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文学工作土八路
文学工作土八路
穿过所有沧桑,留一份温暖在心间,告诉自己,我不曾辜负过岁月;书一段文字,静静将过往安放,馨香流年。有人以金钱为目的、有以事业为中心、有以升官沾沾自喜、有的在花天酒地中醉生梦死…… 而我唯独喜欢文学。我喜欢读书但没有真正念过几年书,我喜欢文学但没经过专业学习与培训,虽然写了不少文章都是四不像,自知是文学工作的“土八路”。
人的一生如何度过,见仁见智。我乃一介草民,没有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只想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并尽心尽力做好,祖传的信条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的童年是“苦孩子、泥台子”,早晨起来下地,吃完早饭步行14华里到公社所在地上学,中午啃着自带的玉米面或山药面饼子,根本没有菜、没有汤,有时咽不下去就喝点盐水。下午放学赶紧回家到地里割猪草,晚饭后帮着父母推碾子、推磨子,准备明天吃的东西。学校老师同我们一样,放学后、节假日都急着回家忙自己的农活,特别是到农忙季节,有的老师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回家干农活。当时的教学设施、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小学升初中,全班60名学生仅有4人考上了初中。
我算是老三届,1965年考上初中,一直到1968年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就算毕业了,带着一本学校发的“毛主席语录”回农村开始了春播、夏管、秋收、冬藏的“大有作为”生活。1969年至71年是两年制高中学习,主要是学工、学农、学军,基本没有学什么文化课。1973年第一次恢复高考,经过申请、审查参加了高考,然而,白卷先生张铁生的大字报出来了,废除考试成绩又进行贫下中农推荐,被推荐到河北银行学校读了两年中专,在工作岗位上挤时间拿到了大专、大学证书。大家肯定要问你的写作方法、技巧、水平、能力是怎么来的呢?问到点子上了。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受磨难,我就没完没了的替父亲写检查,有时要求一式数份用毛笔书写贴在村里的大街上,准确讲我的写作生涯是从替父亲写检查开始的,也不断给左邻右舍代笔写信。有一次本村的一个远房亲戚,从平山县买了100多斤玉米到附近集市上去卖,让工商所给查住了,说他倒卖粮食属投机倒把行为,要求说明情况、做深刻检查等候处理。让我帮助写检查材料,材料送上去没几天说认识问题深刻,没做经济处理就没事了。高中毕业后到县“引岗工地”当民工,不断把工地上的好人好事整理出来向《引岗战报》投稿,工地上的黑板报、标语也都是我写,时间不长被调到施工团政工组负责《引岗战报〉的刻写、编辑工作。1975年毕业分配在建设银行石家庄市分行,负责简报《基建财务情况》的撰写、编辑工作并不断向报刊投稿,有几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石家庄日报》头条刊出。1983年调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这一段时间主要精力集中在写材料上,开始稿子被一次次打回来修改,甚至全篇推翻。几经磨炼写得像点样了,还要“过五关斩六将”,从初稿到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再到送审稿,从一稿二稿三稿直至N稿。无数次的推敲了再推敲、修改了再修改;为添加一段经典论述而翻阅“马恩列斯毛”;为更换一个观点或小标题而反复比较;为充实一段措施方法绞尽脑汁苦苦斟酌;为砍掉一段自以为得意的精彩语言而心痛不已……时至今日和同志们忙碌的白昼,凝神思考、奋笔疾书的身影屡屡在目;因稿子被“枪毙”而发出的叹息声、被认可而发出的欢笑声,以及定稿后主席台上发表讲话、宣读文件那铿锵有力的号令声,时时在耳边响起。
我没系统学过写作,不懂写作规范、方法和技巧,只是有过一段公文写作的经历。但是,我愿尽力写出有思想的文章、大家能看懂的文章、爱看的文章,看了有益、有用的文章。
文贵在有思想。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没有思想,则不称其文章。古人说,“文以载道”“有物有序”。这个“道”就是道理,“物”就是思想。写文章,说到底就是写思想。一篇好的文章,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在于其思想。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影响社会进步、精神文明、道德修养和文化复兴的都是如此。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并序》等等。
文贵在让人看懂。据说:鲁迅先生写文章的时候,遣词造句,非常精细,一字一语,都顾及读者,倘无相当合适的口语,则宁可引用文言,决不堆奇叠怪,硬造生句,而当一篇文稿完成之后,大抵要读数遍,有不顺口之处,尽量删改,务必使人明白易懂。他还有一篇谈写作的文章,干脆就把题目叫做《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被誉为中央一支笔的胡乔木老前辈也对写文章提出过要求:一要引人看;二要使人看得懂;三要能说服人、打动人。因此,文章一定让人看懂、爱看,看了是一种享受,若能使读者如获至宝、一口气看完就再好不过了。
文贵在有益有用。一是实用。文章因实用而生、为实用而作,实用是写文章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文章的生命。要努力做到不写废话,不写自己没弄懂的话,不写没有根据的话,不说大家看不懂听不懂的话。更不要说大话、套话、空话或假话。必须始终想着读者,一切从读者的需要出发,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收集素材、谋篇布局。二是适用。文章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定要符合时代要求、满足现实需要,不适合、不适用,就是一纸空文。不同文体、不同文种有不同的语言要求,语气不同,表达的态度也不同。譬如,“不予同意”“不同意”“不拟同意”都是不同意,但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因此,无论文体、文种,还是用词、用语,都要讲究适用二字。三是受用。写文章讲究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还要以言悦人。让人读着悦心,看着舒服。写文章就是用笔说话,要尽量把话说好。更为重要的是,文章还要带有感情,能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诱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有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读者才能看得进,听者才能坐得住,从中受到启发,丰富完善自己,推动各项工作及事业发展。
时光匆匆而逝,又是一年岁暮时,风将起,雪将至,梅将开。漫漫人生看似很长,其实却很短暂,短得让人来不及醒悟,便已两鬓斑白!余生,剪一段闲暇的时光,适时的放慢匆匆前行的脚步,多看看一路的风景,多听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读自己喜欢的书,做自己喜欢的事,珍惜曾经的拥有,熬出天长地久。与岁月言欢,与光阴把盏,淡看浮华三千,静享似水流年。
2021年1月26日
及时雨草于北京
插图/作者
作家简介
谢庆堂(笔名:及时雨)2012年1月由银行高管岗位退休,河北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多年来结合工作实际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中国青年报》《金融时报》《中国金融》《经济改革》《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调研报告、通讯报道多篇。退休后开始散文、随笔、杂谈、记实性文稿撰写,并在数家报刊、网络上展现。2019年16万字《是非杂谈》一书出版,含主持编纂的史书、志书,累计发表作品百万字以上。2020年10月偶遇《冬歌文苑》,已推文数篇。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