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难逃的“投资魔咒”(少数派投资)

前段时间,有一场话剧,我有2个朋友都准备去观看,其中一位是自己买的票,另外一位是别人送的票。不巧,天气预报称当天会有暴雨,这两位哪位会更愿意冒着暴雨去看话剧?
答案显而易见,买了票的朋友更可能会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行为金融学中一个著名的概念——心理账户。最早是由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的。
他认为,除了现实意义上的账户外,在人的头脑里还存在着另一种心理账户。这种心理账户的存在,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收入支出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不同的账户产生的收益或者损失,会给人带来相差巨大的心理感受。
心理账户在金融投资中,会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什么问题呢?
首先,心理账户的存在,会让投资者不能全局看问题,而会将整体的投资组合拆分成不同的心理账户,因为厌恶损失,投资者往往会坚守一些差的标的。
比如,因需要一笔资金不得不卖掉一些股票时,你记得自己每一只股票的买进价,也能分辨出某只股票是“赢利股”(即当前股价高于你的买入价),或是亏损股。在你所有的股票中,股票A是一只赢利股;你持有的股票B,目前股价仍低于你的买进价格。
你会选择出售哪一只股票?
作出这个选择的可选方案有:卖掉股票A,记录下一笔成功的投资。
或者,可以卖掉股票B并记下失败的一笔。
你更愿意怎么做?
如果将这个问题看做是在给你带来的快乐和给你造成的痛苦中作选择,你肯定会卖掉股票A,以享受成功投资的乐趣。
但是,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对证券投资组合有一个整体的看法,会售出最无可能在未来赢利的股票,而不是去考虑它是赢利股还是亏损股。
其次,对每个账户单独核算,不同来源或用途的钱的风险容忍度是不同。比如说,对意外之财的风险容忍度高,对工作收入风险容忍度低,每个账户的单独决策,更容易偏离最优总组合。
认识到心理账户的存在,我们就能理解投资者为何经常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心理账户不自觉划分的各类收入支出条目,在绝对理性的角度看来,是应该完全一视同仁的,也应该做出一致的决策。
当然,这种人类本能导致的决策偏差还有很多,例如近因效应、框架效应、锚定效应等等,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及。专门有一个学科叫做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类本能行为是如何导致决策偏差的。
在基金投资中,我们要有更高层次的理性思维,要意识到,导致我们做出申购赎回决定的往往不是理性判断,而是从众行为、恐惧情绪、过度自信等本能行为。因此,选择靠谱的基金并长期持有,减少本能行为带来的决策偏差,是长期致胜之道。
我们的投资策略也是要让投资者可以安心投资、放心投资,真正把财富积累起来。如果让投资者老是担心今年赚了钱,明年就可能亏回去,虽然持有产品,但一直心怀忐忑,持有基金的过程就会很折磨人。我们选择潜在风险小,而收益风险差值大的投资标的,也是要让投资者可以安心投资、放心投资,真正把财富积累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