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大师,用热爱坚守冷门专业 | 我心中的刘院士系列

7月8日,一代病理大师刘彤华院士驾鹤西去。

愿用我们朴素的语言,忆大师的点滴日常。

写一份对理想的坚持,写一份对责任的坚守!

We all die. The goal isn’t to live forerver, the goal is to create something that will.

那年,我还是一名临床医学的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对显微镜下组织形态观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保送本校研究生时,我毫不犹豫地填写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

当时的这个决定让同学们很是震惊,因为平日里我的各项专业成绩还不错,若填写好的热门专业也是很有希望的;同时也让辅导老师很不理解,因为在她看来临床一线的工作才是更有发展前景的,病理科作为临床辅助科室,医生压力大、工作环境差且收入待遇低;最终让我想法成为现实的动力来源于父母的支持,他们认为医学学科是没有孰轻孰重的,只要你有兴趣、不怕苦,努力就一定会有所回报。

江西省肿瘤医院

病理科

詹媛

于是我抱着对病理高昂的热情踏入了病理学的殿堂。当时我的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为引导式教育,她首先就推荐我买了第一本病理专业书籍——《诊断病理学》第2版,刘彤华主编,并让我仔细阅读并记录心得笔记。正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刘院士知识的广博,也让我对刘院士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打开书籍的第一页便就是刘彤华院士的简介。刘彤华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病理工作50年来,她在临床诊断、科研、教学、著作等方面,成绩斐然。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先后被评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协和医院名医。刘彤华教授长期对胰腺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数次获得国家级、部级奖,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在简介之外的刘院士工作经历与故事更让我们触动。

作者的第一本病理学专业书籍

01 渴求新知、不断学习

刘彤华院士非常的热爱书籍,同时也关注着新知识、新进展,她曾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就通读完了一本全英文的《软组织肿瘤学》,这学习的热情和耐力让科室里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在协和医院的病理科,她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位医师每周讲解国内外病理学研究的新进展,锻炼大家讲解能力并推动学习热情。

在谈及如何调剂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时,她也强调:只有新鲜的知识和信息才能让你的大脑不感到疲劳,也能够不断巩固你在专业领域内的兴趣,不至于为工作的繁琐所累。我作为一名初级病理医师,在阅读刘院士撰写的《诊断病理学》一书时收获颇丰,每次遇到有疑难的病例时都会翻阅书籍、找出正解。几年时间过去,厚厚的书籍被我翻阅得略显陈旧并,书中的知识点也渐渐梳理成几本笔记。可以说通读刘彤华院士的这本专著使我推开了病理学习的大门。

作者的《诊断病理学》学习笔记

现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们病理工作的本质为「熟知正常,发现异常」,每个病理医师犹如一个“判案侦探”,镜下的每一个图像都耐人寻味,关键看你如何去发现诊断依据和线索。同时在沉下心来阅片的过程中,使得我们沉浸在“静与净”之中,只听得到一次次诊断思路的碰撞声。

02  凡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

决不轻易下结论

刘院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长期担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有着丰富的诊断经验及清晰的诊断思路,每天都要为全国慕名而来的疑难病理进行会诊。病人们只要经她诊断后才能更放心地治疗,同仁们亦把刘教授的诊断视作「金标准」的标准。刘彤华院士的这句话让很多病理医师有深深地共鸣,因为一份病理报告单的发出,决定的是患者后续的治疗。

作为年轻一代病理医师,常因诊断经验的不足而更依赖「考虑」「不除外」等词去下不确定性诊断;对于没有把握的病例,更倾向下「非典型增生异型细胞」的描述性诊断,这些诊断结果往往会让临床医师无所适从。其实诊断词汇的合理利用与把握是很重要的,轻易下诊断就容易犯错。同时对每例疾病的诊断还是需要做足工作,对疑难病例的诊断还需要查阅病历、阅读文献,充分联合临床、影像、检验及病理去综合判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