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挺冷门的一首诗,短短28字明白如话,却写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这篇文章,带大家欣赏杜牧一首挺冷门,但却蕴含很深哲理的七绝。
我不知道杜牧在你们心中是怎样一个形象。在我心中,他算是晚唐活得很明白的一位诗人。
人评杜牧“俊爽”,何以在风云暗沉的晚唐乱世还能够“俊爽”呢?
不过就是放下了平常读书人背着的那些包袱。既然大厦之将倾已然不可阻挡,那还不如就聊借一点身世上的优势,让自己活得不留遗憾。
杜牧的诗,著名的主要有两类。一类可以看做艳情诗,像“楚腰纤细掌中轻”这种;一类是怀古咏史,像“商女不知亡国恨”“折戟沉沙铁未销”这种。
杜牧胸中当然装着国家,否则也不会年轻时上书献计,殷盼军事胜利;但他也重视享受、重视修心。如此价值观,可以说为北宋文人开了个好头。
接下来这首诗,是杜牧写得最多,但是知名度却并不高的一类:唱和诗。
【诗篇】
送隐者一绝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诵析】
说这类诗写得最多,可能会有诗友质疑。但其实,无论唐宋哪朝诗人,留下的诗作都是以唱和为主。
诗在古代更多的是一种语言工具,被广泛的运用在人际交往中。这一首《送隐者一绝》,便是杜牧送给一位隐士的赠酬诗歌。
从诗歌内容判断,这位隐士此时的心境可能并不平静,杜牧赠诗也就以安慰劝勉为主。
起笔两句语带双关,“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这“无媒径路”,既是通往隐者住处幽深曲折的小路;亦是隐者求仕不得的萧条之路。两句也就有了两种解法。
第一种解,是杜牧在送别隐者归家,想象其前路幽远:回家的路杂草丛生,想必已经很久无人拜访。不过这也合理,因为自古隐者优游林泉,就是远离街市朝堂这些争名逐利的凡俗之地的。
第二种解,是杜牧在为隐者怀才不遇而可惜:由于“无媒”,没有人引荐,满腹才华如你也只好隐居山林,远离市朝,渐渐被世人遗忘。
无论怎样解释,前两句的基调总是略带哀伤的。杜牧以自己的角度讲出隐者之哀,表示了对他不如意处的理解,隐者自然将其引为同道,这才有了后面两句更加明白直接的安慰。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这世间最公道的事情,恐怕就是这头上白发了吧。言下之意仍然是为隐士鸣不平,除白发外,世间实在有太多不公平事,这才使隐者落得闲居山林、不为世用的结局。
白发何以公平?因为无论贫贱富贵,该来时总会来,从不会因为某人有钱有权便放他一马。
白发在这里,很明显是“时间”的代称。钱与势当然换不来时间,世间唯有时间最公平。
而这里的“贵人”,还对应着前文的“公道”。面对贵人,恐怕公道的就只有白发了。这一句是很直白的指斥,斥责贵族们在封建社会方方面面拥有的特权。
整首诗读下来,感觉杜牧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平淡的情感状态中,即使最后两句锋芒直指手握特权的贵族,也只是用“白发不曾饶”这样一种略带安慰的语气写来。
写这首诗的杜郎不算俊爽,却更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好朋友,能够在朋友心情低落时送来恰到好处的安慰与吐槽。
【空青语】
前面提到这首诗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说白了也就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套。
不过杜牧换了一种比较新颖的角度来说明时间的公平性,用白发作为岁月流逝的象征。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平凡人,偶尔也会有仇富、仇权这样的心理。杜牧这最后两句就是很好的一解。
不用去羡慕“贵人”们拥有更好、更舒适的生活,每个人的烦恼与快乐都是相对的。
意识到幸福只能来自自己的内心,意识到贵人在很多层面与自己平等,便可以很轻松的摆脱掉与人比较造成的焦虑。
有时间焦虑,不如多陪陪家人,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与诸君共勉。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