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所求唯通达——《论语》悟读【293】
通古阅今学人道,达意传情省自身。
《论语》第十二篇第二十章: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通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邦国)必闻(闻名),在家(大夫封地)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下于人,即对人谦逊)。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表面)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
子张问:“士要如何才可称作通达?”孔子说:“你所说的通达是什么呢?”子张回答说:“在邦国一定有名声,在大夫封地一定有名声。”孔子说:“这是有名声,不是通达。通达的人,本质正直而喜爱道义,体会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时常想到对别人谦让。这样的人在诸侯国一定通达,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通达。有名声的人,表面上要实行仁德而行动上却相反,以仁人自居而毫不迟疑。他们在诸侯的国家一定虚有其名,在大夫的封地也一定虚有其名。”
【悟读】
通达天意,品味人情。
世界是一本大书,人生是一场大梦。洞察人情天意,自当精彩纷呈。
本章夫子根据子张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阐明了名闻和通达之别。
“闻”是名闻,即子张认为的出名;“达”是通达,朱熹解释为德行被人信任,行为无不顺利。
子张注重名利,以为读书是为成名。夫子给他阐述了什么是通达,“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一个通达的人,必然品性正直而爱好行义,能够察觉他人讲话的言外之意,善观他人的脸色和言行举止,察知他人的情绪,凡事都谦逊自处。
有人总结人的层次,大致有四个境界。其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其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其三,知道自己知道;其四,不知道自己知道。
通达之人,应该到达了第四层境界,他们拿得起,放得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立体看世界,包容待万物。
“色取仁而行违”,夫子进一步说明表面友善待人,行动违背仁德,属于巧言令色。
本章夫子强调,“闻”的本质是“伪”,是指徒有虚名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辈;而“达”的本质是“诚”,是指品行高尚通情达理睿智练达的人。
显然,求名闻和求通达,是一个境界的差别。
野草于坪总喧哗,兰在幽谷独自花;
名闻通达似草兰,一生所求唯通达。
夫子明确的区分“闻”与“达”,是想告诉子张,能达则必定能闻;一味求闻,则往往会陷入伪饰做作与沽名钓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