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梗猝死频发,这6点要注意

作者: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 主管药师 张耀峰


急性心肌梗死,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病,如今年轻患者也时有报道,下面就是一例…

王先生今年32岁,因前天晚上饮酒后突发胸痛、呈压榨样疼痛,位于心前区、向左上肢放射,伴大汗淋漓,疼痛持续不能缓解,急诊就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紧急行冠脉造影术,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予植入支架一枚。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就要问了,“这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为何会出现在32岁的王先生身上呢?”这让王先生身边的亲戚、朋友们也着实紧张了一把。

想了解其中的原因,首先,请大家回答我几个问题:

您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呢?

您是否患有糖尿病呢?

您是否有长期吸烟呢?

您是否患有高脂血症呢?

您是否长期饮食摄入过多热量,超重或肥胖呢?

您是否长期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呢?

……

如果您的答案为“是”的越多,那么,您就要引起重视了。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具有高发的特点,根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现状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2.9亿。

心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类型,具有起病急、致死率高的特点。所以,我们更加不容忽视。

经详细了解病史,王先生身高165厘米,体重82千克,属肥胖。吸烟10余年,20~30支/天。长期饮酒,约3次/周,白酒、啤酒均有。长期熬夜、习惯吃夜宵。低密度脂蛋白LDL-C 4.52mmol/L。痛风病史2年余,查尿酸780.2μmol/L…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就清楚了,王先生正是由于肥胖、吸烟、饮酒、长期熬夜、血脂异常、痛风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了心肌梗死。

那么,对于王先生此次出院后如何更好的治疗,避免再次出现心肌梗死呢?

坚持用药

规范的药物治疗,可有效减少心肌缺血、预防血栓、改善预后,包括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两种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将静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分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定期随访,根据患者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等调整治疗药物。

降脂达标

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脂,减低LDL-C至<1.8mmol/L(70mg/dl);他汀类药物开始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复查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

降低尿酸

避免使用果糖饮料、动物内脏、饮酒等,必要时,采用降尿酸药物治疗,一般控制血清尿酸值至<360μmol/L。

控制体重

采用饮食调整、规律运动的方式(早期运动需循序渐进),维持健康体重,体重指数在18.5~23.9kg/m2之间。体重指数(kg/m2)=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戒烟限酒

冠心病发生风险与每天吸烟量以及烟龄有关,吸烟者心肌梗死发生风险较不吸烟者高出1.5~2.0倍。戒烟是所有冠心病患者正确的选择。限制酒精摄入,避免引起尿酸升高、痛风发作,及酒精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合理膳食、规律睡眠、保持良好心态

定期随访等方面同样重要。

总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范药物治疗,定期就医随访,医患共同努力,远离心肌梗死。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