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些书里的最后一句话,我居然就被种草了
我们和一本书的相遇有很多种可能。
被书名俘获、沦陷于装帧是我们决定带一本书回家最草率直接的理由,腰封上的简介和推荐是没有明确目标时作出决定的重要参考……
被老师、同学、朋友、网友安利是我们“未见其书先闻其名”的常见模式,随手翻看任意一页是我们决定是否喜欢上一本书最自由的方式……
与书邂逅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从全文最后一句话开始的可能寥寥无几。
按照寻常逻辑,我们与一本书的作者相识于开篇,相熟于数百页的字里行间,相知于某一段落的心意相通,最后,相别于书的末尾。
所以,一般来说,一本书的最后一句(段)话,可能是作者对读者的叮嘱,可能是作者的喃喃自语,可能是刻意的戛然而止,可能是铺垫已久的反转和升华。
总之,我们常把它看做是一场阅读之旅的终点,是和一本书的告别仪式,而不是一个初次见面的自我介绍。
每一本书的结束都是不同的,有的短小精炼引人深思,有的直截了当说明事实,有的想象迤逦婀娜多姿,还有的,在对你表示感谢……
如果我们事先知道一段旅程的终点,那么我们对于这段旅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期待?我们是否就能提前判断这段旅程是一场激荡人心的探险还是一次浪费时间的无聊对话?
受到豆瓣用户发起的“收集书中最后一句话”活动的启发,小北今天打算与你一起,从书的最后一句(段)开始,解锁一本书新的打开方式!
01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鲁迅先生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也许,道可道非常道,语言自有其局限性,然而一切仍然值得我们孜孜以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返璞归真不等于因陋就简。
02
这些标语说明了印度人对政府进行核试验的不同反应。这种不同支持了爱因斯坦的论点,即人类不应“听任那残酷、自作自受的命运来摆布”。换句话说,21世纪并不是预先注定的,它将是我们创造的样子。这一结论得到了以下事实的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示威者成功地说服了他们的政府在1998年9月宣布,它们将签署一个禁止核试验的国际条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03
想象中,庄子死于早秋,某个单独的午后。没有病痛。那应该是个晴和的日子。在他最后的世界里,伴随最初的落叶,会有果实落地的声音吧。
——杨立华《庄子哲学研究》
04
用社会学正念的方式去看待世界,我们也能看到相同的一切——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会遇到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有质疑、反思、合作、想象和做出改变的潜能。所以我们有理由乐观地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只需找到那条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作为的道路。
——迈克尔·施瓦布《生活的暗面》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就一定会追求社会价值的实现。可问题在于,成千上万的人是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对世界有所作为的道路呢?如果可以,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
05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每天往返医院,写作和运动成为排遣焦虑的“唯二”法宝,所以本书的完成和顺利出版,于我也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王家葵《本草博物志》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成果,我们往往只注意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的精妙而会忽略他在这一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痛苦抑或美好。如若对此过程有所了解,会不会带着另一种心情看待此书?
06
书内书外,内外不离……
——沈鹏《书内书外》
07
“中国诗发展到唐宋,大自然直是诗人心灵参禅的教堂。人心与大自然之美之间有重要的意义渠道,可以洗沐魂灵,安顿生命,点醒本真的人心。这一点,唐人有些诗的情感显得浅了。”
——胡晓明《人间要好诗》
唐人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幽美邈远,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阔,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残缺孤寂……然而宋诗未必输给唐诗?想想“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潇洒,想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豪迈……
08
就一个握有绝对权力的独裁统治者而言,由于他的知识、见解、才干与决策,关乎整个国族的发展与存亡,因此更应戒惧谨慎、高瞻远瞩,然而,这一点却正是乾隆皇帝个性中所缺乏的。
——陈葆真《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和内心世界》
谈起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我们每每就会嗟叹乾隆皇帝的短视,总是会想如果乾隆接受了英国使者的献礼,重视了这一未曾熟知的西方文明,我们的历史会不会改写?然而历史不能假设,乾隆的性格也不允许这一假设,一切都是必然的结局。
09
但我也承认,若仅从更凝练的理论分析和论述而言,有时这类引证或参照也可以省略,并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能是多余。但针对当下仍然缺乏学术自信的中国法学界,这或许既有修辞的效果,也会有激发理论反思和想象的效果。我就只能认了!
——苏力《大国宪制》
10
李零先生说的可能是对的:学者的命就是替人读书,因而常常无法享受阅读的愉快。如果他受毕生之苦,甘之如饴,非要别人和他一起吃二遍苦,受二茬罪,而不是替人分劳省力,那时不仁之至也。
——洪子诚《我的阅读史》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本,如何取其精华而受用是我们面临的难题,而学者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站在前人的肩上,一手担起传承文化的重担,一手担起分享知识的使命,这大概就是学者的“命”。
11
“中国正处在高等教育的一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知识的供给大于需求,思维的供给小于需求。但是,这种供需不平衡终将被打破,时代的车轮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没有留给中国的教育以停滞不前的机会,中国教育变革的力量要么从内部破壳而生,要么从外部被其他力量凿穿......”
——田洪鋆《批判性思维与写作》
12
“我很庆幸,世界是通过书一点点在我面前打开的;也很庆幸,我总点是能在书中找到热爱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付如初《大声沉默》
谢谢你阅读。
写书的过程往往都掺杂着痛苦和煎熬,作者要在推倒重来中反复轮回,而有时,书籍问世后能觅得知音就成为支撑他们继续的希望与动力。所以,为着一点点希望,为着一点点契合,每一位读者都值得认真感谢。
13
想到大海的潮涨潮落万千变化,同样在你我的眼里显现,我就觉得再也不用多说一句谢谢。
——毛尖《夜短梦长》
14
无疑没有足够的救生艇,可以救起中国电影这艘巨轮。有种种小艇开始驶离母船。是一种悲哀,抑或是一线希望?
——戴锦华《雾中风景》
15
最后要说的是,这一切都是我个人对鲁迅的一种观照和认识,它的个人性与局限性都是明显的把它汇集成书,还是我经常说的那句话:我“姑妄说之”,读者朋友就“姑妄听之”吧。
——钱理群《鲁迅与当代中国》
16
爱尔兰社会主义革命家詹姆斯康诺利曾经指出:“唯一真正的先知,就是那些开拓未来者。”
了解过去有助于实现这样的目标。这就是我撰写这本书的原因。
——克里斯·哈曼《世界人民的历史》
17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的影子一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一一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
——许子东《许子东细读张爱玲》
-End-
编辑:山鬼 黄泓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Burning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