的小路伸向远方,我不禁跟着这些石子,迈进了古居的大门。风摇曳着大树的叶子,古居里的柱子早已破损不堪,树木也早是陈皮老叶。但是,这虚无的景象,却无法把革命热烈的风范所掩盖,风飘动着,叶片摇曳,撼动着我的心。二十九岁的青年,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正像鲁迅所说:“中国失去了一个好青年,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柔石精神会永远存留在这座古居里,这里的一草一木,亦有他的气息。悲惨而凄凉,热烈而宏伟……轻轻地,撩动我的心弦。漫步在古居,周围的树丛,芭蕉叶如此清新,人间惊鸿客,唯美凄凉,革命胜利了,他躺在草坑里,牺牲了他的身躯,头发飘动着,他清秀的脸枯萎了世间念想。古居里的木房,木门上的纹理,他的热烈革命精神,还未枯萎啊。他的热血为国而洒,他的生命为国而被枪杀。柔石古居,使我心神不宁,为他而悲伤,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星期六的上午,阳光明媚,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柔石故居。走近故居,只见大门口门匾上写着“柔石古居”四个大字。朱红色的围墙上,盖着绿色的瓦片。方方正正的大门上看上去有着无数的裂痕,颇有古色古香的味道。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长满青苔的桂花树,显得格外古老。再往里走,将会看见几幢房屋,窗户上刻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图画,十分好看。屋内陈列着精美的作品,墙上精美绝伦的书画一定会让你留连忘返。接着我们来到二楼展览厅,了解了一些关于柔石的知识。比如柔石在小时候体弱多病,10岁小学读书。直到有一天,他去见了鲁讯,这让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转折。他的父亲在他出生时给他取名为“平福”。可后来也有一个人叫“平福”。为了不重复,又给他取名为“柔石”。其实这名字是来自一座桥, 桥上刻有着四个字“金桥柔石”,这名字就是这样来的。见了鲁迅后,他开始创作,在鲁迅的帮助下,成功写了一本又一本的著作,有本书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为奴隶的母亲》。后来成为一名初任教育局长。再后来“亭旁暴动”失败,中学查封。柔石为了探求更有意义的人生,离乡去了上海。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枪杀了。看到这里,我为柔石感到惋惜。因柔石太年轻,牺牲时,只有29岁。最后,我们来到了放映室,看了关于柔石的许多故事,那一幅幅图画,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我们参观完,并写好了这篇作文,已经是中午快11点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今天我们一行人到了柔石古居,来参观革命烈士柔石的生平事迹。来到柔石古居,进了大门口,正大厅处放有一个柔石先生的肖象,右边墙壁上写有柔石先生的介绍。左侧有柔石的婚房,床很精致。前面还有柔石的书房,但是门上锁了,我们无法参观。接着我们上了二楼展览厅,楼上有许多关于柔石的资料。门口有柔石的介绍: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姓赵,名平福,又名平复,笔名金桥,刘志清、赵璜、方前等。另外,他还是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因为他从小体弱多病,到10 岁才在正学高等小学堂上学,于1917年毕业。到1918年,柔石考入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柔石当上了春任县教育局局长,还在上海结交了鲁迅先生,并成为了鲁迅的亲密好友与战友。还被鲁迅称为可以随意交谈的知心朋友。后来在家人的允诺下与关素瑛成亲。柔石还喜欢吹箫管。二楼的展览厅里还记录了“左联五烈士”的故事,左联五烈士是指鲁迅、柔石、李求实、胡也频、冯铿。走到了尽头处,我看到了许多柔石的作品,像剧本《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典妻》。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柔石写的诗歌一—《血在沸》,有几句话也让我记忆犹深:“血在沸,心在烧,在这恐怖的夜里,他死了!”下了楼,我们在楼下看了录像带,这录像带是在2002年电视台录的,其中有我印象深刻的诗歌——《战》里面有句词:火花如流电,血泛如洪泉,骨头堆成了山……十分高昂激亢。最后,柔石在1931年2月7日被枪杀了,年仅29岁。鲁迅先生曾经写下了《牺牲》这篇文章,记录了柔石的一生经历与他的壮烈牺牲。柔石就是一个勇敢的烈士,他那不畏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一天的知识使我受益非浅,我想,以后一定要多阅读柔石的文章。
在宁海也有许多的历史名人,比如有潘天寿,柔石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柔石了。
星期六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跟随老师的脚步,来到了跃龙街道的柔石故居。柔石(1902-1931),原名姓赵名平复,也叫平福。浙江宁海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青年革命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姐妹》《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希望》《朝花旬刊》等。他的笔名有柔石、金桥等。在1931年2月7日那天被捕,晚上的时候被秘密枪决。
看完了柔石的悲惨经历过后,我深感同情,他的一生为革命付出很多,同时也给他带来很大的痛苦。比如,他本来就是取名叫赵平福的,可是有一个富豪的儿子也叫平福,所以就不让柔石用这个名字,但是柔石出生的早,可是没有办法,于是给幼小的柔石造成了一个心理阴影。
我喜欢读柔石写的诗,尤其是那首散文诗叫作《战》:“尘沙驱散了天上的风雪,尘沙埋没了人间的花草……”我从这首诗看出来了柔石对战争的深恶痛绝,整首诗朗读起来都气宇轩昂,让朗读者感受到一种激昂的心情。
柔石还有一位很好的朋友,那就是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他为了能够见到鲁迅,柔石特地去鲁迅家拜访,鲁迅也用钱为柔石和三个青年人租了房,还让柔石住在他的隔壁。1930年5月,柔石由冯雪峰、黄理文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并以“左联”代表的身份和胡也频、冯铿一起出席了“全国苏维埃地区代表大会”。后来,得知柔石死后,鲁迅的内心还是异常悲痛呢!
上二楼展览厅时,楼梯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者,也让我们知道了这里年代的久远。最后,参观完了这个柔石故居,我也知道了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是多么地艰辛,现在才知道,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今天,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参观柔石古居,然后再把自己看到的感想,写到作文本上。我来到柔石古居是坐别人的车来的。一进大门,就能看见许许多多的小门,我进去参观的第一个小门像一间教室,一个讲台,四排桌子,一排有整整12把椅子,里面还有一间办公室。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楼上展览厅,厅里有许多珍贵的资料。柔石的原名赵平福,他的主要作品有:《旧时代之死》、《三姐妹》、《二月》、《希望》、《为奴隶的母亲》。柔石与鲁迅合编的有:《艺苑朝华》、《近代木刻选集》、《蕗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1937年柔石写的诗文《喜鹊噪》、《游崇山寺桃园》。1931年1月17日,柔石参加党内一次秘密会议,因叛徒告密而被捕,2月7日深夜,柔等二十四人被反动当局集体枪杀于龙华,年仅29岁。柔石的译著《丹麦短片小说集》《浮士德与城》《颓废》。1928年11月,柔石等人在鲁迅的倡导下创办了“朝花社”,先后出版了《朝花周刊》《艺苑朝华》等刊物,介绍国外进步的革命文艺作品。展览厅里面有婚房,书房、教室、卧室……我们还在一楼像教室的放映厅里面看了关于柔石的电影,我们看的津津有味的,里面有讲柔石的原名,有讲柔石小时候的事情,有讲柔石做过什么的工作,有讲柔石怎样和鲁迅认识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等。当时,我写的正欢,突然一个小孩子,大概一两岁左右,跑过来拉着我的衣服,一直在说在哪里啊?哎啊哎,总之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很快地时间又过去了,今天又是一个开心的一天,因为我不仅玩得很开心,又学到了关于柔石的许多知识。
今天,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不下雨。我们一直都很为难,但是,我们要出去采风写作文,是谁也挡不了。没过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这个叫“柔石纪念馆”的地方,门口外面写着柔石的简介。只听见大门那陈旧的声音,“咔嚓”一声就打开了。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东西,还有这些房子,都是柔石住过的地方,用过的东西。房子左边是柔石的爸爸妈妈住过的房子,里面记载着柔石的往事;这里也有柔石的结婚房。右边是五幅书画挂在墙壁,其中有着鲁迅写的4首诗词和柔石写的诗词。我很喜欢鲁迅写的一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楼上就是那个又大又有着纪念意义的展览室,还有柔石用过的篱子等。那么这里到底有什么故事呢。让我来代替大家参观一下吧!柔石在“朝花社”编辑书刊,以及北新书局编辑《语丝》的同时,他又创作出版了《三姐妹》《旧时代之死》《二月》。柔石10岁入缑中小学,12岁入正学高等小学堂,他学业优异,兴趣广泛。墙壁上还挂着一张正学高等小学堂外景的照片。资料上还写着一封信,日期是1925年9月2日,是关于柔石的父亲要求柔石在寄信中表示下半年继续做旁听生,因为他想减轻对家中的负担。知道了这些,再一起来看看看柔石、鲁迅和他们的作文吧!1930年2月,柔石和鲁迅作为“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发起人之一,参加成立大会,并在宣言上签名。柔石原名赵平福,笔名金桥, 1930年柔石出版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他写的书还有《希望》《鲁迅日记》……就是这些书中所写的故事,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当我们参观完《柔石故居》时,我心里一直都在想,柔石是个伟大的人,我们一定要学习他那伟大的精神。
那天,学校组织去参观柔石故居纪念馆。老师告诉我们说,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研学活动。一路上,我是怀着无比崇敬意和爱慕之心,来到了柔石故居。走进展厅,从一楼走到二楼,看到许多照片,讲得是柔石小时候、少年时期、参加革命时期的过程经历。展厅里有些照片很清晰,有些照片年份久远都模糊了,我们边走边看边记录。眼神里充满着满满的感动!靠近柔石,还有些队员们翻阅着柔石的爱国书籍,轻声诵读,时间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院子里有棵高大的桂花树,右边就是放映厅,里面有看电影的地方,电影的内容是柔石的一生,为革命献出生命的故事。看完电影后,我被柔石的光荣事迹深深感动,心里想着,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时刻警惕,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革命先驱抛头颅撒热血,不畏牺牲换来的。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肩上也要扛起一份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所以我们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离开纪念馆时,队员们在铜像前合影留念,用镜头来记录瞬间,用实践来证明爱国心!
宁海有许多名人,比如像潘天寿、柔石、等人物,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柔石,他是(1902—1931)年的革命烈士。今天,我们来到柔石故居,里面有柔石像,里面还有柔石的作品《疯人》《战》《二月》《萌芽》《姐妹三》等……其实柔石他本来不叫柔石,他叫赵平复,也叫平福。他的笔名很多,有柔石、金桥、刘志清、赵璜、方前等,他在上海结识了鲁迅先生,在思想、创作上深受影响,并成为鲁迅亲密的学生和战友。他在1931年2月7日那天牺牲的,枪毙时,头中10颗子弹,腹中10颗子弹,年轻很轻,仅仅29岁就死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柔石十分伟大,敢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祖国的美好。我们又来到了二楼,参观了柔石生前的资料和事迹,柔石说:“福希望父母,绝不要为福担心,福之前途;早已预计在胸中了……现在,福虽没有能力,福总想做一位于中国有贡献的堂堂男子。”最后,我们又在大会堂看视频,看得十分认真。里面说了柔石的作品,柔石是怎么牺牲的。参观完柔石故居,这让我想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偷懒,要奋发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报答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