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采取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历史的教训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那么,嫡长子继承制,是最优的选择吗?或者说,它代表了某种正义吗?
就实际来说,嫡长子继承制既不科学也不正义。
嫡长子,就是大老婆生的大儿子。但怎么也不能说大老婆生的大儿子最有能力吧?所以,这不科学。祖宗家业凭啥全都分给大儿子?诸子平分不行吗?人家法兰克人就是这么干的。所以,也不正义。
但,嫡长子继承制却是一种程序正义。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到底哪个儿子最优?只能实践出“真知”。但是,总不能先把国家分出几块,然后让诸子群雄逐鹿,最后鹿死谁手、算谁胜出吧?这要死很多人、花很多钱,当然还有时间。比之这个方式,事前定下一个标准的继承制度,就是最正义的选择。
而采取诸子平分的方法呢?查理曼帝国已经统一欧洲了。然并卵,诸子给平分没了。然后,欧洲就再也没能统一。关键是家族竞争。晋国六大公卿十一个家族。老赵家玩诸子平分了,然后分分钟就会被其他家族给灭掉。
蒙古人不是还有幼子守灶的继承制度吗?老大成年,赶出家门去创业;老二成年,接着赶出家门去创业,以此类推,最后留下老幺在家守业。那是因为草原的物质太匮乏,养不起。这是生存策略,不是政治策略。成吉思汗的幼子是拖雷,最后是拖雷继承大汗之位吗?并没有。
嫡长子继承制,可以说是古人在特有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最好选择。物质环境,是农业文明。这里不是茫茫草原,游牧文明的那套逻辑,讲不通。这里是族群形态,各个家族和族群都处在竞争的状态,家族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变强。
生存和变强,首先是生存,这是前提。而要生存,就不能总是内斗。只要嫡长子还在,那么其他儿子就不会有机会,趁早打消这个念头。这就是定分止争。即便其他儿子的能力再突出、父亲再喜欢,也没用。
因为嫡长子继承制是严格而苛刻地血统论。不仅取决于老爹是谁,而且取决于老妈的身份,还取决于出生的顺序。而无论怎么取决,都跟能力没啥关系。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势是稳定。那么,这个制度会不会种下恶果吗?程序是正义了,实质就一定正义吗?“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当然有可能出现。
比如商朝灭亡。
微子启是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他是长子,但不是嫡子,母亲不是商王的正妻,所以不能继承王位。但微子启肯定是要德行有德行、要能力有能力的。连司马迁都说: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那嫡子是谁?是商纣王。如果商朝灭亡这个锅要由商纣王来背,那么根子不再商纣王而在嫡长子继承制。
还比如晋朝灭亡。
晋武帝司马炎早知道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脑子有问题。但是,没办法,司马衷是嫡长子,必须由他来当继承人。司马炎为什么非要这么干?为了秩序。晋朝是真心实意地要恢复宗法分封制的。所以,司马炎必须把嫡长子继承制贯彻下去。因为这才是秩序的核心。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非常不科学。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套制度不能说最白痴,却绝对是最僵化。因此,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家都不怎么用。因为竞争太激烈。那用什么?选贤任能。一定要在诸子弟中选出个最顶级的精英翘楚,来做家族的继承人。
赵简子的儿子中,赵伯鲁是嫡长子,但资质平庸,所以就不能选。因为竞争太激烈。老赵家不能求稳而必须求胜。要求胜,则要选出最有能力的继承人。
庶子赵无恤的母亲,身份是赵简子的从妾,关键还是一个狄人,相当于赵简子养在家里的异域小美女。但是,赵无恤能力最强。所以,从妾的儿子无所谓、狄人女子的儿子也无所谓。赵简子死后,赵无恤就成了老赵家的掌门人。
然后呢?然后是嫡长子继承制在赵家以及后来的赵战国彻底没法玩了。因为规矩乱了。
赵无恤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位给兄长赵伯鲁的儿子赵浣。但是,赵浣虽然是老赵家的大宗嫡长子,却完全镇不住场子。赵无恤的弟弟赵桓子随即发动政变,直接赶跑赵浣。
赵桓子死后,老赵家迎会赵浣,也就是后来的赵献子。赵献子死后,是赵籍接班,即赵烈侯。这时候已经是赵战国了。
赵烈侯死后,赵国又发生了政变,其弟赵武侯上位。赵武侯死后,也没能父死子继,而是传到赵烈侯的儿子赵敬侯接班。
但赵敬侯刚继位,赵武侯的儿子公子朝立即表示不服,勾结魏国发动了政变,直接袭击邯郸。政变不成,这家伙就跑到了魏国。
赵敬侯死后,父死子继是赵成侯,但继位一年就爆发了公子胜之乱。赵成侯去世后,其子赵肃侯继位,但公子緤有叛乱了。叛乱失败,公子緤跑到了韩国。还没等公子緤勾结韩国动武,公子范又发动了政变,直接袭击了首都邯郸。
战国七雄,赵国的军事实力那么强,为什么没能跟秦楚争霸一番?你看赵国的内乱就知道了。但凡新老交替,赵国总要上演一波宫廷政变或国内战争。什么家底,也经不住这么折腾。而其原因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没贯彻下来。
到底是集权还是分封,周天子那个窝囊样,谁还敢分封?所以,秦汉两大帝国必须搞集权。西晋是真想搞分封的,却爆发了八王之乱。所以,西晋以后,历代统治者都不犹豫了,一定要集权。这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并非总在重演。因为前代的教训一定会被后代所吸取。
嫡长子继承制,也是如此。
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
商朝没有贯彻贯彻嫡长子继承制,于是九世之乱、诸侯不朝。这就是教训。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所以西周灭国、平王东迁。真是这么回事吗?
犬戎可是周幽王的老岳父申侯给引进来的。而申侯为什么要勾结蛮夷?因为周幽王要立褒姒为后,把申国公主给废后了,还把太子宜臼给废了。申侯肯定不答应。问题的症结点就是周幽王要破坏宗法制,不按嫡长子继承制出牌。这也是教训。
刘邦为什么非要立吕后的儿子刘盈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秦朝的前车之鉴,才刚刚发生。如果是大秦太子扶苏继位,还会有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人的事情吗?
所以,越是到后来,嫡长子继承制就越是坚不可摧。嫡长子只要不是傻子,就必须继承大统。以明朝和宋朝最为典型,大臣们为了这个制度,都能跟皇帝死磕。
嫡长子继承制是原则性制度,选贤任能是灵活性权变。所以,最好是搞个平衡。但是,诸侯、大夫以及士这些层级,还可以搞搞灵活。地主家里,怎么就不能让出类拔萃的小儿子当家?这个可有。但国家不是家庭。所以,皇帝这一系就没法兼顾什么灵活性。只要往灵活性倾斜一点儿,就等着出大事。因为皇权之争是你死我活之争,完全没有退路。
于是,嫡长子继承制又是一个博弈的聚焦点。那么多儿子,到底立谁?传统就是最硬的合法性。以前这么干,现在最好也这么干。这个道理讲起来,大家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