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的世界阅读日当天傍晚,我们抵达了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
作为江南最后的秘境,松阳境内至今尚存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古村落。有的村落藏在竹海山林里,有的卧于清溪河畔,有的隐秘于坳谷之间,有的则居于高山云巅。这些完整的古村落不仅代表着松阳当地文化和历史,也蕴藏了松阳更多的故事。
我们和松阳的故事,是从老街开始的。
01
松阳老街的故事
兴许是非节假日的缘故,晚上八点的松阳,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熙熙攘攘的热闹场景。彼时的老街,多了一份静谧和故事感,需得沉下心才能发现它的秘密。在经历了新与旧的交替后,老街释放出一种不可言说的和谐。古人的智慧与文化和当代的生活,融为一体。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当代人对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沿着老街一路直行,我们看到了一家由150多年历史的老宅改造而成的书店,里面还设有茶室和杂货铺。看书之人对书,也许有着敏锐的嗅觉。令人惊喜的是,店内的藏书量远比预想中多,而且能看出店主高质量的选书水平。在看不出分类的书海里,我们偶遇了《先锋书店,生于1996》,不知店主与先锋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从书店出来,我们听到了“砰砰”“咚咚”的声音。循声而去,发现原来是一个打铁铺。在和师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打铁要经历的步骤,其中包括选料、烧火、捶打、成型、淬火等等。因为是纯手工打造,所以每一把铁器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机械化、智能化的时代,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手艺成了人们口中的“古董”“过时玩意儿”。这些东西不仅向我们展示曾经存在过的事物和故事,更是提醒我们不能忘本。
“百福小篆”
如果说打铁是农耕时期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那文字更是贯穿古今中外,让不同的人得以进行交流。在一家中医馆的门旁,赫然立着一片红底黑字的“百福小篆”。对于“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过去有“福气”“福运”之意。每到逢年过节,有的地方是将福字倒贴,意喻“福到了”。而小篆则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丞相李斯负责,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作为含蓄的东方人,这也许是我们祖辈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
02
在松阳博物馆,见证小城的历史发展
作为松阳的地标之一,松阳博物馆承担着记录松阳历史和对外宣传的双重角色。它成立于1986年4月,目前坐落在浙江省松阳县城西屏镇里。
出土的印纹陶器和原始瓷
据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物表明,松阳的人类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里是浙江南部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区域之一。大石、塘寮等地发现的商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印纹陶器和原始瓷,说明早在商周时期,松阳就已经存在固定的农耕生产方式和相对制度化的社会生活。到明清之际,松阳社会相对安定,以农养儒,以商兴族成为这一时期百姓生活的主要特征。城内小镇手工业作坊和特色商铺林立,商业繁荣,商贸辐射丽水、金华、衢州乃至福建、江西、安徽等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也迎来了繁荣昌盛的时刻,比如松阳戏曲。松阳高腔,是自成格局的单生腔剧种,被誉为“戏曲界的活化石”。其唱腔文武场曲牌皆吸收当地名歌、小调和器乐曲,并糅合了道教音乐。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
大木山茶园
作为中国最大的骑行茶园,其景区茶园面积达到8万余亩。当时正值采茶季,满山遍野的绿色不断冲进瞳孔。车轮顺着绵延起伏的茶道,时而急促,时而缓慢。下坡的一瞬间,仿佛是从地面起飞一样,直奔云霄。原来他是一名大学生,趁着休息的时候,过来这边兼职炒茶。只见他一语不发,不停地用双手翻炒茶叶。鲜红的双手,灰黑的炒茶锅,使得茶叶本身的香气愈发醇厚了。人与人的相遇,有时就是这么简单。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游学”聚在一起,踏上了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我们还遇到了茶农的孩子在路边玩耍。有一对双胞胎光着脚在路上走,原来他们是在追逐树的影子。这时又过来一个小朋友,有点拦车的意思。当我们停下后,他给了我们两颗糖。这些孩子,也许从小就随父母外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也许是常驻在茶园的,与茶树共同成长。不管在哪里,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
04
陈家铺平民书局的清晨
在前一天晚上,我们查看了天气预报,显示第二天是晴天。大家怀揣着对日出的期待进入了梦乡。早晨的五点钟,我们发现雨水浸入了石子路。这预示着,云海要来了。待在山中看云海,不觉竟已过一日。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片云的样子,也无法预料她何时会来。一场雨,让大山里的万物进入沉寂的状态。雨滴缠绕住枝头,不舍得落入泥土。如果不是山风穿堂而过,它们可能会一直待在上面,照映这个世界。摇晃的镜头里,一只鲜红的花朵闯了进来。她孤立地站在悬崖边上,面朝万物,好像是要唤醒大山里的精灵们。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山中俯视,能看到住房、电线杆、广告牌,还有逐级攀升的梯田。山雾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偶尔站在房顶上;一眨眼的功夫,它又跑到树林里了。我们是一群行走在大山里的孩子,跟着山的脚步前往书局。
05
前往陈家铺平民书局
沿着盘山公路,游学小分队一路向山顶进发。山中四月,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电子产品的干扰,也没有累累的工作和学习……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仿佛灵魂脱壳了一般,任由思绪在山间游荡和穿梭。大山的生命,和由大山孕育出的生命,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神奇。我们有幸欣赏到它们的美,是我们的福气。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一片云……这些意义是我们赋予万物的。一个是呈现者,一个是欣赏者,两者产生联系的过程,称为故事。
06
三月三诗会现场
山里的“三月三诗会”,是每年都会举办的。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是在疫情之后的第一场诗会。韩东老师说,“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读书是非常日常的事情,从小也没什么娱乐,那就读书。那时候读书就是手边的事情,就像现在的人读手机一样。”由读书和科技引发的一个论题是,纸质书和电子书,究竟孰优孰劣。无论是哪一种,其核心还是阅读。它们只是作为读书的一种手段和呈现方式而存在。书作为一个载体,将我们与作者,与他人和外界联系起来。这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读书故事。
07
湍流不息的松阴溪
松阴溪,是松阳县的母亲河。绵延不绝的河道是先辈们用锄头一点点挖出来的。溪水流经过黄圩村、赤三村等,孕育着无数生命。溪水越过大坝之后,逐渐变得平缓。水面倒映出岸边垂钓的人们和掠过天际的飞鸟。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经历过无数变迁后,依然存在。
08
白老酒工坊
“脱巾且漉仍且饮,陶然自觉春风生。”此句诗说的正是米酒。石仓老白酒,其实是由糯米酿成的酒。洗米、蒸米、冷却、加水,看似简单的步骤,包含了酿酒人代代相传的用心。值得一提的是,酿酒用的水都是当地的清泉水。身处城市的我们,不太容易见到米酒发酵的全过程。在品尝了几杯白老酒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个密封起来的酒坛。它们安静地立在阴凉处,静待开封的那一刻。
09
石仓古民居群
从酿酒坊出来,我们才发现已经身处石仓乡土建筑群了。这是客家人迁徙到浙江的主要居住地,多以传统江南徽派建筑为主。房屋的边檐大多刻有“囍”字,大有双喜临门之意。从一砖一瓦的设计中,得以窥见古人的匠心。目前居住在这里的,大多为老人,几乎见不到年轻人的踪影。偶有游客来访,多是匆匆一瞥,便已离去。岁月流转,它们还能被多少人看到与了解,谁也无法预料。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我们作为普通人,可以多去了解和宣传。
10
石仓契约博物馆
小雨淅淅沥沥,我们沿着湿滑的石子路,一路向上。抵达之时,刚好错过了开馆的时间。于是,我们给馆长打电话进行沟通。不多时,只见馆长冒雨赶来。石仓契约博物馆是由建筑师徐甜甜设计的(松阳县的独山驿站也是由她主持设计)。依山坡而建,房屋墙体也是全部采用当地的石材砌筑。贯穿整个博物馆的,是中间的长型天井。雨水透过天井,进入到室内。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真正的和谐。乡里石仓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乾隆至道光时期,石仓就形成了极其活跃的土地市场、社会,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契约文书。在石仓,大至数千亩之山场、十几亩的水田,小至一个棚屋,甚至一棵树,在进行权利转移时,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当事者都会订立契约。石仓契约博物馆的守护者名叫阙龙兴。他是一名退休的小学教师。馆中的契约书,多半源自其家中收藏的明清时期的古契约,是目前国内体量最大的客家契约文书藏品。在《中国影像方志(第171集 浙江松阳篇)》中,有对博物馆的详细介绍。当天,馆内只有我们游学团一行人在内。阙老师热情地请我们喝茶——茶叶是他自己家种的。我们边喝茶,边和阙老师聊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若不是囿于行程安排,可以畅聊一整天。一人,一馆,也许就是阙老师余生的写照。石仓契约博物馆不仅仅在向世人展现石仓的历史过往,更是代表了乡村振兴宏伟蓝图中的一隅。乡村振兴,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我们作为书店,更理应承担这样一份社会责任。* 文中部分参考资料来自松阳博物馆、DNA建筑事务所官网、《江南秘境——松阳传统村落》一书以及阙龙兴老师。我们是一支只有十四人的游学团;我们来自全国各地,从互不相识到无话不谈;我们致力于走遍中国的乡村和乡村书店。先锋游学团的初衷和意义,也在一次次的游学中,逐渐浮现。
在游学结束时,有一位读者给我们写了一篇关于此次游学的感想——
盘山公路的尽头是一道门,门里有个梦境般现实的世界。叶的低语伴随鸟鸣是唯一的声响,竹笋蹿得比山头高。城里的喧嚣,繁杂的截止日期与电脑屏幕被远远甩在身后,它们的重要程度在这里已经亚于早上蘸了腐乳与酱菜的馒头。夜,无尽的夜。抓不住的黑暗渗入每一个角落,直逼着你想要挣脱,却动弹不得,发不出声来。终于远处亮起了灯火,身后的野兽没入黑暗。书店里在放《午夜巴黎》。
醉醺醺的男主坐上巴黎零点的老式汽车,进入另一个世界,和海明威在酒吧里热烈讨论文学,参加艺术界名流的聚会。那是他向往的世界,是精神大于物质的世界,是“黄金时代”。喝到微醺,顿是戏里戏外混淆不清了,这绝云间的书店何尝不是令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呢。
足下循径,径侧抚巷,巷口见山,山中浮雾,雾里藏人,人间留足。(佚名)
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