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又 说 清 明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
我想讲讲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故事,来浅显说明认识事物的本源有多重要。
许多人都把这个节日认为是祭祖敬孝之日,因而认为不问候。也有人认为这天应该"上河祭祀仙灵”,故而便人人应"穆穆而行"。对不对呢,很对。其实听完下面真实故事后,你便在此之上更有高悟,也知道我国农历设"清明节"的深刻含义了。
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逃亡十九年中,常常食不裹腹,介子推为了救他,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炖汤给重耳喝。后来重耳复国,便是晋文公。晋文公登基论功行赏时,却独独忘了介子推。等晋文功想起时,介子推却不愿做官,便背着母亲隐居在山西棉山。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做官,命人放火烧山,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在一个烧死的柳树旁发现了介子推和母亲已焦黑了的遗骸。在柳树洞里还发现了藏有一件写有血书的遗襟,上面有一首血诗:
"割骨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悲痛之余,下令将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不能生火(禁火),做饭只能吃冷食。第二年这一天晋文公登山祭奠,发现烧死的柳树复活了。便赐名为清明柳,并定为清明节,以祭奠介子推,并勉励自己勤政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就其中国文化根源而论,更应有纪念"忠诚"顾望"清政廉明"之意。
家人们,我思如斯,愿列祖忠臣良将天清朗朗,愿世界政通人和,天下景和人人归位初心,万世景明。
…………
陈泰吾於汉中
庚子岁卯月二十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