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留下的“密码”——24节气,充满哲学意味

小时候大家都背过二十四节气歌,短短28个字的二十四节气歌朗朗上口,凝结着我们祖先对自然和社会生活,长期观察获得的智慧结晶。不仅指导古代劳动生产和生活,更折射出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下的一串密码,在劳动人民解读自然规律的同时,贵生意识、阴阳五行思想、天人和谐理念等中国特有的哲学理念成为万能的密码本,为中国人理解世界提供广泛的灵感

即使是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二十四节气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文章,了解二十四节气背后的中国哲学。

一.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影响

1.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的雏形

中国人对自然的观察从很早就开始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文献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人了解天地运行规律的途径有限,根据观察到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和昼夜长短变化,创设了最早的“四象”说。

后来人们观测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并给它们分别命名。“日中”和“宵中”都是说一天当中昼夜平分,“日短”和“日永”分别代表一年当中最短的一天和最长的一天。

“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分别表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夏秋冬被统称为“四象”。

于是,四季被简单划分出来,而“四象”就是“四时”——二十四节气的雏形。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又在四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八节,于是二十四节气的整体框架被确定出来。

2. 斗转星移与二十四节气的确立

后来人们观测到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四时八节”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由此得到进一步发展。古人发现北斗七星的斗柄会因为季节交替改变指向,斗柄指东为春,指南为夏,指西为秋,指北为东

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斗转星移成为古人判断节气变化的主要依据。

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皇帝下令将“二十四节气”吸收进《太初历》中,作为立法确定下来。

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比之前有较大发展,发明出了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更为准确地确定日影长短,将一年中日影最长的冬至作为一年之首。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黄经度数划分,这才有今天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的二十四节气出现。

3. 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是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这一农耕文明的产物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生产方式与生活需求,不仅帮助农业生产把握农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由二十四节气演变发展而来的习俗与生活习惯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寄托着古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民对“二十四节气”的精神寄托仍只增不减,在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意义

1. 春:一年之始,万物启蛰

从二十四节气中不难看出,四季被人为地奠定了与人们生活相符合的基调:春萌生,夏生长,秋收获,冬储藏

春象征着万物的新生与复苏,谚语有云:“春雷响,万物长。

古人感知到春季生命的变动,萌生出对生命的崇敬之情——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贵生意识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此时“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到了雨水时节,冰雪消融,“鱼上冰”“鸿雁来”,天地逐渐恢复生机;而节气之一的“惊蛰”,本就是自然生物结束蛰伏,恢复活动的意思

从生命角度看,二十四节气更像是对动植物活动的高度概括。中国人敬畏自然规律与万物生灵,也包括对人本身的尊重。

惊蛰过后,天气回暖,阳气上升,人类也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首条定则。

贵生意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认为人的生命是高贵的,“二十四节气”帮助人更好的生活和进行生产劳动,正好顺应这一思想。

在生产方式与生产力尚不成熟的古代,二十四节气成为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指导法则;同时,二十四节气中对自然的观察以及从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让人们懂得在正确的时间向自然有限的获取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尊重万物的生长规律,以此形成自然生态的良好循环的思想。

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活动,节事,饮食等生活各个方面,都是贵生意识的体现。

2. 夏:万物生长,高效管理

到了夏季,植物就进入了生长的主要时期。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夏季的日照时间比其他三季更长,降水最为频繁,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与水分,可同样带来旱涝灾害的威胁。

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业损失,与西方文明强硬的改造不同,人们在顺应自然的同时也学会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智慧。

“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时节降雨逐渐增多,农民也开始关注农田的水涝情况;“芒种”是大麦小麦收获,谷、黍播种的分界点,把握这一节点对下半年的作物耕种至关重要。

二十四节气为夏季作物生长提供了高效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 秋:阴气始下,万物收

阴阳五行思想形成于战国时代,其中道家的《老子》《庄子》在阴阳五行方面的创造与推行发挥巨大作用。后来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下,道家、阴阳家以及其他门派的思想相互影响,《易传》终于产生,阴阳思想的体系也更加完整。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战国末年,其内容和思想无不体现阴阳观念。人们开始用阴阳解释四时,认为阴阳二气交感变化形成宇宙,四时是阴阳交合的产物。

古人最终得出阴阳与四时的关系:太极是宇宙的起源,阴阳化生四时,阴阳二气此消彼长的四时交替的根本原因。

四季中春夏阳气最胜,秋季被认为是阴气盛行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这就是“白露”的由来。从白露开始,中国大多数地区开始降温,候鸟开始迁徙避寒,而白露的到来也说明丰收的时节越来越近。

正所谓:“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可见白露的气候对作物收成有重要影响。

4. 冬:一年之终,知止不殆

冬季严寒,光照较少,为减少能量的消耗,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物大多选择修养生息。

大寒时节,农业生产活动已经停止,劳动人民一方面为土地堆肥,做好动植物的防冻工作,另一方面,人们也格外注重保养身体。

老子提出“知足常足”“知止不殆”,对自然的主观开发要适可而止,以维持生态平衡——这是中国哲学体系中和合思想的重要体现。

总结

如果说二十四节气是一滴汇集劳动人民智慧的露珠,其中折射的光景,就是中国丰富绚丽的哲学体系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确立于科技较为发达的汉初,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具有指导意义。

其中蕴含着中国古老的智慧,不仅培育了中国人尊重自然和生命的世界观,也塑造了以和为贵的生活理想。

直到今天,二十四节气中“绿色共享”的思想仍不过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二十四节气背后的哲学理念切合紧密,在当下仍然具有时代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永远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二十四节气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论二十四节气的哲学意蕴》

3、《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以及文化传承价值》

(0)

相关推荐

  • 十二辟卦与节气

    十二辟卦,也叫十二消息卦,与<周易>成书年代相当. 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消":阴爻去而阳爻来称"息"."十二消息卦&quo ...

  • 下一代中医应该在哪里?!(下)

    四.阴阳五行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 自古以来,阴阳大多是以"气"这种明显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概念而出现. 如<国语·周语>:"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 ...

  • 农历七月为否卦,还有鬼节,这个月不吉利吗?

    365天节气诗词文化之旅第187天第104篇 农历七月是否卦,你肯定知道一个成语,否极泰来,意思是事情糟糕到头之后,就会好起来了,那么这个农历七月为什么是"否"的呢,这个月是不是很 ...

  • 五运六气勘误——就“中医学核心理论五运六气”与顾植山先生商榷

    顾植山先生<中医学核心理论五运六气与炎黄文明的渊源>一文(以下简称<顾文>),力求揭示"五运六气"之关键,以防止将"五运六气"简单化.机 ...

  • 一栋充满哲学意味的屋子

    这座屋子,有整齐的围墙. 有荷花,有金鱼,有睡莲,有柳树.银杏树.含笑,有竹林,有菜地,还有一条跑道. 你说它是一个公园,其实也挺像的. 但它的的确确是作为一个房子存在的,只不过,真正涉及到衣食住行的 ...

  • 24节气与中国古人智慧

    这是一堂国学的第 ·607· 篇原创文章 2019年的第32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歌>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 ...

  • 64卦圆图与24节气,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农耕思想

    六十四卦圆图,每卦六爻,代表6天.64卦×6爻=384天,但农历的平年最多是355天,多出来29天是不符合实际的.于是,古人巧做安排:六十四卦中,乾.坤.离.坎四卦分别代表天.地.日.月.万事万物都是 ...

  • 小学生满分作文《大雾天》,全篇只有24个字,却充满哲学的味道

    文/小贝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文学,从小学到高中学习的主要方向,也正因是我们的母语,从小拥有语言环境,让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认为语文是没什么深度的学科,随便学一学就能答100多分. 其实不然,中国汉字有上 ...

  •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精选56句,古人留下的精神食粮,雅俗共赏,充满智慧和哲理。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 ...

  • 惊蛰作为24节气之一,关于它有哪些常识?

    惊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开始,此时太阳黄经度达345度,此前动物入冬藏在土中,不吃不喝,称为"蛰",天上的春雷惊醒了蛰睡的动物,称为" ...

  • 漫画地理 | 一套24节气的动态图,看完秒懂!

    一套24节气的动态图,用清新的中国风加上小诗,惟妙惟肖.生动有趣,一下子就道出了传统节气的寓意,连小孩子都能看懂,并成功申遗,惊艳了全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快来带上孩子一起来欣赏吧! 01 立 ...

  • 24节气顺口溜是啥

    是没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的,但是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节气歌. 节气歌为: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 ...

  • 24节气游贵州|立夏:来贵州享受诗意生活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童婧)"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5月5日14时47分,迎来"立夏"节气,这一天标志着春季结束,夏季开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