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何解?

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小时候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并不觉得哪里好,也读不出什么韵味。

但是当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当我们自己经历了许多事,有了许多人生感悟以后,再回头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你会与鲁迅先生产生共鸣,也会感慨鲁迅先生文笔之犀利,内容之深刻。

在鲁迅先生的《小杂感》中这样写道“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在后面还补了意味深长的一句“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中国百姓确实如鲁迅先生所言吗?鲁迅先生又何出此言呢?

历史悠久的佛教、道教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出生于1881年,是浙江绍兴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革命家。

鲁迅先生早年曾到日本留学学医,但是在留学过程中,鲁迅先生深刻认识到了中国之于世界的落后,中国百姓的愚昧、封建,拳拳爱国之心被激发,鲁迅先生选择了弃医从文,以笔为剑,刺破笼罩在那个旧社会上的幕布。

鲁迅先生口中的和尚、道士,无非就代表着当时在中国占据主要地位两种宗教,佛教和道教,这两大宗教在整段中国历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如今我们听到的佛教比道教还要多,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历史也很悠久,但是佛教并非中国的本土宗教,它大约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起源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中国,而如今已经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迅速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出现了中国特色的佛教,与此同时佛教也受到了人们包括许多统治者的追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生动地展现了那时候佛教的盛行情况,后来李世民派玄奘西游天竺同样也是为了去求取佛法,还有乐山大佛、敦煌壁画等传于后世,都能展现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程度。

相比之下,道教反而不太被人所提及,但是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他们依托于老子创立,表达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价值观,最初由东汉末年的张陵创立。君王们追求的长生不老和仙侠小说中什么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修仙问道也都源自于佛教。

百姓喜道憎佛的原因

在这么多年佛教与道教在中国社会的较量中,佛教是明显占上风的,但是为什么鲁迅先生话中的意思却是中国百姓喜欢道教而不喜欢佛教呢?

当然,这也和佛教是外来的,道教是本土的有一定关系,很多人对外来事物或多或少的都有一点排外心理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佛教强调的是“五戒十善”对人的要求很严格,甚至可以说是压抑了人的天性,相比之下,道教的“无为”就温和得多,并且道教与中国传统的“神仙”相结合,让人们感到亲切的同时也具有敬畏之心。

佛教中追求的是来世的幸福,相比起来道教得道升仙,现世的福报则更加接地气,更加容易令人接受。

当然宗教在中国的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事情,比如说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君王觉得自己杀戮太多,开始信奉佛教赎罪,给予佛教徒、寺庙众多的优惠,甚至不理朝政,专心信佛,梁武帝萧衍就三次出家,最后被大臣们“赎回”。

许多帝王大肆修建寺庙,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北朝的胡太后为了赎罪建设佛寺,减少了百官俸禄的十分之一,官员都受到影响,更不要说普通百姓了。

和尚不劳作,却不用承担劳役,衣食无忧,因此很多人都进入寺庙,国家劳动力严重不足,在那种乱世经常饥荒,但是寺庙却聚集了大量的财产、粮食,甚至在那时候寺庙抬高粮食价格出售,让无数百姓痛恨入骨,此后朝廷又不得不大力“灭佛”。

随后伴随着华夷之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佛教的差印象便传了下来,也成为百姓讨厌佛教而喜欢道教的原因之一。

鲁迅先生的佛教、道教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鲁迅先生写下这话并不是因为他喜欢道教而不喜欢佛教,无疑鲁迅先生是唯物主义的信奉者。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运命》中这样写“假如真的有这一日,则和尚,道士,巫师,星象家,风水先生……的宝座,都让给了科学家,我们也不必整天的见神见鬼了。”由科学代替迷信这才是鲁迅先生的根本思想所在,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所有宗教都持否定态度。这句话用鲁迅先生的笔写下也并非只是单纯地探讨宗教的问题,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是具有讽刺意味的,他的这段话也是在讽刺人,讽刺那个社会。

鲁迅先生讽刺那时的人将希望寄托于宗教、神灵,凡事都想着捷径门路,而宗教就给了人们这样自欺欺人的门路。鲁迅先生向来是讨厌那些故弄玄虚的,佛教、道教是如此,回教、耶稣教自然也不必多说。

从《药》中的人血馒头,到《祥林嫂》中的各种供奉仪式我们都能看到鲁迅先生对这些道教传统和道教理念的批判,因此大家在读到这段话的时候也不必将其看作一场过于宗教的描述。

这大概也就是鲁迅先生接下来说的“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的真正含义了。

小结:

鲁迅先生是真真正正的思想家,如果大家去看这句话出处的那本《小杂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在这本散文中鲁迅先生探讨的从来不是什么具体问题,而都是在讽刺那时的社会现状和百姓的愚昧。

凡是存在即合理,如今在科学迅速发展的同时,依然有很多人选择去信奉宗教,曾经宗教的封建或许是中国进步的阻碍,但是在今天,宗教思想也不失能成为引导人向善、向好的的思想武器。

时代发生了改变,如今的宗教在国家的领导之下,大家也不必因为鲁迅先生的这番言论对宗教产生不一样的看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