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奶奶的故事88

 原著:曾乐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6)

清热良药有知母,烹饪腥物用紫苏

奶奶过年非常高兴,接到全球各地的拜年电话,她是十分欣喜的!情绪一高,说起故事来,也就滔滔不绝。奶奶说,我再跟你说一个关于草药知母的故事。

  从前有个孤寡老太婆,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生。因她不图钱财,把采来的药草都送给了有病的穷人,所以年老了却毫无积蓄。这苦日子倒能熬,但老人有块心病就是自己的认药本事无人可传,想来想去,她决定沿街讨饭,希望能遇上个可靠的后生,认作干儿子,了却自己的心病。

  一天,老人讨饭来到一片村落,向围观的众人诉说了自己的心事。一时间,讨饭老太要认干儿子传授采药本事的消息便传开了。不久,有一个富家公子找到了她。这公子有自己的小算盘:“学会了认药治病,岂不多条巴结官宦的路子。”于是便把老太婆接到家里,好衣好饭伺候着。但过了十几天,却一直不见老太婆提药草之事,这天,他假惺惺叫了老人一声“妈”,问起传药之事,老太婆答道:“等上几年再说吧。”这下子把公子气得暴跳如雷,他叫嚣起来:“白养你几年,你想骗吃骗喝呀,滚你的吧!”老人也不愠怒,冷笑一声,换上自己的破衣裳,离开了公子的家门。

  她又开始沿街讨饭。没多久,又有个商人找到他,愿认她当干妈。这商人心里盘算的是卖药材,赚大钱。他把老太婆接到家,先是好吃好喝招待,可过了一个多月,仍不见老人谈传药之事,心里就忍不住了,便又像公子一样,把老人赶出了家门。

  一晃两年过去了,老人仍不停地沿街乞讨,说着心事,竟被很多人当成疯子、骗子。这年冬天,她蹒跚着来到一个偏远山村,因身心憔悴,摔倒在一家门外。

  响声惊动了这家的主人。主人是个年轻樵夫,他把老太婆搀进屋里,嘘寒问暖,得知老人饿着肚子,急忙让妻子做了饭菜端上。老人吃过饭就要走,两口子拦住了:“这大冷的天,您上哪儿去呀?”当老人说还要去讨饭时,善良的两口子十分同情,劝她说:“您这把年纪了,讨饭多不容易,要是不嫌我们穷,就在这儿住下吧!”老人迟疑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

  日子过得挺快,转眼春暖花开。一天,老人试探着说:“老这样住你家我心里过意不去,还是让我走吧。”樵夫急了:“您老没儿女,我们又没了老人,咱们凑成一家子过日子,我们认您当妈,这不挺好吗?”老人落泪了,终于道出了详情。而樵夫夫妇却没有介意:“都是受苦人,图啥报答呀,您老能舒心就行了。”从此,樵夫夫妇忙着活计,很孝顺老人,老人就这样过了3年多的幸福时光,到了80岁的高龄。

  这年夏天,她突然对樵夫说:“孩子,你背我到山上看看吧。”樵夫不明就里,但还是愉快地答应了老人。他背着老人上坡下沟,跑东串西,累得汗流如雨,但还不时和老人逗趣,老人始终很开心。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人下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丛线型叶子、开有白中带紫条纹状花朵的野草说:“把它的根挖来。”樵夫挖出一截黄褐色的草根问:“妈,这是什么?”老人说:“这是一种药草,能治肺热咳嗽、身虚发烧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啦。孩子,你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药么?”樵夫想了想说:“妈是想找个老实厚道的人传他认药,怕居心不良的人拿这本事去发财,去坑害百姓!”老太婆点了点头:“孩子,你真懂得妈的心思。这种药还没有名字,你就叫它'知母’吧。”

  后来,老太婆又教樵夫认识了许多种药草。老人故去后,樵夫改行采药,但他一直牢记老人的话,真心实意为穷人送药治病。

  知母是一味常用的清热药。其性甘寒质润,故有清热泻火与滋阴润燥并举的特点,可治疗肺胃实热、阴虚燥咳、骨蒸潮热、阴虚消渴、肠燥便秘等病证,临床常与石膏、贝母、黄柏、花粉、首乌等同用,影响较大的代表方药有白虎汤、知柏地黄丸、二母散等。

  奶奶说,中国人就是能吃,喜欢美味佳肴,但我们提倡在这一点上,还应该向中国先人学习,必须会吃,吃出健康。过年了,大家吃着美味,想着美味,但也有不会吃而深感遗憾的。尤其是在烹饪带腥味的海产品、大蟹和鱼类的时候,除了可用黄酒、生姜来压腥味儿外,还有一种草药紫苏,是变腥味儿为美味儿的佳品。

  传说古代有一名厨,所做的鱼羹与众不同,不但肉嫩可口,还极鲜香,令人百食不厌。有人暗中观察,发现他做菜时总是放一些紫红色叶子,可上桌时怕泄露天机,将叶子全捞出,于是他的秘密被传播开来。

  看来紫苏在鱼羹中起着解腥增鲜提味作用,汉代《七发》赋中的“鲤鱼片缀紫苏”有可能鱼片是生食的,而紫苏则用来增香去腥。

  日本人吃生鱼片,比方金枪鱼、鲑鱼及鲤鱼时,把鱼片放入盘中,再放萝卜丝、紫苏枝、紫苏叶和海草,在另一小碟中放酱油,把芥末、白萝卜末和紫苏花放入酱油中作为佐料,然后把鱼片蘸着这种佐料吃。那萝卜丝及紫苏叶、紫苏花既有爽口去腥作用,也含清毒用意。这跟我国明代的“鱼脍”吃法近似:要放萝卜汁、姜丝、生菜、胡菜,并浇以芥辣、醋。

  日本学者伊藤武在《风味调料趣谈》中提到紫苏,说是对疲劳、感冒、咳嗽、口腔炎、脑贫血、食欲不振、痢疾、精神不安均有疗效,很值得推荐食用。日本人认为它能使人的神经系统得到休息。紫苏是日本代表性风味调料之一,它与意大利细面也很相配。他们在睡前喝杯紫苏茶,精神会安定下来。

  吃蟹时紫苏有了用武之地:叶子加盐及花椒,炒后研末,撒在蟹脐中,捆好,蒸熟,可解毒去腥。

  元代《饮食须知》说到食蟹中毒,可服紫苏汁。清代《调鼎集》中说到蟹与柿同食会引起不适,服大黄、紫苏、冬瓜汁可解。该书又介绍了煮蟹时加生姜、紫苏、桔皮、盐,大滚后即起。蘸用橙桔丝、姜粉与老醋。此外,剖鱼入水,取以洗擦,不但解腥,其味尤美。

  广东人爱吃禾虫蒸鸡蛋,调料就使用了辣椒、香菜、姜、酱油、胡椒,还有紫苏叶。所以,食腥用紫苏,腥肉变美味儿,大家可以试一下的。我们家大院子里,就种着紫苏,既可调味儿,还可药用,好。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7)

芍药似美女,山药有故事

奶奶说,中医中药,有很多的故事传说,不但优美动听,而且这些故事中,就包含着许多的医药知识。我小的时候,就是从几个师傅所讲的故事中,爱上了中医。所以,对于喜爱中医和喜爱自我保健的人来说,听些中医中药的故事,可以加深对于中医中药的理解。也会在故事中,学到不少的中药中医知识,今天,我再将我看到的中药故事,讲两则给你,只是我年纪大了,记不清楚具体在哪儿看到的,原作者或是整理者是谁了,在此,也请原作者原谅。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中药芍药。据传东汉神医华佗在其后宅辟药圃、凿药池、建药房、种药草,传授中药材种植炮制技术。有一次,一位外地人送给他一棵芍药,他就把它种在了屋前。他尝了这棵芍药的叶、茎、花之后,觉得平平常常,没有什么药性,所以就没有用它来治病。

  一天深夜,华佗正在灯下看书,突然听到有女子哭声。他抬起头,只见窗外朦朦月色中有一美貌女子,似有委屈,在那里啼哭。华佗颇感纳闷,推门走出去,却不见半个人影,只见那女子站立的地方,长着棵芍药。华佗心里一动:难道它就是刚才那个女子?他看了看芍药,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你自己全身上下无奇特之处,怎能让你入药?”转身又回屋读书去了。

  谁知刚刚坐下,又听见那女子的啼哭声,出去看时,还是那棵芍药。一连反复几次都如此。华佗觉得奇怪,喊醒睡熟的妻子,一五一十地将刚才发生的事给她描述了一遍。妻子望着窗外说:“这里的一草一木,到你手里都成了良药,被你用来救活了无数病人的生命。芍药你一直没有用过,想来你是没有查清它的用处,它自然感到委屈了。”华佗听罢笑道:“我熟知千方百草,药性无不辨得一清二楚,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没有错过分毫。对这芍药,我也多次品尝过它的花、叶、茎,确实不能入药,怎么说是委屈了它呢?”华夫人看他有些不耐烦,也就不往下说了。

  事隔数日,华夫人患血崩腹痛,用药无效。她便瞒着丈夫,挖起芍药根煎水喝了。不过半日,腹痛渐止。她把此事告诉了丈夫,华佗才知道他确实委屈了芍药,后来华佗对芍药做了很多详细的试验,发现它不单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经的药效。

  第二则故事,是于铁成先生整理的。古时候各国混战,一个弱国的军队被打败了,只好逃到大山里面,战胜国的军队把大山团团围住,断了他们粮草的来源,想把他们困死。谁知过了很长的时间,山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围困大山的官兵以为他们一定都饿死了,所以就放松了戒备。

  忽然有一天从山里杀出一支军队,兵强马壮杀了他们个措手不及,被围困的军队反败为胜,夺回了失地。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躲进山里的军队,找到了一种植物,它的根茎很粗,一嚼味道很甜,于是人吃根茎,马吃藤叶,不但没有饿死反而都很强壮。困在山里的人们给这种植物起了个名字叫做“山遇”,意思是在缺粮的时候遇到的宝物,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这种植物不但可以像粮食一样充饥,还可以当作药材滋补人体,所以改名为山药。

  我们无法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山药在我国食用的历史有3000多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山药原名薯蓣,到了唐代因为唐代宗名豫而改叫薯药,再到宋朝又因宋英宗名署只好再易其名,才有了现在的山药之名。受李时珍的影响,这种说法流传很广。其实山药的名称由来已久,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中指出:“薯蓣生于山者,名为山药,秦楚之间名玉延。”薯蓣和山药两个名称在历史上是长期并存的。

  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无毒,它具有补脾益肾、养肺、止泻、敛汗之功效,是很好的进补“食物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补虚上品,有“小人参”的美誉。据《敦煌遗书》记载,远在唐代人们就曾以山药为主制成具有重要食疗价值的“神仙粥”,为养生之佳品。

  在山西平遥流传着一段慈禧光绪西行的轶事,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光绪逃出京城,一路惊吓劳顿,到了平遥城里才吃上一顿好饭,狼吞虎咽饱餐了一顿牛肉,谁知到了半夜又吐又泻,光绪帝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根本不堪这一击,慈禧也是浑身上下软绵绵的,犹如大病一场,随行太医束手无策,只好请来当地名医,给他们熬了一碗山药粥,两人吃了以后,顿觉腹中滋润舒坦,半个时辰后,感觉体力恢复不少。慈禧太后慢慢地站起来走了几步,果然身轻气爽,光绪帝病歪歪的身子也仿佛突然间强壮起来,连声称赞这是神药。

  东汉名医张仲景非常擅于使用山药补虚,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篇》中说“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这是一首以山药为主药的补虚方剂,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之虚劳,以及胃脘痛、痹症、闭经、月经不调等症。在他创制的“金匮肾气丸”中,也把山药作为健脾的重要组成成分。民间流传的益寿食品“八珍糕”,是用山药、山楂、麦芽、扁豆、白术、炒薏米仁、芡实、莲肉等8味中药研为细末,和以米粉制成的糕,用于治疗老人、小孩的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之症,效果显着。

  现代研究证明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还有一个关于枸杞子的故事,也非常动人。明天若有时间,再讲给你们听吧。

(0)

相关推荐

  • 【每日一味药】知母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 昨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6-12g. [使用注意]本品性 ...

  • 年俗①:拉李嫲虔诚请财神

    一到大年三十,鞭炮响起,准备吃过年饺子的时候,我总忘不了小时候奶奶带领我们拉李嫲的场景.这是当地过年,老人们祈祷平安.幸福.发财的活动之一.每年在这个活动中,邻居家的春哥最活跃.最逗. 记得小时候除夕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69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连载   作者:曾乐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38) 胆结石是吃出来的,胆病多与大油有关 奶奶说,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肝脏分泌出来的胆汁,在人体进食后,它将胆汁释放出来,参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68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连载   作者:曾乐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36) 胆囊炎治疗注意事项 胆囊炎是什么?哪些情况会引发? 有个博友问:"胆囊炎是什么?哪些情况会引发此病?若是方便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987 一味白萝卜 功效多如药 曾乐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987   一味白萝卜 功效多如药 曾乐 今天,有位好友反馈她儿子感冒后咳嗽不止,我们让她用白萝卜炖排骨汤给她儿子喝,只喝了两次,就好了,比服药的效果还好.说请奶奶仔细介绍一下这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355) 将保健融于习惯当中 好妈妈将胜过好医生

    奶奶一直称赞中国先人们,将保健和防病治病与生活习惯结合起来的大智慧,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果真如此的.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就都知道,<红楼梦>里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过去中国人的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618 认识常用中成药 保健治病都快乐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618 认识常用中成药 保健治病都快乐 好友秋天来说:曾老师,看你写的<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不但过瘾,而且在不知不觉之中,学到非常多的中医保健知识,认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九十三) 驻颜美容配合吃 抗衰延年就是好

    看曾奶奶频道 ,选择曾氏调养堂治未病,让天下无病!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九十三)驻颜美容配合吃   抗衰延年就是好 让奶奶颇为自豪的是,她原来爱在报纸和杂志上发一些非常实用安全的小方子,这些个小方子后来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三十九) 对付颈椎病和近视这些现代病小招就能搞定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三十九)对付颈椎病和近视这些现代病小招就能搞定 中医讲治未病,就是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科学的生活方式,这些可以保证人的健康,这是有科学根据的,也是可以体会到的.现在的颈椎病人为什么那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796 创伤致胃肠紊乱用番泻叶 慢性肠炎选用两个奇效方 曾乐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第796 创伤致胃肠紊乱用番泻叶 慢性肠炎选用两个奇效方 作者:曾乐 还是先看互动. 苏苏美 曾乐老师,帮我咨询一下奶奶,我女儿成年人了,睡觉总爱流口水磨牙,枕头湿一大团,人瘦,平时不 ...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0) 踮脚补肾闭目养肝 摇头晃脑醒神防病

    看曾奶奶频道 ,选择曾氏调养堂治未病,让天下无病!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170)踮脚补肾闭目养肝  摇头晃脑醒神防病 上次有个博友提醒我,说我一直注意介绍安全有效的方法,这是一个大优势,因为但凡有毒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