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浙江省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
浙江省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
古村落北靠大龙山,南临舜江,风景优美,历史积淀深厚。“冢”是墓,“斜”是宫人墓,相传越国宫人多葬于此,墓不正向,故名曰“斜”,冢斜村名由此而来。
大龙山多大墓,明、清多有文武官员来村祭祀。冢斜村是大禹后裔余氏村,其中80%为余氏。据称:大禹生三子:长子启,继承父姓“姒”;二子况,赐姓为顾氏;三子罕,赐姓为余氏。大禹赐第三子为余氏,有纪念其妻涂山氏之意。现在村有一座公祠、一座余氏祠堂、六个老台门,保存相对完好。公祠就是'永兴公祠’,始建于唐朝,是纪念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而建,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其所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富有绍兴典型地方特色风格的民居、祠堂、古井,完整的街巷格局体系,古村格局和空间形态,是江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余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宗祠前后二进,四合院式,内有戏台,画栋雕檐,保存完好,是研究江南宗祠建筑的重要依据。另外,还有建于明清的古建院落6座,有明清官员祭祠禹妃和永兴神的驿站,上道地轿屋,这些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可谓研究古建筑文体的“活化石”。
冢斜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辈出。明代状元、兵部尚书余煌,清朝名臣、河南布政史余炳焘,民国时期任北京市市长余晋龢等均出生在冢斜。上述三人分别写入了明史、清史和民国史。冢斜余氏后裔、清朝名臣余炳焘,官至河南布政史,晋赠荣禄大夫,重病继续在战场指挥作战,积劳成疾,不久病逝,其事迹采入国史。
目前,冢斜村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文物保护点3处。
冢斜村不但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有位于村东的舜妻、禹妻墓址,有位于大龙山上的“仙人洞”,有位于轰溪山上的“岩屋”,有位于村西南的狮子缸,有位于舜江上游北溪的古代嵊、诸交通要道“永济桥”等。
“永济桥”在村庄南侧,位于村南舜江上,系清代五跨石梁桥。全长60米,桥面宽1.65米,中孔跨径4.9米,桥面距水面高2.4米。桥墩用条石错缝叠砌,迎水呈梭形,用以减少水流阻力。桥面用三块石梁并列铺筑而成,中孔石梁侧面镌有桥名“永济桥”。永济桥是古代的交通要道,途经大小西岭的人流和物流都必须经过这里。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冢斜村
冢斜村地处绍兴县稽东镇车头,离市区三十余公里,北靠大龙山,南临舜江,是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是绍兴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古村落。有80%的村民姓余,系大禹后裔。
“余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前后二进,四合院式,内有戏台,画栋雕檐。县级保护单位。“永兴庙” 始建于唐朝,是为纪念唐书法家虞世南而建。县级保护单位。 “余氏老台门”建于明晚期.“八老爷台门” 和“高新屋台门” 均建于清代,系县级文保点。在村南侧,舜江上的“永济桥” 建于清代,全长六十米,五孔,上用条石成梁,桥墩青石垒砌,迎水面呈三角型,用来减轻激流对其冲击力。设计巧妙。
专家对冢斜村的评价是“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富有绍兴典型地方特色风格的民居、祠堂、古井,完整的街
冢斜村在绍兴南部山区的稽东镇。风光秀丽,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冢斜余氏系大禹后裔。大禹第三子,是大禹赐第三子为余氏。
从余氏宗祠戏台上看下去。
余氏宗祠戏台。
余氏宗祠。
高新屋,清代建筑。
八老爷台门。清代建筑。
等待修复的古建筑。冢斜村计划到2020年有计划地修复一部分古建筑。
古建筑构件,十分考究。
余升木老人也是大禹后裔,他热情地介绍冢斜村的历史。
我们到了余氏宗祠前,铁将军把门。这是近年重建的祠堂,门口的门神特别颜色鲜艳。
资料:古村落北靠大龙山,南临舜江,风景优美,现有居民244户。
大龙山多大墓,明、清多有文武官员来村祭祀。冢斜村是大禹后裔余氏村,其中80%为余氏。据唐朝国子监博士余钦给唐肃宗《奏章》、宋代范仲淹《余氏族谱序》以及《冢斜余氏宗谱》记载,余氏系大禹后裔。大禹生三子:长子启,继承父姓“姒”;二子况,赐姓为顾氏;三子罕,赐姓为余氏。大禹赐第三子为余氏,有纪念其妻涂山氏之意。
现在冢斜村,有一座公祠、一座余氏祠堂、六个老台门,保存相对完好。公祠就是'永兴公祠’,始建于唐朝,是纪念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而建,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