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何要打更?仅仅用来报时吗,网友:古人智慧让人折服

“当当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当当当~”,喜欢看古装剧的小伙伴,对这句台词肯定不陌生。古代没有精确报时手段,所以在夜晚,为了给人们报时,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称为“更夫”,俗称“打更的”。
打更的历史很久远,最早起源于原始巫术,巫师们挥动手中的木棍,奋力敲击铜锣,借此达到“驱鬼”的目的,后来逐渐演变,才成了更夫手中报时的工具。
古代人们,尤其是农村地区,少有娱乐项目,基本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没有明确的时间刻度划分,做起事来没有计划,所以更夫一职,在当时较为普遍。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按照惯例,规划自己的事情。那么这份职业,到底有什么特殊呢?

别小看打更,那可是有很多讲究

关于打更这份职业的初级门槛,其实并不高,就是要求更夫能熬。
为了在夜晚准确报时,打更人晚上从不睡觉,这种扰乱生物钟的工作,让很多人无法胜任。有些新上任的更夫,常会采用各种方法,防止自己睡着。比如有人会在手上绑一根短短的香,如果睡着了,香就会烧到手上,人也就烫醒了。
其次,打更也是个技术活,一个夜里,一共要“更”五次。分别是:
①落更(晚上7点~9点):第一更,一快一慢,接连打三次。这一更主要用来提醒人们,差不多到时间了,大人们别干活了,小孩别玩了,赶紧洗洗睡吧。
②二更(晚上9点~11点):第二更,连打多次。这时候,人们该上床睡觉了,古代没灯,用的都是蜡烛。更夫接连敲锣,提醒人们注意熄灭蜡烛,防患于未然。
③三更(晚上11点~凌晨1点):第三更,一快两慢。我们常说的“三更半夜”就出自于此,提醒人们注意防盗。
④四更(凌晨1点~3点):第四更,一慢三快。已是夜深人静,不要大声说话了。
⑤五更(凌晨3点~5点):最后一更,一慢四快。这时候,鸡就该叫了,古代人们早睡早起,就算是皇帝,这时候也该起床,去准备一天的工作了。

充当城池保安,防患敌情

别看更夫们常年里走街串巷,那在古代也算个编内人员,有自己的专属工作单位,叫做“谯楼”。作为整座城的报时活动中心,这个建筑的阵仗可不小。
拿宋朝的铜壶阁举例,古书有描写:“上下两层,一共十四间房,宽十丈深五丈六尺”,整个一大别墅呀。明朝时候的鼓楼也不输宋朝:“凡山之形胜,尽在目中”。那么问题来了,要是单纯就为了计时,何必花费庞大的人力物力,来建造这么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当然,谯楼的功能不止于此。作为一个城池的最高处,“谯楼”是一座地标,能够向外遥望远处,查探敌情,时刻保护城内的安全。明清时期,大部分城市的谯楼,都立在市中心,以此为据点,向四面八方延伸街道,构建脉络。
部分谯楼中,还常年驻扎着军队,一旦城池哪里有异动,经过熟悉城市结构的更夫指导,很快就能发挥作用。这样一看,更夫放到现在,还是个“多功能型”人才。可他的作用,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预防火灾,更夫是重要的“报警器”

古代也有天灾,相比于洪涝和旱灾,火灾破坏力更大。《二十四史》中,就记载了2500年中878次的火灾。尤其是宋、明、清时期,火灾总数高达200多起。
为何火灾后果如此严重。首先是建筑材料,相较于昂贵的砖石,木材的应用极为广泛,尤其是寻常百姓人家,更是火灾的高发区。
另外,城市人口密度大,遇到繁荣期,诸如“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城市人口增长加快,房屋扩建的速度也跟着提高,大家变成了沙丁鱼罐头,住房也挤在一起。
最后,就是消防技术的落后,除非是在走水初期就遏制住火势,否则即便察觉到了,那种大火,想扑也扑不灭呀,只能赶快挖出隔离带,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也是为啥,有时古代的一场大火,严重的能烧毁大半个城市了。
而这些火灾火情,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时未曾察觉,最终导致大火。这时候,打更人,就成为一个“报警器”,眼看着哪里走水,立刻敲锣打鼓把人叫醒,赶快把火扑灭。尤其是在明清年间,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乡间邻里都要置办大水桶存水,防患于未然。这一切,也就依赖于“打更”的更夫们了。
从万物复苏的春天,到寒风凛冽的冬天,更夫们耐住了乏味枯燥,成为人们的活体“钟表”、“人肉摄像头”、“人工报警器”。风霜雨雪间,也见证了历史的轮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