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咳嗽就喂药?这件事你可能还真错了!
1
经历了这么长一段非常时期,如今又面临孩子返园,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加紧张。
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无论是自己和孩子,万一感染了这种可怕又狡猾的病毒该怎么办?
说不焦虑是容易的,想不焦虑却难免。
这段时间来,我们听各方专家说得最多的还是那三个字:免疫力。在尚无确定疗效药物和治愈方案以及疫苗的当下,自身免疫力成了每个人各自的守护神。
如何才能让自家孩子“百毒不侵”?
鬼画符当然没啥用,真正该做的是多了解些科学育儿知识,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做起,全面守护和增强他们的免疫系统和抵抗力。
想来大家都明白,其实医学是自然科学这个领域中最年轻的一种,在日新月异的实践过程中,医学正在不断地更新和迭代,所以我们当家长的也要不断地学习,进行认知升级,及时抛弃那些“过时老化”乃至已经被证明是错的知识。
毕竟,孩子是我们的最爱,他们最不该成为父母无知的牺牲品。
而作为守护者,你需要更强大的学习力和责任心。
在此,我特别想推荐两本最前沿也特靠谱的家庭科普书给家长们读一读。
一本是卓克老师的《我们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
另一本是专业药师刘子琦写的《儿童用药家庭必备方案》
2
在整个疫情期间,我读了大量的医学科普书,以缓解自身的焦虑,同时也受益匪浅。
而最让我读着读着心里咯噔一下的,莫过于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一些“常识”,其实是错误的。
最常见的一个错误观念,就是孩子一生病就第一时间喂药,尤其是咳嗽,只要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赶紧喂止咳药“压下去”。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最平常的小毛小病,比如感冒、发烧、咳嗽、拉肚子等,并且完全没严重到非要奔赴医院儿科的那种状况,家长们可以在密切观察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启动并发挥作用,别动不动就道听途说或根据家中老人的经验,随便给孩子吃药。
吃药虽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真心不利于孩子的免疫系统,不但有耐药性问题,还无意中破坏了身体本应启动的抵抗功能。
尤其是平常感冒,不要急乎乎地就给孩子吃药或直接带去医院挂水,要先学会观察,定下心来,查阅些常规的家庭医生育儿指南,对症自诊一番,看情况再定。
一般人感冒,7-10天左右,多喝水多休息,都会慢慢缓解自愈。
有些时候感冒虽然好了,可还会伴随着一段时间的咳嗽,这里需要特别给大家科普一下,这样的咳嗽不是病,这只是说明身体里的细菌、病毒的数量已经减少到不足以让你发烧流鼻涕、浑身酸痛的地步了,但还有少量寄生在呼吸道黏膜上,身体正在通过咳嗽不断地清除它们。
所以,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直接用什么药去终止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尤其是对儿童。
当然有些例外是可以吃药的,最典型的就是咳得太厉害了,已经持续好几天睡不好觉。
现代医学中,止咳药都是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起到止咳效果的,如今研制出的右美沙芬,他们都是临时缓解一下症状,保证几天安稳的睡眠,等残余病菌被清除干净了,就不用吃了。
但这些抑制神经止咳的药对儿童来说还是有风险的,如果年龄还不到6岁,止咳最好的办法就是吃一块糖。
这听起来像偏方似的,但确实是医学界认可的止咳方法,因为糖分混合着水会促进黏膜生成一层保护膜,避免黏膜被病菌侵扰。
吃糖止咳的效果,在有些研究者看来,比吃药还要好。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民间常说,冰糖蒸梨止咳了吧?
其实梨啊,藕啊,姜啊,都只是普通的果蔬,真正起作用的是熬完后的汤里所加的糖,所以说,从缓慢释放糖分的角度来说,最佳止咳药非棒棒糖莫属。
知道了这些原理,你也就懂了为什么像川贝枇杷露,蜜炼枇杷膏里,大多数是糖浆了吧?
总而言之,原则上,儿童最好不要吃止咳药,不要用带有“复方”开头的药物。
在我看来,最好的消炎抑菌药莫过于白开水和益生菌,最好的止咳药莫过于棒棒糖或冰糖,最好的呵护关爱莫过于对孩子温柔耐心点——是的,当孩子生病时,我们当父母的既要谨慎,更应耐心。
3
写到这里,科普告一段落,不禁想起吾儿三岁多时发生的一件小趣事:
那年春天,也是感冒后引发的咳嗽——对此小恙,我向来听之任之,所以那时的他,完全不晓得“药”为何物,因为他真的没吃过。
而那天正好是在我姐家,她却性急,听着小家伙的咳嗽声刺耳又心疼,便从抽屉里拿出一瓶复方川贝枇杷膏,让小儿吃一勺。
我家小子哪里肯吃,一边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一边叫着“du要, du要!”
只听姐姐笑骂道:“毒药?你个什么大人物啊,怕毒死你?那我先吃,吃给你看!”说完,一勺子吃下去,再喂他,人家依然“du要, du要!”,她不明就里,生气了,瞪他一眼:“我会给你吃毒药吗?真是的。”
这时一旁的爸爸跑过来解围,笑嘻嘻学他的腔调“du要, du要!”,三岁小儿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发音不准,于是他清清嗓子,一字一顿地正色纠错:“不要吃药。”姐姐也恍然而笑。
可每次一着急,他还是会把“不要”说成“du要”,以致于当时,连他们幼儿园的彭老师都被“传染”了——故意乐颠颠学他的腔调说“du要, du要!”哈哈,这就是我们家“不要吃药”的故事,也算是有趣的童年往事之一。
最后我想说,
惟愿在这个非常时期,让我们互勉互励,
与家中的“小神兽”们协同进化,
用科学思维武装自己的头脑,
在漫漫兮其修远的科学育儿之路上,
当靠谱的父母,
哪怕起不到神助攻的作用,起码绝不坑娃。
END
本文为幼儿园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原创,作者梓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