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诗人李商隐的传奇人生(一):少年丧父,命途多舛
导语: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最高峰,一个又一个巨匠相继登上了这个舞台,他们或悲壮激昂,或大气磅礴,或悲天悯人,如同一颗颗繁星,共同谱写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最为波澜壮阔的时代。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诗人却显得如此另类,他的诗如同晦暗天空下幽怨的残花一样凄迷哀婉,系人心怀,令人神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充溢诗人心灵和诗歌中的是一种义无反顾的悲哀,一种透彻入骨的感伤,并充满着才命相妨的人生悲怨,直击人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
从九世纪二十年代末到十世纪初唐朝灭亡这十八年,文学史上称为晚唐时期,这个时代正是唐王朝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与深化中走向没落的时代。
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把持朝政,官僚的党争也愈演愈烈,势不两立,唐诗也从中唐的再度繁荣跌进了晚唐的衰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香。"这首诗也在预示着唐王朝不可挽回的没落趋势,而这个叫李商隐的诗人的人生之舟就在这动荡迷乱的时代风浪中起伏沉沦,因此也显得尤为复杂。
在河南沁阳市山王庄镇有一个叫做新店的村子,原来的名字叫做雍店,李商隐的家族当年就生活在这里。
李商隐的诗中曾提到他本是唐王室同宗,但他的先世并没有被编入属籍,得到唐王朝的承认,自然也享受不到和王室同宗一样的待遇,因此只能在当时还被称为河内县的沁阳勉强度日。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之侄刘稹叛乱,因痛恨李商隐为唐军书写讨化檄文,放火焚烧了雍店。
清人范照黎有诗曰:"雄都万善旧屯兵,雍店焚时新店成。九百余年名不改,万家好善乐升平。"
1100多年后,那个曾经是李商隐故里的雍店已不复存在,因为被全部焚毁,只能在不远处择地新建,在当时被焚毁的地方留下了一座石碑。
新建的地方被称为新店,而李商隐这个名字也像那个已经不复存在的雍店一样,很少再被当地人提起。
李商隐出生的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唐代短暂的元和中兴局面已经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河北各镇恢复割据,宦官专权日益加重,朋党斗争不断加剧,以及回鹘、党项等少数民族经常侵扰的局面。
文宗大和九年,由于文宗和宰相李训等谋诛宦官事败,还发生了一场流血千门死伤万计的"甘露之变"。
到宣宗后期,各地镇将杀逐主帅的事件层出不穷,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李商隐家族的命运似乎也与国家命运如出一辙,从李商隐曾祖父起,李家父系中一连几代都过早病故,留下孤儿寡母,形影相吊,而出身书香门第的曾祖母则负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句诗早已成为千古名句被世人传诵,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或许正是来源于曾祖母的精神传承。
在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东部,坐落着一片别具一格的园林,叫做李商隐公园。
这片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园林,有着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的古朴典雅,园林以李商隐的著名诗词《锦瑟》为游人引路。
步入园林,苍松翠柏相映,蝶舞虫鸣交织行走其间,轻吟着一句句如珠玉般温润的诗句,不禁让人觉得诗风轻扬,余韵悠长。
李商隐十岁时,在江南任职的父亲撇下妻子与李商隐兄弟,死于江南做幕之地,年幼的他与母亲扶柩来到距离沁阳一百多公里的郑州荥阳投奔亲戚,艰难度日。
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他义不容辞地背负上了支撑门户的责任。
贫困无依的家世,让李商隐从小积淀了很多悲剧性因子以及强烈的孤独感和对前途命运的忧伤。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夕阳楼》
这些写于早期的诗中就已流露出一般青少年少有的感伤,但同时这种环境也促使诗人立志通过科举振兴家道。
于是在承担家庭责任的同时,李商隐也开始埋头苦学,期盼着金榜题名的一日。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来自于他的父亲,而父亲死后,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荥阳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
受叔父影响,李商隐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十六岁时李商隐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得到了一些士大夫的欣赏,其中令狐楚是李商隐人生中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
令狐楚本人是骈体文的大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他不仅教授李商隐骈体文的写作,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
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他还将李商隐带到他的府中,与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
然而,李商隐的命运却并没有因此一帆风顺,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二十岁的李商隐与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一起赴京应试,令狐绹金榜题名,李商隐却名落孙山。
对于少年得志的李商隐来说,这是一次不小的打击,考试失利让他不免有一些忧伤。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在这首诗中抒写了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诗没有一个字是直接抒发诗人自己感受的,然而却意在言外无处不见诗人的情感。
而在此后的几年里,李商隐连续几次应试,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唐朝考进士试的时候有一种叫做"行卷"的规矩,就是在考试之前要把自己写好的文章呈给这些主考官或当时有影响的大官,以便让他们提前有个认识,不至于偶然之间录取人。
而李商隐并不认同这种方式,每次考试之前都不去行卷,这就导致他多次落榜。
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希望一举成功,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
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
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面对当时的科场积弊,他只是用少年式的清丽嘹亮的自负去对抗,固执地不肯行卷不肯求人援引。
他期待着某一日他的名字传遍京华,但这次对抗,李商隐失败了,面对残酷的现实,李商隐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
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在已经官至拾遗的令狐绹的引荐下,李商隐终于中举,虽然过程曲折,但是李商隐毕竟迈出了入仕求官的第一步,对于未来的人生,李商隐也开始变得踌躇满志。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此就垂青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饱经坎坷的李商隐,虽然有着满腹才华和一腔热情,但他的仕途却是步步荆棘,等待他的又是人生的大起大落。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