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的鉴别诊断
一、课程结构
皮疹的鉴别诊断
常见皮疹(斑丘疹、疱疹和其他皮疹) 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诊断思路) 鉴别诊断(流行病学、皮疹性质及其他症状体征)
二、讲义
前言
发热、皮疹是许多传染病共有的临床特征。对某些传染病而言,皮疹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因为被称为“出疹性传染病”,认识这些传染病皮疹的特点,就能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还有一些传染病,皮疹是其临床特征之一,找到了其具有特征性皮疹,有助于其诊断的确立。因此,能够识别不同传染病的皮疹对传染病的正确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传染病中常见皮疹及其特点
斑丘疹:麻疹、风疹、幼儿急诊、猩红热
斑疹——皮肤表面仅呈限界性色泽变化,用于检查无异样感觉,表面平坦。
丘疹——皮肤表面限界性凸起,高出于皮肤,状似小丘隆起。
斑丘疹——皮疹为红色,可平坦或略隆起,隆起程度介于丘疹和斑疹之间。
疱疹:皮疹隆起而内含液体。水疱疹—内含透明液体;脓疱疹—内含浑浊脓性液体。
出血性皮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红或紫色,界限清楚,手查无异样感,压之不褪色。
色素斑或色素沉重:
多为斑疹或斑丘疹后期因皮疹部位皮肤色素增多所致。
斑丘疹的鉴别要点:
病原 |
潜伏期 |
出疹时间 |
全身症状 |
皮疹发生发展情况 |
皮疹形态 |
疹间皮肤 |
疹退后表现 |
其他症状 |
血象 |
病程 |
|
麻疹 |
麻疹病毒 |
7-14 |
发热3-4 |
重 |
始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最后手足心,3-4天出齐 |
斑丘疹 |
正常 |
色素沉着,糠皮样脱屑 |
口腔黏膜斑(+),有明显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
10-14 |
猩红热 |
乙型溶血链球菌 |
2-5 |
发热1 |
重 |
从颈部和上胸部,1日蔓延至全身,帕氏线(+),2日内出疹达高峰,然后开始消退 |
粟粒疹 |
不正常 |
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 |
咽峡炎、口腔周围苍白圈、草莓舌和杨梅舌 |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
1-2周 |
风疹 |
风疹病毒 |
14-21 |
发热1天 |
轻 |
皮疹初见于面部和颈部,1日内布满躯干和四肢,手足心无疹;2日内出疹达高峰,3日内迅速消退 |
细小稀疏淡红色斑丘疹 |
正常 |
无色素沉着,无脱皮或脱屑 |
并发症少见,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 |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
2-3 |
幼儿急诊 |
人疱疹病毒 |
7-14 |
热退疹出 |
轻 |
1日内迅速波及全身,数小时后开始消退。1-2日内完全消退 |
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
正常 |
无色素沉着,无脱皮或脱屑 |
全身症状和上呼吸道症状轻微,并发症少见,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 |
早期白细胞升高,以后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
4-6 |
疱疹的鉴别要点:
病原 |
流行季节 |
易感人群 |
潜伏期 |
疱疹发生时间 |
疱疹分布 |
疱疹形态 |
瘙痒 |
疱疹发生发展过程 |
口腔黏膜 |
并发症 |
感染后的免疫性 |
|
水痘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冬春 |
5岁以下婴幼儿 |
14-16 |
发热1天 |
疱疹较多,全身性分布,手和脚上较少 |
较大,壁稍厚 |
有 |
斑丘疹-疱疹-结痂,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出现不同期皮疹 |
很少出现在口腔内 |
疱疹感染多、肺炎少、脑炎罕见 |
终身免疫 |
手足口病 |
萨奇病毒、肠病毒 |
春夏 |
5岁以下婴幼儿 |
2-7 |
发热1-2 |
量少,主要分布在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 |
较小,壁较薄,疱液透明 |
大多不痒 |
小丘疹、很快形成疱疹,皮疹同批出现,最后形成溃疡并愈合,不结痂 |
口腔黏膜多见,形成溃疡,可明显疼痛,可形成疱疹性咽峡炎 |
少见,主要有肺水肿和肺出血、脑膜炎、弛张性瘫痪 |
无免疫 |
单纯疱疹 |
单纯疱疹病毒 |
无 |
儿童和成人均。成人多见 |
病毒潜伏,抵抗力下降发病 |
一般不发热 |
疱疹多长在口唇、阴部和肛周,一般不会长在四肢 |
较小,壁薄,在皮肤和黏膜交界处成簇状聚集成水泡 |
不痒,疼痛明显 |
小丘疹、很快形成疱疹,皮疹同批出现,最后形成溃疡,不结痂后愈合 |
很少出现口腔内 |
罕见并发症 |
可多次发病 |
其他特征性皮疹
伤寒:约有半数患者在病程第一周出疹;前胸、腹部出现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退疹后无色素沉着
斑疹伤寒:一般在发热的4-6天;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四肢,多出现于胸腹部,压之不褪色;皮疹。持续约一周,退疹后留下色素沉着,皮屑脱落;束臂试验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皮疹是出血性的,发生在流脑败血症期;发生率约70%,开始为鲜红色,以后为暗红色;瘀点涂片检查。
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点多第2-3天内出现于前胸、腋下、肩背等部位;细小出血点可呈条索状、搔抓样分布,出现率约80%。
(二)出疹性疾病的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
1、 发热后第几天出现皮疹?猩红热、风疹:1 麻疹3-4 幼儿急疹:发热3-5天后,体温骤退,热退疹出
2、 发热和皮疹的同时,还有哪些伴随症状?猩红热:咽痛明显 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麻疹面容 风疹、幼儿急疹:全+上轻
3、 皮疹从什么部位开始出现的?如何发展的?
见表:
4、 皮疹有什么特征?
麻疹:皮疹较大,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增多,融合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大小不一,边缘不整,疹间可见皮肤正常
猩红热:皮疹为红色斑点粟粒状,如鸡皮状,疹间皮肤充血,皮肤弥漫性潮红,压之褪色,皮疹在皮肤皱褶处十分密集,形成帕氏线。
风疹:皮疹大小居于麻疹和猩红热之间,颜色比麻疹和猩红热淡,
5、 皮疹如何消退?
体格检查
1、 有没有淋巴结肿大?
2、 口腔检查可以看到什么?
3、 可能会发现哪些并发症?
辅助检查
1. 血象有哪些改变?
2. 病原学检测
(三)急性皮疹的诊断思路
急性皮疹
排除过敏 排除传染性
病因 过敏性 感染性 非感染非过敏
诊断要点 服药史或过敏原暴露史 流行病学资料 因少见且病因复杂,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皮疹出现的时间 诊断要点从略
IgE抗体升高 皮疹形态、数量和部位
过敏史或过敏家族史(+)皮疹发生发展规律
去除过敏原好转 皮疹以外的症状和体征
抗过敏治疗有效 末梢血象和病原学检查
病程经过和治疗反应
有皮疹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要点:
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流行地区;预防接种史;接触史
2.皮疹出现的时间(发热后天数):
1—2天:水痘、手足口病、风疹
2—3天:猩红热、天花
3—4天:麻疹
4—5天:斑疹伤寒
5—6天:登革热
6—10天:伤寒
热退疹出:幼儿急疹
3.皮疹形态
麻疹样皮疹: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斑疹伤寒
猩红热样皮疹:猩红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玫瑰疹:伤寒
疱疹:水痘、手足口病、天花
出血性皮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皮疹的部位
手足口疱疹:手足口病、口蹄疫
向心性分布水疱疹:水痘
离心性分布水疱疹:天花
沿神经分布性疱疹:带状疱疹
腋下搔抓痒出血疹:流行性出血热
5.皮疹以外的症状和体征
卡他症状、口腔黏膜斑:麻疹
枕后淋巴结肿大:风疹
咽峡炎、巴氏线、口周苍白圈:猩红热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
相对缓脉:伤寒
硬下钳:梅毒
以上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病原学检查=确诊。
思考?
在皮疹的诊断中,我们对各种皮疹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鉴别?
鉴别要点一: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季节
流行地区
既往传染病患病史
预防接种史
近期传染病接触史
好发年龄
鉴别要点二:皮疹出现的时间:水、猩、天、麻、斑、伤
鉴别要点三:皮疹形态
鉴别要点四:皮疹以外的症状和体征
总结:
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斑丘疹、疱疹、其它皮疹
皮疹的诊断流程: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从流行病学、皮疹性质及其它相关症状来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