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团小记

原创作者:王慧琴

那年,在明峰公司做后勤管理,也是一个绿肥红瘦,月正圆的深秋。

傍晚时分,窗外,不断传来克莱特曼旋律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私语》,灯红闪着五颜六色的媚光。穿着光鲜靓丽的工人们,正匆匆地赶往甜水广场看节目。

我刚整理好一天的帐目,正准备下班,想着兴高采烈的去广场看庆阳农民歌手熊友堂的演出。突然手机响了,低头一看是综务部长打来的,心里暗暗叫苦,只好硬着头皮去接。综务部长用标准的环县口对我郑重其事地说〝董事长回公司了,要吃饭,并且点明要吃家常风味的搅团,你吩咐厨师快点做。噢,小王,厨师的搅团不地道,还是劳你亲自下厨给董事长搅搅团,这次一定要把搅团搅好了,或许我们后勤的工资调整,董事长一高兴就批了,半个小时后,我陪董事长到小餐厅就餐。〞他根本没容我说话,一口气就讲完了。我放下手机,刚刚还心花怒放的心情,一下象霜打的柿子一一蔫了。

董事长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这时候,吃什么山珍海味不好,偏偏要点了名的搅团。唉!命苦哦,演出注定看不成了,可又一想,董事长风尘仆仆回来吃饭,领导下命令,自己又是专冂负责领导就餐的,再说生产线上工资涨了几个月了,唯独后勤的工资就差董事长的签字,还迟迟没有着落。

于是,吩咐让厨师切土豆丝,董事长要吃搅团,我们餐厅那个脑子有点〝二〞的厨师,脸一下就嗒拉了下来,十分不情愿的嘟嚷着〝又吃搅团,董事长还不得又抽风,(发火的意思)不知怎样做才满他的意,我本事尽了,让领导另请高人吧〞说着,就准备取下围裙摞挑子。我赶紧劝他,这次,时间紧,你切的土豆丝细长均匀,就只抄一个酸菜土豆丝,别的你甭管了,我负责弄。他一听,睁大了〝光头强〞一样的眼晴,怔怔看着我,半天才说,〝你,你忽悠我吧?我说〝真的,不骗你〞。他乐得象小孩似的,立刻去切土豆丝,刚一会儿,他就削了两个大土豆,麻利而娴熟的切好了土豆丝,细长均匀的土豆丝在水里淘了几遍,立刻显得晶莹透白。于是我就让正在整理菜架的小倩摘一些芹莱韭莱和沙葱,又一将青红椒洗好取籽,剥一些蒜瓣和葱,然后将蒜瓣捣成蒜泥……

我在小铝锅里盛好水,铝锅耐高温性强不易糊,还不象铁锅爱沾黑。准备好了两小碗荞麦面并掺了少许的白面,又洗了一个土豆削好,用擦子故意擦成细碎的沫状,等水烧开后,先舀出一小盆开水备用,把擦好的土豆沫下到锅里,煮上片刻。然后揭开锅盖,一边让小倩往锅里慢慢地倒面,我一边拿扞面擀使劲的搅,搅团虽说好吃,但搅好也是很费劲的。面倒完以后,又让小倩双手握住锅柄帮我稳住锅,先搅成稠糊状的漩涡,再继续用力搅成一个大的面团。这样先煮一些土豆碎沫搅出来的搅团,不仅有一种浓郁的土豆香味,而且更柔滑,筋道。还得一直使劲地搅,至到搅得搅团的表面均匀光滑后,再用小木铲铲去锅上粘的面团,退掉扞面擀上的面团,然后将搅团用小铲采成小块,,再往锅里倒一些开水,倒开水的多少要根据搅团的软硬程度掌握,最后,盖上锅盖小火漫炖十来分钟就好了。开锅吃的时候,再到一点开水,使劲的搅,搅成一个细柔,爽滑的团,用锅铲直接盛到盘子或小盆里。

小时候,奶奶爱吃搅团,我搅搅团的手艺都是跟奶奶学的。记得奶奶常说,搅搅团最主要是两个关键:搅和火候,搅慢了,搅团上会结有细小的干面疙瘩,火大了搅团会糊,火太小了,搅的搅团还不筋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搅哑了。其次是凭感觉掌握搅团的软硬。〝搅团要好一百八十搅〞,而且要顺着一个方向搅,搅好了,搅团自然筋道,柔韧,爽滑,且美味可口。

搅团是西北地区喜爱的风味小吃,更是宁夏人舌尖上的美味,尤其是中老年人对它情有独钟,因为荞面对高血压,高血症,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再加上吃搅团得菜和汁多以清淡的芹菜,西红柿,陈醋,蒜蓉等为主,对人体血压,心脑血管的疾病也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接下来,就和小倩准备吃搅团的菜。小倩准备熟香油泼辣子,用葱花炝醋,烫蒜泥,我先将洗好的西芹,(因为西芹细嫩无丝),切成长条,然后再切成碎丁,用盐浸片刻,然后揉一下,沥去水份,,再把沙葱在沸水里焯一下,都放一点切好的青红椒和香菜,用热好的香油泼一下。再清炒一碟韭菜,和一个青椒西红柿,炒韭菜无需放其它调料,只放一小勺精盐,把握火侯,迅速出锅,装盘后放几粒小红辣和香菜,再炒一个青椒西红柿,先放青椒,再放西红柿,煸炒片刻加盐,出锅时放鸡精,以增添菜的鲜度,因为西红柿是最亲睐鸡精的。

一切准备就绪,我深谙董事长是一个爱洁净,重细节的人。所以雅座我亲自换上了洁白,四角绣着金黄色菊花的桌布。特地用了一套白瓷青花的精致餐具。

这时,董事长和综务部长按时来到小餐厅,我用雅致的紫红色盘子将白瓷青花的碗,碟和小勺放在雪白的桌案上,热气腾腾的搅团,活色生香的小莱往餐桌上一摆放,诱人的香,辣味,那雪白剔透的酸菜土豆丝里还有少许的青红椒点缀,碧绿晶莹的沙葱,韭菜,红绿相间的西柿青椒,直扑鼻息的醋香,和油泼辣子的香味,上面漂着翠绿香菜的蒜蓉,诱人的清香氤氲着,光是看一眼,就让人垂涎欲滴,满满的食欲感。

自从回到红寺堡,都好几年了,再也没有吃上那样美味的搅团。现在电气化的这些厨具设备,根本做不出真正地道的家常味,舌尖上再也没有家乡那种由柴禾和大铁锅做出的农家美味。想起搅团,还是心心念念的,总想起老屋,想起儿时和亲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记得小时候,我在灶堂添柴禾,拉风箱,妈妈站在灶台边,用长长的扞面擀搅搅团,灶堂里红红的火苗,映红了妈妈清秀的脸庞。小小的厨房,热气,烟雾,酸菜炒土豆丝的香,还有高苗花炝得老陈醋和油泼辣子的独特的香气氤氲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浸在欢声笑语里,浸在天伦之乐的浓浓亲情里,至今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那种淡淡的乡愁的味,那种暖暖的幸福感,不禁由然而生。

“今天的搅团色,香,味俱全,应该给你们后勤的管理点赞。”董事长兴奋地夸赞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他们端起白瓷青花小碗,用雪白小瓷勺调着汁,一边津津有味吃着,一边啧啧地称赞着,我含笑问道〝是不是有点辣〞?董事长高兴地回答我,〝正好,吃搅团就要这个香辣味,辣得过瘾,才吃的开心啊!〞

谢天谢地,今天总算让董事长〝龙颜大悦〞,他们谈笑风生的吃着,聊着,我也就悄悄的告退了,心里默默祷告着:但愿我们涨工资的事这下有希望了。

第二天中午,部长满面春风的走进餐厅,高兴地告诉大伙,昨天董事长搅团吃得好,我们后勤的工资早上终于批了,餐厅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作者简介

王惠琴 笔名:醉在尘世宁夏吴忠红寺堡人。喜欢与草木深情,与文字清欢。有文章发表于公众平台和文学报刊。并在征文中多次获奖。

责任编辑:羽翼之上
(0)

相关推荐

  • 土豆丝卷饼,教你在家做,筋道不黏牙

    很久之前跟朋友逛街,看到路边卖的土豆丝饼,长方体,最外面一层面皮煎得酥脆,里面一层面皮又是特别的筋道,卷着的是炒好的酸辣脆爽的土豆丝,太好吃了,不过一个这样的土豆丝饼就卖5块钱,对于爱折腾美食的我来说 ...

  • 护航版B-17战斗小记,华而不实的空中驱逐舰,飞行员甚至拒绝驾驶它作战!

    摘文: "空勤们都不想驾驶它,因为YB-40不仅不参与轰炸,还总是在最危险的位置直面德国战斗机.我们的机枪手训练也存在问题,不能有效率地操作手里的武器.但是YB-40也留下了一些有用的经验, ...

  • 碧岩龙泉 美酒之源 ——寻味“李氏家园”酒小记

    2021年第038期||总第677期 艺海风│677期 "李氏家园"酒业公司位于陇西县碧岩镇境内 碧岩龙泉  美酒之源 --寻味"李氏家园"酒小记 王长华 有学 ...

  • 经典赏析 ||《丁香花小记并诗一首》静华诵读(第488B期)

    文:林鸿博 诵读:林静华 5月3日下午,正在办公,马晓卿局长称春花正艳,想拍张花间照片,一直没有时间.今天偶有片刻清闲,到办公楼下花丛中留影,招呼同去.我也已经在办公桌前忙碌甚久,乃欣然从命. 下去见 ...

  • sqlplus登录缓慢的问题分析过程及解决小记

    一.问题描述 近日在某客户现场进行巡检,发现有一个系统在进行sqlplus / as sysdba登录的时候特别缓慢.多次测试,最长时间可以达到近10s才能成功登录.此时,对主机的CPU.内存.IO以 ...

  • 第一百七十二个故事——腊八小记

    冬天应该很冷,南方的雪还没有下,大概也来不及了,印象中的家乡马路,已经被碾压得四分五裂.石潭大桥今天堵车,听说是吊船掉河里了.顺着照片里排成长龙般的车辆望去,还是可以看见那间被废弃的厂房,红色的铁门和 ...

  • 第一百七十三个故事——感冒小记

    来卢塞纳这是第二次感冒,除了咳嗽喷嚏,就剩下头微微发热有点明显了.晚上空调吹着,睡着还是出了一身虚汗,大抵是噩梦的惊吓,又或是毛毯盖得太过全面.写字的时候一块手帕不断打湿,敷在额头上.药我是决计不吃的 ...

  • “消亡水”小记消亡水是“消水”和“亡水”...

    "消亡水"小记 消亡水是"消水"和"亡水"的总称. 先天卦方水来而从后天卦方去,为先天来水破后天去水,即名为消水. 后天卦方水来而从先天卦方 ...

  • 【原创】晃州行小记:水舞晃州

    有人曾说:喜欢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于我,却是因一条数年前偶遇的河,而与依河而生的一座城相遇,继而喜欢上了这座边陲小城. 舞者,活力绽放,舞水河,一条如名字般跳跃者舞动生命活力的河.从贵州瓮安汩汩流出,一 ...

  • 日更50天小记,加油!

    "约茶记"的茶小约第204篇文章分享 今天是在简书连续日更的第50天了,终于我也算除了坚持4年跑步之后,又坚持了一个自己觉得很难,但是也坚持下来的事情了. 50天不算太长,但是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