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玉组佩:把世界戴在身上!

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

山 西

玉组佩

把世界

戴在身上

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

串接成闪光的句子,

在身体上被佩戴成段落,

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

和时光行走

被光线连接

2018年年初,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播出后,

再次掀起国宝热。

其中一集,

是关于山西出土的西周玉组佩的故事

——“把世界戴在身上”。

西周玉组佩   山西博物院藏

精致的纹饰、

繁杂的构成、

奢华的组合,

这件长约170厘米的玉组佩,

是山西博物院的“明星文物”。

1993年,

它出土于山西的一处西周晋侯墓地中,

距今有2800余年的历史,

由玉璜、玉珩、冲牙、玉管等

共计204件玉器组成。

它出土的情况和墓主人的故事一直广受关注。

在第二季即将上线之际,

本期“文博山西”推送的,

是采访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的内容,

听他为大家解读玉组佩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套玉组佩

是整个晋侯墓地出土的最大的玉礼器组合,

也是目前全国同期墓葬中发现的最大的玉组佩。”

张元成说:,

“但这套玉组佩以及所在墓葬的发现,

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谜团。”

 山西博物院院长 张元成

谜团一:墓葬形制不合常理

这套玉组佩出土于北赵晋侯墓地63号墓。1993年下半年,考古工作者对北赵晋侯墓地进行了第四次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中,发现了62号、63号、64号三座墓组成的一夫二妻异穴合葬墓。这在整个墓地中都是特殊的,因为其他的晋侯及其夫人墓都是一夫一妻的。而且更为奇怪的是,出土玉组佩的63号墓葬规格超过了64号晋穆侯和62号墓。64号墓为甲字形墓,全长24.3米。而63号墓却是中字型墓,全长35米,规格要比64号墓高。

张元成提出了他的疑惑:“大家都知道,古代讲究男尊女卑,况且在帝王之家,王后的地位也肯定比不上国君,但令人奇怪的是,63号墓的规模不仅要超过其他晋侯夫人,甚至还超过了她的老公晋穆侯,这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晋侯墓地平面图

从墓葬规格上来说,63号墓超规格了,但是,进一步考古发掘又发现,从礼制上来说,在63号墓葬中随葬的青铜礼器,使用三个鼎,是国君夫人应该享受到的陪葬礼制,而晋穆侯墓室内有5个鼎,这说明这位夫人没有越级。

谜团二:墓主人的身份存疑

“63号墓的墓主人与晋穆侯的关系,现在有两种解读。”张元成介绍。有学者推测,63号墓的墓主人是晋穆侯的“次夫人”,换言之也就是小妾,只是因为受到晋穆侯的宠爱,才能合葬在一起。

“但是这样显然不符合当时的礼制。”张元成说:“这不是主次的关系,而是先后的关系,63号墓的墓主人可能是晋穆侯的第二任夫人。因为第一任夫人去世,晋穆侯重新娶了一位妻子。因为对于君王来说,只有明媒正娶的妻子,死后才能合葬在一起。”

63号墓的墓室全景

那么,墓主人又是什么身份呢?在墓葬中发现了两件铜壶,器形、纹饰和铭文均相同,盖口外壁和壶颈内壁铸有铭文9字:“杨姞作羞醴壶永宝用”,人们把这壶叫做“杨姞壶”。近20年来,争论也由此展开。一方面,有人认为墓主人就是“杨姞”,因为在两周时期,国君的女子嫁出国,该国就以其母国的国名和姓相连称之,如秦国为赢姓,秦国女儿嫁到晋国就称她为“秦赢”;齐国是姜姓,齐国女儿嫁到其它国家就称她为“齐姜”;晋国是姬姓,国君女儿嫁到他国称为“晋姬” 。杨姞之名亦是如此,“杨姞”,意为是此女乃杨国的女儿,“姞”是杨国国君的姓,就说杨国的公主嫁到了晋国。但是在各种史料中,并没有姞姓杨国的记载,有可能这样一个名为“杨”的小国家,被灭掉了,而63号墓的墓主人则是杨国最后一位公主。

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这个壶,是“姞”姓国的女子嫁到了杨国做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最后流传到了晋国,被埋葬在了63号墓。“学术界永远存在争执,因为单凭'杨姞’二字,很难辨别墓主人身份,留存给我们的证据太少了。”张元成解释到。

杨姞壶及铭文拓片

谜团三:超规格随葬品的发现

63号墓出土的随葬品多达4280余件,其中玉器就达800多件,仅玉戈就有12件之多。一位夫人,怎可享受到如此高的待遇和礼制?

“我们认为,墓主人是个爱玉之人。当时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还在墓葬棺外东北角发现了一件青铜的方盒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玉器,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商代。所以,这个墓主人在世的时候一定非常喜欢收藏玉,尤其是一些玉器在西周那个时代来讲,都是非常珍贵的,想必她也很受宠,能够得到晋穆侯的各种赏赐。”张元成说。

在采访中,张元成还提到,西周时期的贵族,在生活中佩戴玉组佩,肯定不会这么长,这也许是墓主人生前有好几组玉组佩,她太爱玉了,以至于全部用来入葬,把几组玉组重新组合在一起。

那么,玉组佩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

西周的玉组佩制度

西周时期,贵族间开始盛行一种由多件块玉串联组成、悬于身上的佩饰,也就是今天的玉组佩,亦如古人常说的那样,“君子必佩玉”,玉成为了西周时期的一种礼制,是社会等级秩序的象征,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佩戴。

“西周是中国玉器发展的高峰,当时的中国已经有长达6000年的玉文化了,所以西周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阶段,对我们研究玉器的礼制、工艺等方面的内容,都非常重要。”说到这里,张元成又特别强调了一点:“西周时期玉组佩多悬挂于脖子上,到了春秋时期,则流行系挂于腰带上,因此玉组佩也趋向简单化,大型的玉组佩在西周流行一段时间后,便退出历史舞台。”

从考古发现来看,西周玉组佩制度与当时的社会等级有一定的关联性。考古发现的西周时期出土的玉组佩,通常都是高等级贵族使用,男性、女性都出,以女性居多,以璜为主,有3、5、7、9等,但是暂时还没有看出璜的数量与等级间的对应关系。

西周玉组佩制度影响深远

周人赋予玉器特殊的道德内涵,让玉器成为礼制的载体,一方面是礼制活动中的媒介,另一方面,成为各个等级在特定场合的身份象征。

文献及考古材料反映的周人用玉观念及用玉制度,可以分多个层面。用于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的祭祀用玉,如圭、璧、环;用于朝堂之上封赏用玉,如圭、璋;用于诸侯间问聘用玉,如环、瑗;用于贵族参加礼制礼仪活动佩戴之玉,如璜组佩、梯形牌组佩;用于日常佩戴与把玩之玉,如发饰、耳饰玦、觽、小串饰、腕饰;用于祈求不朽的丧葬之玉,如口琀、瞑幕、握玉、踏玉等。

玉组佩部件细节

周人视死如生,不仅生前佩玉,并且认为在死后玉可保护尸体,使人不朽,所以大量的佩饰在生前使用,死后又一块随葬入棺中,覆在身体上,用以保护身体。而专为死者赶制的敛尸玉出现并逐步兴起。西周葬玉的逐步使用开创了以后战国、汉代葬玉大量使用的先风。

每当观众走进山西博物院,在展厅中看到玉组佩,都会感叹其精美与复杂,如果他们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相信更能感受到它厚重的历史感。

玉组佩在山西博物院陈列照片

JIN .YU

玉串饰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蟠龙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人首神兽纹玉戈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龙形冲牙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鹿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璜  陶寺文化  新石器时代

山西博物院藏

三璜联珠玉组佩  西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玉鸮  商

山西博物院藏

玉鹰  商

山西博物院藏

玉螳螂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人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人  商

山西博物院藏

玉熊  商

山西博物院藏

人形玉璜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羊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兔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玉牛  西周

山西博物院藏

龙形玉佩  春秋

山西博物院藏

在这个世界里,

龙的鳞片和大雁的羽毛,

振翅在同样的天空。

鱼的沧海和蚕的桑田,

被同一根绳子,

以一指相间。

两条龙的缠绕,

龙和凤的合体,

龙的身体和人的头,

人们把见到的和想象到的生命,

浓缩成玉片。

它们入海、通天,

慢慢汇聚在同一个地方,

汇聚到一个人的身体上,

呈现万物的容颜。

(0)

相关推荐

  • 清艺博: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之二(4)

    玉琮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边长4.3cm,高1.9cm,孔径3.4cm 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山西省博物院藏 文物号(No):M251:352 玉剑首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 ...

  • 清艺博: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之二(1)

    三孔石刀 庙底沟二期文化,约公元前2700-前2300年 宽24cm,中部高15.cm,孔径2.5cm 芮城县清凉寺史前墓地123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文物号:SKT3869清凉寺M123:1 ...

  • 清艺博: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之二(2)

    玉鸮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高7cm,宽4.2cm,厚0.4cm 浮山县桥北墓地18号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管 商晚期,公元前13-前11世纪 高2.4cm,孔径0.4cm 灵石县旌 ...

  • 山西禁止出境文物(五)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上

    因为梦见你离开,我从哭泣中醒来 看夜风吹过窗台,你能否感受我的爱 等到老去那一天,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看那些誓言谎言,随往事慢慢飘散 也许,这是一个家族几世的收藏. 也许,这是一位八十岁老妇人一生的回忆 ...

  • 清艺博: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之二(3)

    鸟形玉戈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长15.9cm,宽2.3cm 曲沃北赵晋侯墓地M63出土,山西博物院藏 文物号:S.5506 白玉琮 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 通高4.9cm, ...

  • 山西是个好地方 · 晋省禁止出境文物华粹

    山西是个好地方中国地下三千年文物看陕西中国地上五千年文明就要看山西 因为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山西目前仍保存众多的古代建筑在这里明清建筑遍地都是元代以前才算古迹 因为这里有中国境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 ...

  • 100件古代玉龙欣赏

    红山龙 红山龙 内蒙古赤峰市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雕龙

  • 山西禁止出境文物(五)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 下

    你带我走进你的花房我无法逃脱花的迷香我不知不觉忘记了方向你说我世上最坚强我说你世上最善良我不知不觉已和花儿一样中国认识和使用玉的历史非常久远,而且形成了各人类文明中独一无二的玉文化.新石器时代后期,中 ...

  • 西周玉组佩:把世界戴在身上

    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 山 西 玉组佩 把世界 戴在身上 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 串接成闪光 ...

  • 西周玉组佩:把宇宙挂在身上

    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 山 西 玉组佩 把世界 戴在身上 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 串接成闪光 ...

  • 西周玉组佩:3000年前的玩玉方式有点潮 !

    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 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 串接成闪光的句子, 在身体上被佩戴成段落, ...

  • 西周玉组佩:3000年前的人居然是这样玩玉的

     收藏国际 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 山 西 玉组佩 把世界 戴在身上 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 ...

  • 西周玉器线条简练,工艺精巧,玉组佩雍容华贵,组合巧妙

    玉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的长了,最常见的就是把玉做成装饰品.除了装饰屋子之外,玉也是做成了各种佩饰,出现在人们的身上.那么有着这么悠久历史的玉佩,是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哪一个时期呢?那么在西周的时候,玉组佩 ...

  • 古玉界:南越王之玉组佩

      南越王的组佩   南越王赵眜墓葬出土的是迄今为止可见的西汉时期最完整优美的玉组佩(图155).这一点很有趣,我们在前面说过,文献中记载的汉初,长安当朝并没有真正完善玉组佩制度:从出土资料看,西汉的 ...

  • 六朝玉组佩

    六朝指的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历史时期,也泛指从三国到魏晋南北朝这一段时间.关于此时的玉器学者研究不多,但也有些出土玉器造型独特,为后世的玉器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介绍的就是六朝时期的组玉 ...

  • 古玉界:有一种高级的珠宝,叫做“玉组佩”

    西周时期, 在贵族的圈子里, 流行着一种高级的珠宝, 名曰"玉组佩" 这种"玉组佩", 通常以西玛和玉佩组成, 西玛红艳惹人, 玉佩精致可人. 这是当时上流社会 ...

  • 山西晋中寿阳北齐厍狄·迴洛墓出土琥珀“畏兽”玛瑙琉璃水晶玉组佩及复原

    虎魄造办处 虎魄造办处--致力于学习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特别是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琥珀制品. 山西晋中寿阳北齐厍[shè]狄·迴洛墓出土琥珀"畏兽"玛瑙琉璃水晶玉组佩 [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