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长联的鉴赏,引发的思考
对联是中国文学长廊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她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早在秦汉以前,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对联的形成,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史载的最早春联。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论述。上联说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说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联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之意。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为“新春嘉节”,极其巧妙。
对联鉴赏是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评论,使作品的意愈明,义愈彰,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和艺术趣味,促进审美标准与习惯的形成。
康有为是近代思想大家,也是文学大家。戊戌政变后,他悲愤的写下了如下长联。
上联: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忧,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下联: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如斯,于今为烈,恰似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
这副挽联,技法别致。上下联“殷干酷刑,宋岳枉戮”“汉室党锢,晋代清谈”属于句内自对。
“殷干酷刑”指商朝大臣比干冒死强谏,却被无道之纣王用挖心酷刑处死。“宋岳枉戮”指南宋名将岳飞,精忠报国,功绩显赫,却被奸佞陷害。“汉室党锢”指东汉末年,以李膺为代表的一些士大夫因反对宦官专权而遭禁锢的政治事件。“晋代清谈”是魏晋时期,一些名士为了反对司马氏集团,针砭时弊,抨击“名教”而遭压制的历史事件。康有为运用四典,把“戊戌六君子”比作比干等名士,讴歌了他们不阿权贵、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谴责清朝顽固势力拒谏饰非、残害忠良的卑鄙行径。
上联中的“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指明朝方孝儒(正学先生),责问朱棣篡夺建文帝皇位的典故,矛头直指慈禧太后;下联中的“子胥相国,悬睛看越寇飞来”指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子胥劝谏吴王夫差无效反遭杀戮,伍子胥临死时说:“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之亡也。”意指慈禧太后捕杀维新志士,其结果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必然会引起外国大规模的武装干涉,使中国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
整联康有为连用六个历史典故,以真挚的情感,凝重的语言,借古讽今,反映了戊戌六君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惨遭杀害的历史事实,揭露了清朝腐朽没落的反动统治。
对联鉴赏包含两个过程,一是鉴定。从直观感性印象,升华到理性层面,判断、评价作品优劣得失;二是欣赏。一幅好的对联作品呈现出来,首先要读懂、理解作品的内容;其次要领略蕴藏在文字中的历史深度、空间广度及情感张力;再次要体会作者独具个性的表现手法,欣赏出对联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之美感。
完美的鉴赏一幅对联,需要我们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文化底蕴。这引发我的第一个思考,传承传统文化首要的是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提升文化素养,途径也许多种多样,比如欣赏艺术和旅游等等。但是,阅读一定是提升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和不二选择。读经典名著,尤显得重要。
阅读问题又引发我的第二个思考,孩子教育的关健点在哪里。
思想家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而这三种方式恰恰被广大教师和家长们广泛的使用。
家庭的教育,有人总结三种非常好的理念,可供学习与借鉴。
第一,引领孩子健康阅读。让孩子在书籍的世界里,通过健康的阅读,塑造自己的智力与品质;
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孩子们有自己的选择权、尝试权和纠错权。
第三,身传重于言教。“无心而出岫,不语自成蹊”,以身作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好教育,点点身传远重于无边之言教。
当孩子们在书籍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人生的好朋友,与之为伍,他们的心灵会得到洗涤,情操会得以升华。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担心他们的未来呢?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
春风和文章,可以让我们身心得以丰富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