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还是超充,谁才是“未来”?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1/06/03

换电模式虽好,但超级充电也不差;未来在不远处,一切皆有可能。

记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曹佳东

编辑丨朱锦斌

可以肯定是,补能焦虑正在进一步蔓延。

当车主们不再满足电车仅被用来上班代步,实现长距离持续补能则成为一件必须正视的事。不得不承认,换电是现阶段最好的补能模式,但“更换电池”的操作怎样都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这不就是以前手机电池拆卸自由的样子嘛!引入共享概念之后,换电模式的大范围铺开变得更加畅通无阻。看着蔚来换电站一座座的建立,心中不免产生疑问:被称作“大号手机”的智能电动汽车,会不会也走上手机的老路?

浅谈超充技术

相对于手机,智能电动汽车补能所涉及到的因素更多,场景更复杂。除了人为方面的阻碍,充电技术依旧存在欠缺,尤其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超级快充的高效率低成本实现就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超级快充,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充电时间变得尽可能短。从物理角度,P=UI,可以很好地解答如何提高充电功率的问题,简单来说,提高电压和增加电流就能提高功率,进而实现缩短充电时长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Q=PT,当时间越长,功率越大时,充电桩散出的热量也就越高,通俗来讲就是“容易烧掉”。

以特斯拉最新V3超级充电桩为例,支持最高达250kW的峰值充电功率,号称充电15分钟就能行驶120公里;充电前自动预热电池,更容易进入峰值功率充电状态;采用全新液冷线线缆,避免被“烧”的同时,更避免遭遇甩锅给用户、国家电网的尴尬情况。

讲到这里,除了干巴巴的几行字,似乎也没有说到V3超充的技术创新,其实我也想扒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技术干货,但超充的关键技术就是这般“平平无奇”:液冷和高功率。

实现高功率充电,充电桩内部散热和充电电缆散热都是必须要解决的事情。在风冷降温效果堪忧的情况下,液冷散热则是目前可见范围内最实际的解决方案。

正如下图所示,液冷的工作原理也说不上太难,除了导热材料和冷却液的选取,就是冷却液专门循环通道的密封设计,以及推动液体循环“动力泵”的研发。

充电桩内部散热的好坏直接就决定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而密封方面的设计则更需要注意,毕竟当管路冷却液发生泄露时,冷却系统失效,充电柱自燃的可能性就会被无限放大。

另外,充电电缆也需要布置冷却技术,这是一种解决“输电发热”的普遍方法。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做了液冷之后,充电线缆还能进一步缩小直径,使充电插头变得更加小巧轻盈,最新的特斯拉V3就是这样,借助液冷线缆,实现了单手充电自由。

讲完液冷,唠上几句提高功率的事也未尝不可。毕竟在功率元器件依旧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再三强调“卡脖子”的问题也不为过。

现阶段,实现超级快充势必需要依靠直流充电的方式,而想要增加充电桩的输出功率,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重新设计一款直流电源,并考虑到功率限制、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充电桩的输出功率不可能无限制扩张,只能尽可能在一定体积内满足最大限度的“功率密度”。

实际上,能够实现超级充电,占总成本50%以上的“充电模块”功不可没。该模块的主要作用在于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为充电的直流电,原理方面会涉及到三相交流电的整流滤波、交直流电压转变、高低频变压,以及IGBT模块的应用等。

很有意思的是,IGBT器件并不仅仅被用于充电桩,它还是本次“汽车芯片荒”中除了MCU之外的“主角”之一。整车内部的IGBT模块主要是在电池放电的时候,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机使用的交流电,同时控制交流电机的变频,进而保证百公里加速赶超油车的关键器件。

目前,就国内而言,好像只有比亚迪有底气说自己不缺IGBT芯片,哪怕星星充电、特来电等第三方充电桩头部企业都曾表示过对IGBT等功率元器件实现了自主研发,但必须承认,多数企业的相关零部件还是依赖于进口。

也就是说,虽然“囤货”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但只有将相关产业链完善,并可以实现量产制造之后,才算是真正迈出了第一步,而且关于超级充电技术的发展,还需要考虑到另一项技术的适配:电池技术。

电池技术是产业桎梏

现在的超级快充技术已经实现了很大的进步,但如何在大功率充电下保证电池的安全和寿命依旧是难点所在。就比如快速充电所导致的电池负极“结晶化”。

以锂电池为例,在充电过程中,电池的负极会吸引锂离子从正极向负极运动,当充电速度过快,锂离子的移动速度就会随之变快,如果此时的负极材料不能满足锂离子的快速通过,就会引起负极锂离子堆积过盛,进而形成一层“结晶”,从而影响到整个电池的可循环利用。

换句话说,当充电桩能够提供足够的大功率充电时,汽车电池方面反而后继无力了。虽然,利用石墨烯做正负极材料应该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但现阶段的石墨烯电池还停留在实验室和卫星上,因成本问题并不能商用。而且,这也只不过是电池技术中一个比较明显的技术难点而已。

从结构上划分,电动汽车电池可分为蓄电池和燃料电池两大类别。相对于蓄电池来说,燃料电池的技术并不成熟,所以更稳妥的方案是利用蓄电池。蓄电池的主流是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为主。

相对比而言,三元锂电池的前途似乎更好,尤其是固态三元锂电池一出,其安全性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所以,哪怕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更低,三元锂电池反而会更受各方的青睐。就比如蔚来ET7选择搭载的固态电池,再比如特斯拉一直以来使用的松下三元锂等。

电网能否承受?

随着充电桩越来越多,电网的用电负荷必然越来越大,各地推行错峰充电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尽管国家电网每年也会对线路进行扩容改造,但扩容的速度一般很难能够跟上充电站对能源的需求,更何况是去铺设对电网影响力更大的大功率充电桩。

当某个地区需要大功率供电时,往往会提前做好电网规划和布局,比如在附近建设变电站、改造供电高压线路等。然而矛盾的是,现有充电需求旺盛的区域,往往配套的电网基础已经铺设完毕,相应的电网扩容难度也就随之增大,再加上审批、新建电缆沟等必要步骤,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所以,在现有的供电基础上建设大功率充电桩,更像是一项拼手速的操作,功率限制下,固定地区的大功率点位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毕竟谁建设的快,就意味着谁能够通过更小的代价,占到一份超级充电市场份额。

而且,从发展的观念来看,超级快充服务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竞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毕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力才会更加强劲。

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大陆的超级充电桩数量已经突破了6,000根,而且上海超级充电桩工厂也在今年2月份正式建成并投产,初期规划年产能预计10,000根,如果全部布置下去,那将会是一个十分可观的规模。

小鹏汽车“玩的更野”,全国100个城市建立了超过670个的超充站点,并且“鹏”友们还能享受终身免费充电的服务,优越性油然而生。

蔚来则是更热衷于布置换电站,不过超充方面也没有放弃,或者称其为充换电一体站。数量上,蔚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约232座换电站,以及169座超充站,而且数字也还在不断上升中。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除了“新势力”之外,传统车企也在加紧布置超级充电站等服务站点。奥迪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家,其最近提出的大功率充电中心解决方案引起了很多思考。

奥迪的大功率充电中心是两层设计,一层充电,二层是休息区和食堂。除了能提供300kw的充电输出外,奥迪的大功率充电中心还在屋顶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补能。更有意思的是,该充电中心的电能,竟然是由一些被用过的锂电池提供,此时的锂电池既作为电能缓冲存储器存在,还能解决高压线缆、变压器等昂贵基础设施的扩展问题,成本得到了很有效地控制。

当某处节约了成本,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在培养用户习惯上,下更深的功夫?总的来说,为了解决充电焦虑,各大车企都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法,换电也好、超级充电也好、储能再转换也好,都不过是为了占据更多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但如果说,什么样的补能方式才是未来,那可能还需要去看各大车企对市场的“教育”程度。

或许人们更容易接受换电,3分钟就解决,很飒;或许人们更喜欢充电之余放空自己,30分钟也不是不能等;亦或是无线充电也给安排上,汽车行驶过程中就实现了补能,未来的一切谁又说的准呢!

张之栋

多伟大的作家,

也不过是在书写自己的片面。

(0)

相关推荐

  • 对话古惠南:石墨烯+硅负极组合,能实现1000km续航+快充吗?

    "欧阳明高发表那个观点时,我也在场.现在电池技术怎么进步?单靠电池自身条件来解决,又要充电快,又要续航上千公里,还要便宜,那是不可能的."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期间,广汽 ...

  • 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电动汽车充电系统ChaoJi

    引 言 这是倪总写的文章下篇,文章比较长,我就把文章分成了下篇,背景. 01 二.ChaoJi项目简介 2015年底,GB/T 18487.1,GB/T 27930和GB/T 20234系列五项国标同 ...

  • 小米11pro和iqoo7哪个好

    小米11pro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它搭载了骁龙888处理器,和之前的vivoiqoo7手机处理器一样,但是价格却贵了一千多,那小米11pro和iqoo7哪个好?  屏幕方面:小米11pro采用了6 ...

  • 石墨烯电池注定只是炒作!

    事件:上周末,"让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超级快充.超长续航.超级安全"成为广汽埃安官方发布的全新动力电池科技预告的代名词.广汽宣称,旗下的石墨烯快充电池可在8 ...

  • 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时代什么时候才会来?

    当电池容量不可能无限制增长时,快充技术就一定会发展起来.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路径的可行性,那么电池技术进步更加缓慢的电动汽车,什么时候才会有快充技术的实质性进步呢? 童济仁汽车评论丨辰巳 面对 ...

  • 外媒测试现代KONA直流充电功率 最高达到72千瓦

    现代Kona 纯电动车支持7.2 kW交流慢充以及100 kW直流快充,充电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如果按最高的充电功率来计算,想要补充100公里的续航,仅仅需要10分钟左右. 现代Kona 纯电动车是继现 ...

  • 如何评价小鹏汽车的超级充电站?

    EV君认为,只有提高私人充电桩安装率,再辅以建设超级充电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和充电难题.当然,小鹏汽车自己花钱建设超级充电网络对车主无疑是好事.另外,超级充电必须车桩配合才能实现. 这两 ...

  • 【中金电新】大众Power day纪要

    时间:2021年3月15日 中金电新 曾韬18621248856/张月/王颖东18817519160 核心要点: 1)大众集团将开发标准电芯(方形),覆盖集团旗下80%车型应用,预计从2023年投入使 ...

  • 充电、换电和氢燃料,谁会成为未来?

    我更倾向于把换电和充电作为横向对比,而纯电和氢能源作为纵向对比.而未来的发展和前景,也就是能否普及,几方面一言一概之: 投资者有钱可挣 消费者多快好省 ①从投资成本来看,加氢站>换电站>充 ...

  • 《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将于11月实施,换电模式PK超充站再下一城?

    导语 如何在燃油车与电动汽车之间选出一个最优项?换电模式与超充站孰优孰劣?目前行业内仍未有一个标准答案. 近日,有消息称<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一标准 ...

  • 小鹏又杠蔚来:超充比换电好!你怎么看?

    12月12日,小鹏汽车发布会现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演讲中说:"我们坚定地认为,超充是比换电更好的方式.".小鹏没有直接点名蔚来,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小鹏很可能又是在喊话李斌. ...

  • 换电几分钟续航超200公里 汉马H7换电重卡守护北京蓝天

    换电只需几分钟,续航超200公里,这是汉马科技旗下汉马H7换电式纯电动牵引车所具有的优势. 目前,共计有76辆汉马H7换电牵引车在北京公铁绿链多式联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铁绿链" ...

  • 【海雷能源•换电-储能】宁德时代智能储充站迎来保时捷

    昨日,在上海杨浦区快卜智能储充站,一台保时捷纯电跑车Taycan Turbo S采用高功率智能充电桩快充,不到30分钟的时间,补电达到80%,而且充电的数据可以实时进行传输,可轻松掌握出行的节奏. 据 ...

  • 有换电站,为何蔚来还布局8座超充站?

    随着蔚来在上海投入使用最大充电功率105kW的快充桩充电站,意味着继长春.西安.开封.苏州.绍兴.温州.文昌 等城市,上海是第八个布局超充站的城市,对于蔚来而言,最为熟悉莫过于蔚来的换电站了,而有了换 ...

  • 蔚来的超充站和换电站比,哪个成本更高?

    这里的原因讲起来也很简单,首先对于换电来说,需要的成本是要高于充电站的,换电站需要大量的储备电池,甚至是需要专人进行更换和维护,其次来说对于换电站需要一样的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而对于充电站来说,只需要 ...

  • V3超充桩与蔚来换电站,你更喜欢哪个?

    充电桩和换电站对于电动汽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东西,都能够为车辆快速的补充车辆的电量,提高车辆使用的体验,避免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V3超级充电桩是特斯拉采用全新的超充架构方案,在五分钟里面能够充到续 ...

  • 纯电动汽车中场战,乱斗后的充换电模式之争,未来谁会成为主流?

    纯电动汽车最大的不足点,并不是车辆的价格高,电池的价格贵,而是在于纯电的快慢,车辆充电的模式,现阶段为了解决纯电动汽车补能速度的问题,有快充和换电模式,随着纯电动汽车竞争不断地加剧,对于充电模式的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