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的稳重之风发展了到极致,是谁颠覆传统?让大山“动”起来!

【导读】这是“迷人的宋画”系列第三篇。

上一篇讲了宋代第一位大画家范宽和他的《溪山行旅图》。范宽在北宋画坛称雄几十年,无数人崇拜他、效仿他,以至于落入窠臼。有个人就不服气了,他像明星一样升起,在北宋画坛闪闪发亮……

“迷人的宋画”(之三)——

范宽“谢幕”后,北宋山水画坛十分守旧,范式的稳重画风被一再模仿。郭熙跳出来指出这一时弊,“关陕之士,惟摹范宽”。

他重回写生,在山林中观察阴晴云雨、四季变幻,真正遵循范宽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终成为一代巨匠。他深受宋神宗喜爱,一直升到“翰林待诏直长”,这是当时画家能做的最大的官了。

他的代表作《早春图》,是台北故宫的第二件镇院之宝。郭熙提倡深入自然,四季山水各有不同,“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这幅《早春图》处处显示“春山”的润泽灵动,妙不可言!

绢本,浅设色画,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

画面左侧有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画”,款上有“郭熙图书”长方形印

这幅图气韵生动,全都在“早春”之象。画面处处洋溢着中国北方大山初春的气息,山间薄雾轻浮,树上的几抹新芽已扫去了严冬的寒意,楼阁隐现,春水流淌,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充满了生机和喜悦之情,有声有色,春意拂人。

郭熙的《早春图》vs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在构图上,郭熙的《早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有了明显的区别。

范宽的山黑沉、坚硬,是安静的、庄严的、肃穆的、稳定的。

而郭熙的山是“早春”的山,灵动、润泽,充满勃勃生机。

二者形成一静一动的对比。中国绘画史就是这样,当一种样式发展到极致,必走向它的反面,所谓相生相克。正是这种颠覆,成就了郭熙伟大的历史地位。

是什么让山“动”起来?

  • 首先,是经典的S型构图。

从山顶到山腰,再到山脚的大石,呈现出一个S型的样式。对S型的追捧,可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它可以追溯到太极图里那条分割阴阳的曲线,既有回旋流转的动感,又充满中和平衡的中国哲学,使得山石一下子灵动起来。升腾回转的蓬勃气象跃然纸上。

  • 其次,是郭熙独创的三大技法。

技法一 :卷云皴

郭熙使用独特的皴法,屈曲迂回,向中心环抱,像卷曲的云块。山石用卷云皴,墨色清润淡雅,有梦幻般的感觉。

技法二 :蟹爪枝

郭熙笔下的树枝像螃蟹的爪子一样,笔墨明快,虽然干枯,但好像新枝吐芽,酝酿着春天的生命力。

技法三:鬼脸石

他画石头,笔墨随机皴染,所以轮廓线很模糊,石头像“鬼脸”一样变化多端,号称“鬼脸石”。

西方的客观世界vs中国的主观意境

郭熙不仅画得好,还创造了独特的绘画理论。他的著作《林泉高致》,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系统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大著。

影响最深远的理论是,提出了“三远法”。《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深远、平远”,用现代的语言翻译过来,就是“仰视、俯视、平视”,这是一种视角,一种时空观,一种构图方式,同时也是融入了创作者内心对山水的理解和态度。

西方的绘画原理讲究透视法。打个比方,我站在窗口,在这个固定的视角,对着窗外的景色照了一张照片。这是西方的美学,固定视角、透视法、追求“像”。

然而,“三远法”显然打破了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在中国的美学里面,艺术家很早就摒弃作品要跟客观保持一致的理念。中国绘画讲究艺术家的主观性,他内心里的风景是什么样的。

“三远法”:古典中国的审美透视法

再欣赏郭熙的《早春图》,不妨找一找,他创造了几种角度的视觉?

  • 看中间的山,站在中腰,从山下仰望山峰,用了仰视的角度,展现高远的突兀。

高远:自山下来仰山巅,谓之高远。高远之色清明,高远之势突兀。

  • 山的右边,站在高处,俯视山谷,山谷里面有亭台楼阁和溪流瀑布。

深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深远之色重晦,深远之色重叠。

  • 大山的左边,平坡逶迤,远处是开阔辽远的山景,虚虚实实。

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平远之色有明有晦,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超级前卫的艺术效果

郭熙有多厉害?把四维的时间概念展现在一幅画里,他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人!

一会儿是仰视,一会儿是俯视,过一会儿又是平视,好像一个人先在山脚抬头仰望,攀登到高处鸟瞰山谷,下山以后又在山腰遥望远山。三种视角的交叉,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用二维画面去呈现三维立体空间,然后把四维的时间因素融入进去。这种非常之前卫的艺术视觉效果,就是郭熙所创造的!

(0)

相关推荐

  • 国画技法28:山水画构图之高远法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首先提出了山水画构图的三远法,即平远.深远和高远.自山上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 ...

  • 北宋时期李成等五位画家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

    北宋建立以后,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绘画内容极为突出.尤其是宋徽宗时期,设立画院,一批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包括帝王宋徽宗在内的诸多画作,使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比较有 ...

  • 100首宋词,100幅宋画,简直绝配!

    ◆ ◆ ◆ 南宋 赵伯驹 <仙山楼阁图>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浅吟低唱,温柔婉转:大江东去,豪迈有情. 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 流传至今,感动千年. 与宋词相映衬 ...

  • 宋画里的花鸟:精致细腻,回味无穷!

    北宋 赵佶<花鸟图> 宋画非常重视技法,注重写实,在写实技巧上已臻中国古典写实主义的顶峰. 生活在北宋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提出: "画花果草木,自有四时景候,阴阳向背,笋条老嫩,苞 ...

  • 100首宋词配100幅宋画小品,美到窒息...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 为什么宋画那么多人喜欢?看了这些高清大图,你就会明白

    首先,根据舒城县诗词协会会长宋志发编著的<北宋画家李公麟>一书的资料显示,李公麟不仅是"官员画家",更是诗文兼长的文人. 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晁补之.米芾.秦观 ...

  • 100首宋词,100幅宋画,堪称绝配

    听琴图 宋徽宗作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或浅吟低唱,温柔婉转,或大江东去,豪迈有情.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流传至今,感动千年. 与宋词相映衬的是宋代绘画,简单.含蓄.谦卑.轻柔. ...

  • 宋画小品

    宋代小品画略论 学术主持/撰文:刘建轩 中国的绘画艺术在宋代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峰.绘画发展十分全面,人物.山水.花鸟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更趋于成熟,作品形式也是种类繁多,其中小品画以存世量多.题材广泛, ...

  • 宋画,中国丹青史的高峰

    本文来源:谁最中国 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宋徽宗赵佶虽是北宋的亡国皇帝,但却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他能书善画,23岁就创下挺拔秀丽的"瘦金体".绘画上,更是天赋异禀,尤 ...

  • 诗词丨100首宋词,100幅宋画,惊艳一千年的时光!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或浅吟低唱,温柔婉转,或大江东去,豪迈有情.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流传至今,感动千年. 与宋词相映衬的是宋代绘画,它简单.含蓄.谦卑.轻柔,于山川小景.人物 ...

  • 一百幅宋画,带你领略国画之美

    宋画之美 美在简单.含蓄 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 在困顿中浪漫 在缺憾中赞美 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 生命的价值 宋人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极至.宋人画家深人自然,以自然为师,写生之专注之仔细,对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