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和黑茶,很多朋友以为这是一颗茶树上长出的6种茶,或者分别来自六种不同的茶树。其实...... 它们被采摘加工之前,都是同一种茶!
只是后来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才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和颜色:
各种茶中除了咖啡因以外,起健康效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 茶多酚: 具有一定控制血脂(绿茶优于红茶)、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抑制血栓形成的功能以上成分都是在长期大量摄入的条件下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影响, 完全不能替代药物,只能说平时在不额外添加糖和脂肪、保证茶叶农药残留达标的前提下适当喝茶是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茶叶中除了儿茶素、茶多酚这些被认为有益的成分,还有咖啡因和草酸。每日咖啡因摄入量应控制在400mg以内,而一般来说约150ml茶中就会有40-70mg咖啡因。另外冲泡次数多、水温高的话,溶出的咖啡因总量会更多,如果一大杯茶泡一天,很有可能就咖啡因摄入超标了。过多的咖啡因摄入会造成血压和血糖的升高,这对高血脂患者非常不利,还会诱发心率加速、心悸等症状。《中国心血管系统疾病营养专家共识》中也提到,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少喝含糖饮料、多饮用“淡茶”。但由于不同种类茶叶的制作工艺、个人泡茶的习惯不同,“浓茶”和“淡茶”无法准确定义。每次喝50ml和喝500ml的即刻效果也是不同的,一天总量喝多少也有差别。相比大量关于喝咖啡的研究,关于喝茶的研究还在初步阶段,无法准确测定茶的摄入量,因此也尚未得出明确的饮茶推荐量。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可以保留喝茶的习惯,但不要对茶寄以治病的期望,还需要咨询医生是否有药物可能与茶相互作用。完全“以茶代水”、“半杯茶叶泡一天”,这两种做法都是要避免的。可以每次少取几粒茶叶,一两泡之后就倒掉,保证正常喝水,这样一天泡个两三次茶也是没问题的。[1] Onakpoya, Igho, et al. 'The effect of green tea on blood pressure and lipid profi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4.8 (2014): 823-836.[2] Huang, Shue, et al. 'Tea Consumption and Longitudinal Change i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 in Chinese Adul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7.13 (2018): e00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