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增不知减

明朝宣德六年(1431年),常州知府莫愚向朝廷呈上了一份奏折,奏折里这样写到:本府宜兴县按照从前的做法向朝廷贡茶只有一百斤,以后逐渐增加到五百斤,近年竟然达到了二十九万斤;现在除去已经缴纳的,还差九万斤,恳请朝廷予以宽限。明宣宗表示:我万万没有想到贡茶竟然给地方上带来了这样大的伤害。于是他下令拖欠的部分免去,并将二十九万贡茶的额度减半。
这一往事记录在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卷一“贡鲊贡茶”中。接着这段文字的,还有沈德符的两句议论:“时去二祖庙未远,且宣宗圣德,尚不免加旧额至数十倍。即云减半,为数亦不少矣。况后世但知增不知减耶!”
所谓“二祖庙”指的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前者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后者则是将明朝引领上了稳定、强大与繁荣的道路的领路人。而明宣宗在沈德符的眼里,无疑属于相当圣明、仁德的皇帝。按照沈德符的思维,像他们这样的皇帝,应该能够体恤民情,努力避免加重民间的种种负担,让老百姓活得轻松一些,多少有一些幸福感。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些年来,宜兴县的贡茶的额度却是一再上调,最后竟然达到了最初之时的数百倍。即便是因为常州府知府的“啼血陈情”,明宣宗心头一软,将贡茶的额度减半,但其总量还是相当惊人的——茶叶可不是粮食,一个小小的宜兴县每年要为朝廷提供十多万斤贡茶,能不气喘吁吁吗?
最让人感叹的还是沈德符“况后世但知增不知减耶”一句:既为贡茶,那宜兴出品的茶叶必定属于上品;属于上品,并且这些年来上贡的额度不断提高,必定是因为需求十分旺盛——就如同今天的“毛尖”、“明前”、“乌龙”等茗茶一样,茶叶好是肯定的,但更多的人吃的却是它们的名;是因为能够拥有这些“名茶”,或许就表明了你具有一定的地位和身份。所以,从皇帝到公侯到将军到方方面面有头有脸的人物,还不一个个趋之若鹜?如此这般,宜兴的贡茶的需求量能不节节攀升吗?何况说前几个朝代的皇帝还算不错,可如果碰上后世不太那么圣明与仁德的皇帝,欲壑难填的皇帝,那情形是不是很难让人想象?须知,这样的皇帝,历史上可是不乏其人哪!
可以断言,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们来说,他们知道的大概只是宜兴的贡茶香气相当浓郁,具有极好的提神醒脑一类的作用,“饭后一杯茶,赛过活神仙”,他哪里会知道茶叶的生产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茶叶的产量也不是简单地人想它多高、它就能多高的?他更不会知道的则是,当茶农们无法及时、足量缴纳贡茶的时候,可能承受的诸多方面的压力,甚至可能家破人亡。一方面是皇帝之人不解贡茶之风情,对于物质的享受和追求不断升级;另一方面是事实上生产力是一定的,太多地向老百姓的索取,会让他们筋疲力尽甚至吐血而亡。所以,明宣宗之后的那些皇帝们,对于宜兴贡茶的索求我以为恐怕不会减少多少,宜兴的老百姓们这方面的负担的减轻恐怕只能是明宣宗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别的地方的贡茶取代了宜兴贡茶,或者是直到这一朝代的终结。
“知增不知减”的思维有些弱智是不是?然而,回首历史,有多少朝代、多少皇帝不是这样?并且我们完全可以说“欲壑难填”是人性诸多弱点之一,也是诸多封建王朝最终走向尽头的原因之一——当朝廷无休止的“抽血”让老百姓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必然会揭竿而起,捣烂这个王朝,为了活命,也可能是为了新的希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