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 | 柔石故居游记(外10篇)

编者按

又是一年清明时,逝者远,生者念。清明节前夕,带着学生们来到柔石故居,以参观写感想的方式缅怀英烈。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先烈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们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学会感恩。以此让他们感受先烈的精神之力,信仰之光。清明祭,请铭记,让我们一起来重温烈士柔石的故事,谨以此向英烈致敬!(木子叶寒)

柔石故居游记

文/薛景内(11岁 四年级)

今天,阴雨绵绵,由雨转睛,我们踏着欢快的步伐迈向柔石故居,因为这里有我们宁海的骄傲——柔石。
走进纪念馆,我们来到展览厅。看守纪念馆的爷爷大声说着:“要爱护文物,不能大声喧哗。”于是,我们又来到二楼,参观柔石的生平事迹。柔石(1902~1931)原名叫赵平福,笔名叫金桥、刘志清、赵璜、方前……出版了《二月》《疯人》《希望》等一系列作品,1928年结识了鲁迅,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1931年2月7日,柔石在上海被秘密战决。时年29岁,后被分为左联五烈士。我想:要像柔石一样,为祖国出一份力量。
展览厅里,我看到很多柔石的生平故事。关于柔石的名字也有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取名改名的故事,1902年9月28日,柔石出生在宁海城关,他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眉开眼笑,给孩子起名叫赵平福,寓意着能给家庭带来祥和幸福。可是,当地有一个地主,也给孩子取名叫平福,强迫柔石改名,这给柔石幼小的心灵里带来伤害,像烙印一样深深刻在心里。另一个就是关于柔石和金桥的故事,据说城关有一座桥,桥上刻了4个字,题名为“金桥柔石”,表示要一柔一刚,这就是柔石名字由来的故事。
柔石非常有才气。1923年1月柔石出版了第一篇小说《疯人》;1925年,柔石经过五卅运动的洗礼,写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好诗《战》,这首诗写出了对当时生活的不满,“我从生沙尘驱散了无与的风云,尘沙埋没了人间的花草。”这两句诗写出了柔石讽刺当地的官。1927年秋,应邀到宁海中学任教, 1928年春任教育局局长,后到上海谋生。
1928年,柔石推出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而结识了鲁迅,鲁迅还让柔石翻译介绍外国作品,此后,柔石和鲁迅彼此信任、师生之间的情谊与日俱增。鲁迅先生把柔石看作是“一个唯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柔石也说:“希望父母,决不要为福担心,福之前途,早已预计在胸中了……现在,福虽没有能力,福总想做一位于中国有贡献的堂堂男子汉。1929年,以鲁迅代表的左翼作家代表,柔石也在其中。1930年,柔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1月13日,柔石参加秘密会议不幸被捕,2月7日,被秘密杀害,时年29岁。柔石壮烈牺牲后,鲁迅说:“在一个深夜里,我现在客栈的院子中, 周围是堆着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我一直想不通,这么好的一个文艺青年,怎么就被杀害了呢?这也是能够体现出了当地的昏庸,白白埋没了一个天才文艺作家。我陷入沉默,心里想着,如果我生活在柔石那个时代的话,我也会像他一样,通过写文章为祖国效力。
宁海有很多名人,有潘天寿、方孝孺……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了。我们要像柔石学习,争取为祖国做出贡献,为祖国做出贡献。

柔石古居

文/袁千寻 12岁 五年级

在浙江宁海,流淌着一股革命热烈的风范,他,就是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
我来到了柔石古居,深深感受到了,这充满革命精神的热血气息,还有这在宁静夜晚枪声的怒号。柔石,年仅二十九岁的革命烈士,诉说着,充斥着,这为国献身的精神,“柔石公园”“柔石古居”“柔石亭”都以他为名,他的背景又如何?还得从1902年说起。
1902年的某一天,柔石出生了,他叫赵平福,柔石是他的笔名。他自小受方孝孺的感染,还有鲁迅的影响,后来成为了一名革命烈士。
古居门前是一块空阔的园地,地上铺满石子的小路伸向远方,我不禁跟着这些石子,迈进了古居的大门。
风摇曳着大树的叶子,古居里的柱子早已破损不堪,树木也早是陈皮老叶。但是,这虚无的景象,却无法把革命热烈的风范所掩盖,风飘动着,叶片摇曳,撼动着我的心。二十九岁的青年,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正像鲁迅所说:“中国失去了一个好青年,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柔石精神会永远存留在这座古居里,这里的一草一木,亦有他的气息。悲惨而凄凉,热烈而宏伟……轻轻地,撩动我的心弦。
漫步在古居,周围的树丛,芭蕉叶如此清新,人间惊鸿客,唯美凄凉,革命胜利了,他躺在草坑里,牺牲了他的身躯,头发飘动着,他清秀的脸枯萎了世间念想。
古居里的木房,木门上的纹理,他的热烈革命精神,还未枯萎啊。他的热血为国而洒,他的生命为国而被枪杀。
柔石古居,使我心神不宁,为他而悲伤,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柔石居游记

文/陆紫轩 12岁 五年级

星期六的上午,阳光明媚,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柔石故居。
走近故居,只见大门口门匾上写着“柔石古居”四个大字。朱红色的围墙上,盖着绿色的瓦片。方方正正的大门上看上去有着无数的裂痕,颇有古色古香的味道。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长满青苔的桂花树,显得格外古老。再往里走,将会看见几幢房屋,窗户上刻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图画,十分好看。屋内陈列着精美的作品,墙上精美绝伦的书画一定会让你留连忘返。
接着我们来到二楼展览厅,了解了一些关于柔石的知识。比如柔石在小时候体弱多病,10岁小学读书。直到有一天,他去见了鲁讯,这让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转折。他的父亲在他出生时给他取名为“平福”。可后来也有一个人叫“平福”。为了不重复,又给他取名为“柔石”。其实这名字是来自一座桥, 桥上刻有着四个字“金桥柔石”,这名字就是这样来的。见了鲁迅后,他开始创作,在鲁迅的帮助下,成功写了一本又一本的著作,有本书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为奴隶的母亲》。后来成为一名初任教育局长。再后来“亭旁暴动”失败,中学查封。柔石为了探求更有意义的人生,离乡去了上海。之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枪杀了。看到这里,我为柔石感到惋惜。因柔石太年轻,牺牲时,只有29岁。
最后,我们来到了放映室,看了关于柔石的许多故事,那一幅幅图画,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们参观完,并写好了这篇作文,已经是中午快11点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回了家。

柔石

文/任夏彤 12岁 五年级

今天我们一行人到了柔石古居,来参观革命烈士柔石的生平事迹。
来到柔石古居,进了大门口,正大厅处放有一个柔石先生的肖象,右边墙壁上写有柔石先生的介绍。左侧有柔石的婚房,床很精致。前面还有柔石的书房,但是门上锁了,我们无法参观。
接着我们上了二楼展览厅,楼上有许多关于柔石的资料。门口有柔石的介绍: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姓赵,名平福,又名平复,笔名金桥,刘志清、赵璜、方前等。另外,他还是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因为他从小体弱多病,到10 岁才在正学高等小学堂上学,于1917年毕业。到1918年,柔石考入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柔石当上了春任县教育局局长,还在上海结交了鲁迅先生,并成为了鲁迅的亲密好友与战友。还被鲁迅称为可以随意交谈的知心朋友。后来在家人的允诺下与关素瑛成亲。柔石还喜欢吹箫管。
二楼的展览厅里还记录了“左联五烈士”的故事,左联五烈士是指鲁迅、柔石、李求实、胡也频、冯铿。走到了尽头处,我看到了许多柔石的作品,像剧本《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典妻》。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柔石写的诗歌一—《血在沸》,有几句话也让我记忆犹深:“血在沸,心在烧,在这恐怖的夜里,他死了!”
下了楼,我们在楼下看了录像带,这录像带是在2002年电视台录的,其中有我印象深刻的诗歌——《战》里面有句词:火花如流电,血泛如洪泉,骨头堆成了山……十分高昂激亢。
最后,柔石在1931年2月7日被枪杀了,年仅29岁。鲁迅先生曾经写下了《牺牲》这篇文章,记录了柔石的一生经历与他的壮烈牺牲。柔石就是一个勇敢的烈士,他那不畏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一天的知识使我受益非浅,我想,以后一定要多阅读柔石的文章。

柔石故居一游

文/徐浚航 12岁 五年级

  在宁海也有许多的历史名人,比如有潘天寿,柔石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柔石了。

  星期六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跟随老师的脚步,来到了跃龙街道的柔石故居。柔石(1902-1931),原名姓赵名平复,也叫平福。浙江宁海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青年革命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姐妹》《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希望》《朝花旬刊》等。他的笔名有柔石、金桥等。在1931年2月7日那天被捕,晚上的时候被秘密枪决。

  看完了柔石的悲惨经历过后,我深感同情,他的一生为革命付出很多,同时也给他带来很大的痛苦。比如,他本来就是取名叫赵平福的,可是有一个富豪的儿子也叫平福,所以就不让柔石用这个名字,但是柔石出生的早,可是没有办法,于是给幼小的柔石造成了一个心理阴影。

  我喜欢读柔石写的诗,尤其是那首散文诗叫作《战》:“尘沙驱散了天上的风雪,尘沙埋没了人间的花草……”我从这首诗看出来了柔石对战争的深恶痛绝,整首诗朗读起来都气宇轩昂,让朗读者感受到一种激昂的心情。
    
  柔石还有一位很好的朋友,那就是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他为了能够见到鲁迅,柔石特地去鲁迅家拜访,鲁迅也用钱为柔石和三个青年人租了房,还让柔石住在他的隔壁。1930年5月,柔石由冯雪峰、黄理文介绍加入了共产党,并以“左联”代表的身份和胡也频、冯铿一起出席了“全国苏维埃地区代表大会”。后来,得知柔石死后,鲁迅的内心还是异常悲痛呢!
    
  上二楼展览厅时,楼梯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者,也让我们知道了这里年代的久远。最后,参观完了这个柔石故居,我也知道了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是多么地艰辛,现在才知道,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柔石古居

文/林馨悦 11岁四年级

今天,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参观柔石古居,然后再把自己看到的感想,写到作文本上。
我来到柔石古居是坐别人的车来的。一进大门,就能看见许许多多的小门,我进去参观的第一个小门像一间教室,一个讲台,四排桌子,一排有整整12把椅子,里面还有一间办公室。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楼上展览厅,厅里有许多珍贵的资料。柔石的原名赵平福,他的主要作品有:《旧时代之死》、《三姐妹》、《二月》、《希望》、《为奴隶的母亲》。柔石与鲁迅合编的有:《艺苑朝华》、《近代木刻选集》、《蕗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1937年柔石写的诗文《喜鹊噪》、《游崇山寺桃园》。1931年1月17日,柔石参加党内一次秘密会议,因叛徒告密而被捕,2月7日深夜,柔等二十四人被反动当局集体枪杀于龙华,年仅29岁。柔石的译著《丹麦短片小说集》《浮士德与城》《颓废》。1928年11月,柔石等人在鲁迅的倡导下创办了“朝花社”,先后出版了《朝花周刊》《艺苑朝华》等刊物,介绍国外进步的革命文艺作品。
展览厅里面有婚房,书房、教室、卧室……我们还在一楼像教室的放映厅里面看了关于柔石的电影,我们看的津津有味的,里面有讲柔石的原名,有讲柔石小时候的事情,有讲柔石做过什么的工作,有讲柔石怎样和鲁迅认识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等。
当时,我写的正欢,突然一个小孩子,大概一两岁左右,跑过来拉着我的衣服,一直在说在哪里啊?哎啊哎,总之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很快地时间又过去了,今天又是一个开心的一天,因为我不仅玩得很开心,又学到了关于柔石的许多知识。

柔石纪念馆

文/陈一航 11岁 四年级

今天,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不下雨。我们一直都很为难,但是,我们要出去采风写作文,是谁也挡不了。
没过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这个叫“柔石纪念馆”的地方,门口外面写着柔石的简介。只听见大门那陈旧的声音,“咔嚓”一声就打开了。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东西,还有这些房子,都是柔石住过的地方,用过的东西。房子左边是柔石的爸爸妈妈住过的房子,里面记载着柔石的往事;这里也有柔石的结婚房。
右边是五幅书画挂在墙壁,其中有着鲁迅写的4首诗词和柔石写的诗词。我很喜欢鲁迅写的一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
楼上就是那个又大又有着纪念意义的展览室,还有柔石用过的篱子等。
那么这里到底有什么故事呢。让我来代替大家参观一下吧!柔石在“朝花社”编辑书刊,以及北新书局编辑《语丝》的同时,他又创作出版了《三姐妹》《旧时代之死》《二月》。柔石10岁入缑中小学,12岁入正学高等小学堂,他学业优异,兴趣广泛。墙壁上还挂着一张正学高等小学堂外景的照片。资料上还写着一封信,日期是1925年9月2日,是关于柔石的父亲要求柔石在寄信中表示下半年继续做旁听生,因为他想减轻对家中的负担。
知道了这些,再一起来看看看柔石、鲁迅和他们的作文吧!1930年2月,柔石和鲁迅作为“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发起人之一,参加成立大会,并在宣言上签名。柔石原名赵平福,笔名金桥, 1930年柔石出版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他写的书还有《希望》《鲁迅日记》……就是这些书中所写的故事,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当我们参观完《柔石故居》时,我心里一直都在想,柔石是个伟大的人,我们一定要学习他那伟大的精神。

参观柔石故居

文/章晨萱 10岁 三年级

那天,学校组织去参观柔石故居纪念馆。老师告诉我们说,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红色研学活动。
一路上,我是怀着无比崇敬意和爱慕之心,来到了柔石故居。走进展厅,从一楼走到二楼,看到许多照片,讲得是柔石小时候、少年时期、参加革命时期的过程经历。展厅里有些照片很清晰,有些照片年份久远都模糊了,我们边走边看边记录。眼神里充满着满满的感动!靠近柔石,还有些队员们翻阅着柔石的爱国书籍,轻声诵读,时间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
院子里有棵高大的桂花树,右边就是放映厅,里面有看电影的地方,电影的内容是柔石的一生,为革命献出生命的故事。看完电影后,我被柔石的光荣事迹深深感动,心里想着,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时刻警惕,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革命先驱抛头颅撒热血,不畏牺牲换来的。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肩上也要扛起一份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所以我们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离开纪念馆时,队员们在铜像前合影留念,用镜头来记录瞬间,用实践来证明爱国心!

柔石故居

文/蒋嘉航 10岁 三年级

宁海有许多名人,比如像潘天寿、柔石、等人物,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柔石,他是(1902—1931)年的革命烈士。
今天,我们来到柔石故居,里面有柔石像,里面还有柔石的作品《疯人》《战》《二月》《萌芽》《姐妹三》等……其实柔石他本来不叫柔石,他叫赵平复,也叫平福。他的笔名很多,有柔石、金桥、刘志清、赵璜、方前等,他在上海结识了鲁迅先生,在思想、创作上深受影响,并成为鲁迅亲密的学生和战友。
他在1931年2月7日那天牺牲的,枪毙时,头中10颗子弹,腹中10颗子弹,年轻很轻,仅仅29岁就死了。看到这里,我觉得柔石十分伟大,敢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祖国的美好。
我们又来到了二楼,参观了柔石生前的资料和事迹,柔石说:“福希望父母,绝不要为福担心,福之前途;早已预计在胸中了……现在,福虽没有能力,福总想做一位于中国有贡献的堂堂男子。”
最后,我们又在大会堂看视频,看得十分认真。里面说了柔石的作品,柔石是怎么牺牲的。
参观完柔石故居,这让我想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偷懒,要奋发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报答祖国。

柔石故居

文/王际翔 10岁 三年级

 
   
   今天阳光明媚,老师带着我们来到柔石古居。
一进门我便看到一棵大树。我知道了柔石又命名为平福、金桥。柔石还写了许多诗,还有《疯人》《二月》《战》《萌芽》等文学作品。柔石还有许多爱好:吹笛子、做手工、自编音乐。
1928年9月9日,鲁迅把景云里23号让给柔石等人居住,自己搬到景云里18号。1931年2月7日,29岁的柔石被秘密枪杀。鲁迅说:“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了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我走上二楼的楼梯时,楼梯“吱嘎吱嘎”的响,小朋友们在楼上安静参观。参观好后我们又回到一楼放映厅看录像——柔石传,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是看不够,似乎柔石复活了一样。
不一会儿又来一批人,房间里上挤满了人,大家都认真的看着。我一边看一边想:柔石这么年轻就被枪杀,我觉得真可惜。我们要向柔石学习。为祖国贡献,为祖国发扬光大。
时间过得很快,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

□编辑:木子叶寒
□图片:叶寒/网络

(0)

相关推荐

  • 妻子牺牲19年后,爱人凭布满7处弹孔的血衣,认出了她……

    "看到这件羊毛背心,我看到了英烈们坚定无比的共产主义信念.国家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对他们的最好告慰."龙华烈士纪念馆展厅里,一位年轻的参观者说道. 昨天是正清明,超过2万名上海市民前 ...

  • 革命烈士唐公强故居

    革命烈士唐公强故居 (编辑/赖杰成) 广东省罗定市革命烈士唐公强故居位于罗定市素龙街道中村村杨桥自然村,杨桥牌坊直入一百多米道路右侧. 唐公强(1901-1928),又名唐锄强.唐程功,出生于罗定市素 ...

  •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作者用典的意义: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课文勾连有序的行文结构和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 ...

  • 上海城市人物雕塑(20)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X 多伦路全长550米,呈L字型,两端都与北四川路交汇,是虹口区的一条小街.街短而窄,蜿蜒蛇行,曲径道幽.夹街小楼栉比鳞次,风格各异. 小街虽小当年却是藏龙卧虎之地,诸多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如瞿秋白.鲁 ...

  • 巡游多伦路名人街

    多伦路是上海一条小街,街短而窄,却蜿蜒蛇行,曲径道幽.夹街小楼,栉比鳞次,风格各异.小街虽在地图上难有立锥之地,但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图为多伦路入口石库门风格的牌楼 下图为伊斯 ...

  • 沈从文长篇小说未成的背后

    关键词:沈从文 1960年的6月下旬,对于作家沈从文先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转折点.从这一时期开始,已经声明"转行"到文物学上的沈从文又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而且还是他的第一个长篇小说的 ...

  • 2015年11月28号-上海徒步第32回 虹口的罗曼蒂克与文人情怀

    "多少人用真心或假意,爱过你的美貌和俏丽短暂的青春,但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渐渐衰老的脸上的悲戚."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这首<当你老了>,静静地篆刻在虹口区的甜爱 ...

  • 学生习作 | 神奇的春天(外10篇)

    编者按 春天,草木芊芊,繁花似锦,春天来的真快啊!春天,让人快乐,让人兴奋,春天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愉悦,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在小朋友们春天作文里,迎接美 ...

  • 学生习作 | 小木屋(外10篇)

    编者按 一间小小的小木屋,让孩子们对这个小木屋产生无限的依恋和想像.每一个故事,无论是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材料的铺垫,或者是构思的设置,小作者们都用自己独特的思维,采用拟人的方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 ...

  • 耿德亮||寻访柔石故居

    散文天地 寻访柔石故居 文||耿德亮 时至冬月,宁海依然阳光温暖.我肩揹行囊,乘103路公交车,几经辗转,近午赶到柔石故居(柔石纪念馆).望着眼前这所古老的住宅,心头不禁涌起一股敬仰之情. 这是一个宽 ...

  • [学生习作]陈帅:金字塔游记

    金字塔游记 2018届22班 陈帅 埃及是我神往以久的地方,它的历史.文化.建筑.宗教.撒哈拉沙漠.金字塔以及诱人的红海深深地吸引着我. 今年暑假,在久久的准备和企盼中,埃及之行悄然在我眼前拉开了帷幕 ...

  • 学生习作 | 热血与不屈: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故事(外三篇)

    编者按 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她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富裕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9月,赵一曼被派 ...

  • 应可军 | 柔石古居(外四首)

    应可军古诗词五首 柔石故居 文星耀世百年春,赤血铸成主义真. 正学精神承一脉,阆风才气逊三分. 江南二月飘香蕊,缑邑金秋悼国魂. 浦水浪淘清浊去,问君谁是后来人. 烈士陵园 人杰英魂志可嘉,拼将热血沃 ...

  • 【习作】内蒙古|杨雨柔《书是我的好朋友》(外一篇)|指导教师​:方娜

    作者:杨雨柔|指导教师:方 娜[内蒙古阿左旗第五中学二年级1班]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书是我的好朋友> "书"是我的好朋友 ,你知道我爱读什么书吗 ?哈哈 ! ...

  • 美丽乡村西泊庄游记——小状元写作辅导班学生习作展示

    美丽乡村西泊庄游记 四中初一8班   孔策 今天,我们作文班的同学们集体乘车去美丽乡村西泊庄村参观.共有四辆车,我和弟弟乘坐的是一款德国经典车型帕萨特,看起来应该是高配,感觉不错. 到了村口,我迫不及 ...

  • 【大荔文学·学生习作·吴思瑶】美丽的同州湖(外两篇)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61 美丽的同州湖(外两篇) 大荔仁厚里小学三年级  吴思瑶 我的家乡叫大荔,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里面有许多美丽的旅游景点,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同州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