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需要怎样的视角?
11月12日,是网络购物节后一天,无数电动三轮车在京城里穿梭,把满满的货品送到大小楼宇的买家手里。就在这一天,中国国际卫星应用展览会在京举行。媒体在报道本次展会时,用了一个高歌猛进的标题,还给出了一组看上去很美的,甚至是令人惊喜的数据,例如在轨运行卫星超过170颗。不管怎样,相当多业内人士看了这组数据,一方面对此组报道的不严谨表示了意见;一方面,对部分业者仅仅满足于在轨卫星数量,完全高兴不起来。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航天器研制和运行体系,新华社提到的数据正是这数十年来不断努力的成果。但是和很多行业一样,航天同样是大而不强。在应用年卫星技术指标、卫星应用的行业渗透率、主要应用卫星器件国产化、航天产业经济总量方面,实在找不到太多可以自豪的地方。用沈荣骏院士的话说,“卫星打了不少,但用得不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距离需求还很远”。
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中国取得今天的航天成就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但,中国有古话云:“好汉不提当年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今天的中国航天产业,无论是主动或被动,都必须面对国际性的竞争。对手不会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而留情,买家不会因为我们艰苦奋斗而偏爱。在迄今为止的卫星整星和大规模卫星应用系统出口中,凡是没有国家出口信贷作为支持的项目,中国企业还没有拿到过一次订单。就拿这次展会来说,在一天的展会上及论坛中,与会者称,并没有见到一位外国观众或者听众。论坛我们且不去评论。回到我国的卫星应用产业,直白地讲,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并没有完整的形成,在国际上也没有商业竞争力。
其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问题、缺乏大型卫星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等等。在用户看来,中国的通信广播卫星就是用更大的发射重量、更大的体积,只能提供更小的功率和更小的吞吐量。国内用户对这种情况亦非常不满,更遑论国际用户了。一些企业中标国外卫星通信工程项目后,还是要从西方厂商那里购买设备来搭建系统。
市场是现实而残酷的,无论航天成就在政治上具有多大的意义。各种领域商业市场上的客户,无论是企业还是普通消费者,只关心经济上的得失。当然,航天企业并不是对此无知无觉,相当多企业领导和业务骨干对此情况都痛心疾首。但现有机制决定了,垄断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一些不合理的流程、工艺和做法。考核机制对创新和改变所带来的风险没有宽容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了很多人、甚至是很多有能力的人的无奈的选择。无论企业内部如何强调创新,从目前情况来看,是难以改变这种局面的。
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打破垄断。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引入竞争。我们已经讨论过“吉林一号”带来的改变,遥感卫星领域已经形成了多家竞争的局面,前景看好。但是必须知道,国内高分遥感产业是在低水平上发展起来的,多年来一直没有形成某个企业或机构垄断的局面,这为商业企业自由生长提供了条件。通信则不然,在国内市场上,无论通信卫星制造商还是卫星通信运营商,都是一家独大,多年来也没有其他机构能打破这种垄断。在各种卫星通信广播的会议和交流中,无数通信精英反复讨论来、讨论去,可以说,却几乎从来没有突破。
今天,军民融合大发展战略和小卫星技术为我们带来了破局的希望。前者意味着更多企业和机构可以加入市场,后者意味着市场门槛大幅度降低。就在这次展会上,我们看到清华大学不但展示了灵巧一号的模型,还展示了自己建设全球移动星座的设想。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也展示了一个非常类似于铱系统的星座构想……只要有新加入者取得成功,就可以颠覆行业规则,原先的垄断企业就可以获得足够强大的理由来自我革命,进而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
在本次会展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位意料之外的贵宾——王小谟院士。这位中国预警机之父并不是来简单捧场的,他在发言中指出,正在从事天地一体化网络发展战略研究。他说,技术问题比较明朗,而模式问题比较难,如何能把天基系统用起来、与其他系统相联合起来?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很显然,商业市场对卫星应用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需求被各种不合理的体制、机制给压抑住并且耽误了。打破垄断,释放商业市场庞大需求,这已经形成很多人士的共识,而其所能带来的产业前景也将是无可限量的。这同样又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中国卫星产业的未来是光明的,但这不是靠罗列昨日成果就能实现的,天上有170多颗卫星,并不意味着地上有充分的应用,更不意味着产业可以按照这个模式继续下去。(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在先后出现的新闻报道中,一则曰是140颗;一则曰是170多颗;有读者截屏发给我们,说,前后一分钟生产出来了30多颗卫星。而国家航天局网站并未给出有关数据,也就是说,我们连自己有多少卫星都还没有说清)。相比美国的在轨卫星规模和卫星应用产业规模,特别是产业进步的活力,卫星应用产业的宣传侧重点,显然关注的重点不同。而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恰恰需要的务实、求进;需要的是时时刻刻的审时度势及危机意识,这一点,民营企业华为,虽然都已经是巨头了,但仍然时刻保持创业时的危机意识。我们要问的是,我们天天喊做大蛋糕,二十多年过去了,蛋糕做大了吗?怎么做大?应该投入哪些资源来做大蛋糕?到底如何联合,才能够逐步形成完备的工业生态?组织生态?应用生态?政策生态?这些,恐怕才是相关部门及组织或龙头企业所必须也应该去面对的。虚胖自大和制约,只会陷产业于更大的危机中。
“吉林一号”刚刚发布图像和视频,航天科技就高调宣布成立商业遥感公司,并公布星座计划,我们刚刚引入竞争机制,航天商业化刚刚起步,就已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国家及相关组织,应多加扶植这些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并将一定的资金,向这股新生力量倾斜。
产业将视线投向应用,政府将精力投向塑造商业环境,人才投向能充分实现价值的岗位,产业的媒体则将宣传侧重点关注到市场、竞争、技术的进步及其技术进步带来的应用和更加高效或物廉价美等,那么,我们才可以期待有那么一天,卫星产业像手机行业一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变成双11购物节打折促销的内容。那个时候,这个产业才可以说真正成功了。
双十一来袭
航天+产业信息平台VIP会员
等你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