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最后的古城墙在哪里?这些青砖堆砌的故事你知道吗?
上海市区最后的古城墙在哪里?如今市区仅存的两段古城墙各不过30余米。一处在人民路露香园路口,另一处是人民路大境路口的大境阁老城墙。
大境阁老城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已经历460余年沧桑。它曾是明清“沪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霁雪”,如今周围高楼林立,难觅昔日景象。尽管如此,老城厢的厚重历史依旧存留,见证着上海的日新月异。
大境阁老城墙
“沪城八景”之“江皋霁雪”,是因城外皆空旷田野,一遇冬日雪至,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沪上竹枝词有诗云:“昨夜天公剪鹅毛,北风吹散遍江皋。垆头买得双蒸酒,同上楼头劈蟹螯。”
清末大境阁
上海在元代建县但并未筑城,至明朝为抵御倭寇,于1553年仅耗时3个月,赶筑了一座高达8米、长达4500米的环形城墙。此后又在城墙上建箭台20座,箭台呈方形,凸出于城墙之外,战时供瞭望作战之用。
随着倭寇平息,筑城时建在城墙上的箭台也失去了军事作用。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上海县人集资在大境台上建造了一座关帝庙。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和四十六年(1618)城墙重修时,先后加高1.6米和1.3米。至嘉庆年间邑人再集资,将原关帝庙拆除重建,并于嘉庆二十年(1815)建造了一座3层庙宇式楼阁,主建筑为3层关帝大殿,飞檐翘角、花格门窗,是当时上海县城最高和最壮观的建筑。
王韬在 《瀛壖杂志》中描述:城下“槿篱茅屋,古树丛篁”,“小涧平桥,迂回始达。旷土数亩,间杂桃柳,暮春花开,朱碧相映,时当祓禊,士女如云”,成为沪上踏青胜地。1826年,两江总督陶澍,为此阁题“旷观”两字;1836年,总督陈銮,在其东首建牌坊一座,题“大千胜境”坊额。两旁坊联为: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仙径别开云一线,世天此生阁三层。
清末在沪外国人寄送的上海名胜明信片,图中即为陈銮所题“大千胜境”牌匾
1845年,大境道观旁增建了熙春台。站在熙春台上,大境阁尽收眼帘。飞檐黛瓦,朱栏高阁,颇为壮观。然而,在1853年的小刀会战火中,大境道观受到严重损坏,后诸锦涛募捐重建,故现在残存的古城墙留有咸丰年间的城砖。待到太平军东进后,此处一度作为洋枪队的兵营,再遭破坏。1865年和1892年又两次重修。到了1909年3月,上海城厢自治公所又重修大境道观,并将原“大千胜境”坊名易名为“大境”。这座石坊保留至今,也是老城厢最古老的石坊之一。
上海开埠后,城墙作为安全的屏障作用已基本丧失,而且城门低矮,经常拥堵不堪。1912年,上海拆城,改筑中华路和人民路,至此环绕上海县城已有三百六十年历史的古老城墙被拆毁。拆城指挥部设于大境阁内,因此大境道观及其下面的一段城墙得已保留至今,之后得以重修。
拆除城墙
如今,古城墙的城砖上,不少当年镌刻的字样还清晰可见。在4块覆于墙面、边角磨损不太严重的小石碑上,详细地记载着明嘉靖年间上海为抵抗倭寇、破土修筑城墙时捐资者的名录。
漫步其间,仿佛看到上海人民抗倭时的金戈铁马。走进底楼暗廊,似乎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沪城八景”的年代……
编辑:吴百欣
资料:上海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