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土里藏着什么最酷的民间真实?这部片子借艺术家之眼找答案

近几年,各种慢综艺、美食纪录片、文艺电影将国内不少乡村带入大众视野。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发现隐秘的村落不是“沧海拾珠”,而是一种回归,是都市里的我们在离乡太久后,重新寻回感动。乡土中的记忆就在浅浅的土层下,只要来到这里,用诚实的镜头就能记录下来。在《亲爱的乡土》这个中国首部艺术驻村纪录片中,艺术创作者替屏幕这端的每个人拨开蓬松的土壤,重现民俗民艺的鲜活。跟着艺术家的视角,我们一起走向亲爱的乡土,走进第一季“亲爱的楠溪江”,去找回中国乡土之美。

01
活着但被逐渐忘却的乡土
▲《亲爱的乡土》第一季《亲爱的楠溪江》预告片
当日本“小森林”式的生活传到国内被模仿并创新,当慢综艺纷纷前往名不见经传的遥远村落,当“露营”“野餐”等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当“在地活化”逐渐在国内的乡村点起星星之火,我们发现,“乡村”这个意象又活跃起来了。
“活跃”与真正活过来之间仍然存在着沟壑。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两百多万个农民们自然生活、交往形成的自然村,但被大众知道的远不及九牛一毛,村中原生态的魅力更是无人知晓。
知道“江南好”却不知“江南何处好”,屏幕这端的都市人需要一座桥梁,去走入乡土之中,《亲爱的乡土》这部纪录片正是为此而来。
《亲爱的乡土》出品人、监制牛文怡表示,这部纪录片要展现的是,除了那些成为IP的文保、世遗、非遗之外,还有更多的风土、技艺、民俗、风景,它们默默无言,但至今仍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发挥作用,在平淡中熠熠生辉。
比如在第一季《亲爱的楠溪江》里,永嘉木雕、门神画、永嘉乱弹等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艺术形式将走到台前。尽管它们并非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离《我在故宫修文物》这类纪录片里的国宝级艺术有所距离,但这些仍然活着的民间艺术,每日都在真实地陶冶着当地村民。
被更大光芒盖住的这些民俗民艺也需要人们的关注,需要在和失落的乡土一样渐渐消亡之前被人们看见。
02
保存有完整唐宋风貌古村的楠溪江
《亲爱的乡土》第一季来到了藏身于浙南的秘境——永嘉楠溪江。自东晋以来,这里的山水风光便千年如一日般容颜不改,滋生了谢灵运的山水诗派,也默默感召着古往今来的旅人。
在山谷之间,江水之畔,千年以来这里的古村落完整保存着唐宋风貌,它们曾经孕育了楠溪江畔的乡土文明,如今依然是当地村民的家。
门神画、手工灯笼、木雕等传统手艺在村中代代相传,并有了创新发展,传统文化让古村落的匠人们在谋生脱贫的同时,也守住了初心。
整个楠溪江流域在古建筑、民俗研究、戏曲等领域的学术界都享有盛誉,古建筑学界权威陈志华教授曾在此留下“天人合一”的评价,在这里,古村落与清丽山水、传统民艺与乡土风俗浑然一体。
作为《亲爱的乡土》出品方的情绪美术馆今年在楠溪江畔的芙蓉古村里落地了一座楠溪江村落美术馆,这也是国内唯一的建于国保级古村内的公益性美术馆。
联合出品方COART麋鹿星球则在芙蓉古村里把部分传统民居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开展艺术驻村计划和露营等艺术活动。
这些公益性的艺术尝试都让《亲爱的乡土》第一季《亲爱的楠溪江》有了自然滋生的土壤。
03
中国首部艺术驻村影像记录
远方的、城市的艺术家们纷纷来到楠溪江驻留、创作,镜头跟着他们移动捕捉,便诞生了《亲爱的楠溪江》。
不同于上帝视角的村落介绍,在这部纪录片里,6 位驻村的艺术家就是片中主角,镜头诚实地记录着他们的探索发现与情绪变化,屏幕前的我们和镜头中的艺术家一样,作为初次进村的陌生者,去完全感受和自主选择。
作为“观众代表”的艺术创作者们各有代表性。有的是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法国大厨,身兼美食家、记者等多重身份,从味觉的角度去探索楠溪江;有的是职业音乐人,是第一个到布达拉宫广场演奏的鼓手,从听觉上和乡土戏曲产生碰撞;还有潮流艺术家、壁画家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他们用都市的、当代的视角去观察绵延千年的乡土文化,用自己拿手的艺术形式与楠溪江的民俗民艺产生交流碰撞。
在牛文怡看来,《亲爱的楠溪江》是一个探索中国乡土的开始,它并非静态的记录,而是从“邀请艺术家驻村”到“驻村生活体验”、“创造新的艺术内容”这样一套完整立体的计划中的一环,是一个阶段性的纪录。
整个《亲爱的乡土》系列纪录片是村落活化的线上窗口,线上线下共同探索乡土之美,艺术家的手艺和记录他们的影像艺术一起致敬乡土。
04
他们眼中亲爱的楠溪江
今天,《亲爱的楠溪江》第一集“当素面遇到西餐”已在腾讯新闻和腾讯视频同步上线。我们常常将“乡愁”与家乡的美食联系起来,无法否认,食物亦是乡土艺术的一部分,用味觉作为打开一个陌生村落的钥匙,往往快速而精准。
作为第一位登场的艺术家,法国大厨Gil(晓松)带着她的女儿来到楠溪江的芙蓉古村,和当地厨娘联手,创造了一桌西式的永嘉美食。
在村中的芙蓉亭里,红酒牛肉为馅料的金粉饺、西班牙风味的永嘉麦饼、意式的楠溪素面悉数登场,共同庆祝“秋分快乐”。
此后几集还会有音乐人与视觉艺术家从不同感官体验的角度带我们走进楠溪江的乡土文化之中。
游吟音乐人欢庆擅长为古诗词谱曲,他带着自制的里拉琴来到永嘉县枫林镇中心小学,与留守当地的孩子一起用永嘉话吟唱了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在楠溪江的山水间,这首古朴又新颖的《忆江南》回响着,带领每个人进入苏杭之外的江南更深处。
另一位音乐人——著名打击乐手文烽则拜访了年龄更大的一群人,永嘉乱弹的表演者。在连接整个村落情感的陈氏大宗门口,敲着现代鼓的文烽与拉板胡、打小锣、拉三弦的演奏者们,即兴合作了一曲,东方乐器与西方乐器碰撞交融出独特新声。
本就是民间艺术爱好者的壁画家陆毅带着“新门神画”的创作命题走访了埭头村、苍坡村,从楠溪江保存尚好的各个庙宇中拾取砖雕、漆画、彩泥塑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以此为创作灵感,为“艺术驻村计划”的大门手绘了两个独特的“奥特曼”门神。
被美国杂志评为“25个不可不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黄玉龙是一位潮流艺术家,在楠溪江他回归传统,拜访了永嘉木雕传承人、楠溪江瓯窑传承人、蓬船修复手艺人,还偶遇了归途中的灯笼匠人。在芙蓉古村里,他与木雕匠人合作的潮流艺术装置正吸引着老人孩子好奇围观。
几位艺术家用自己的创作与村子产生关联,他们的驻村创作不是完全私人的,有人与村民共享美食,有人为这里留下一首歌谣、一件艺术品、一些新的守护。在楠溪江艺术驻村的日子里,他们真正接到了地气,找到了和乡土对话的正确语言。
🎬
尽管楠溪江并非每个人的故乡,但跟着艺术家的脚步,我们都有可能在这里探索到关于中国乡土的记忆,回归城市之外的精神故土。

小程序,

腾讯视频 , 交易担保 , 《亲爱的楠溪江》第1集:当素面遇到西餐 小程序

▲《亲爱的乡土》第一季《亲爱的楠溪江》第一集正片
《亲爱的乡土》第一季《亲爱的楠溪江》第一集已在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同步上线播出,搜索“亲爱的楠溪江”,除了正片,还有更多看点,欢迎你来“楠溪江”看看。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在南中国最古老的村子里,一场灯光艺术展正在发生》

《这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古村正在寻找一位艺术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