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之间的学问

阅读第1273天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这本书是分成了几个篇章。前面的几个篇章,更多的是俞敏洪工作的奔波,而之后的文字,给我就不一样的感受了。
看到这篇写徐霞客文章,有三个触动:
1.记录记忆;
2.行万里路,莫忘思考;
3.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在这些纠葛的复杂感觉中,最想谈谈掺杂其中的进退的浅见。
01
知进退,明得失。
这句话,据目前的记载来看,是汉高祖刘邦说的。
而这句话,也经常用来表达,哪怕是帝王,也要学会什么时候适当地退让,而不是急匆匆地二愣子往前冲。
不过,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审时度势,物尽其用。
这两句加上,实际上的意味其实变得有那么一点不同。
这种不同,就是从一种超脱般的精神状态,顿时跌到了功利主义。
也许我的理解是有点偏差的吧。
至少在我解析古代的各类名言警句时,不仅仅只是以“精神洁癖”般的角度审视它们。
为何?因为不管怎样的圣贤,他们都是人。
不管怎样的记载,只要在这个世界真实存在过的人类,就会存在复杂的人性。
实际的行为中,有些我们看不到罢了。
就像看栩先生写的《论语》领读贴,最大的感受就是:至圣先师也会被弟子逼得发誓?
像极了现在被熊孩子折磨的老师们有木有。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禁露出了老父亲般的微笑。
所以,当我来解析进退的学问,应该无法放到一个高端的位置。
首先我站得没那么高,其次也看不到那么高。
任何精神蕴意,如果仅仅只是阳春白雪,那么也就不过败絮其内吧!
进退,我相信并非如此。
02
如果要评价古代经商的神人,首先想到的名字,应该离不开沈万三和陶朱公。
虽然这二者相隔近两千年,但是谈到这类事例,总免不了把他们拉到一起。
因为这两位的结局,也是在印证进退之间的取舍啊。
沈万三富可敌国,虽然是因为他碰上了朱元璋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草根皇帝。不过自己对于“政企关系”的把控上,应该是不稳的。
陶朱公,也就是前越国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范蠡,高管。
当越国集团被吴国集团给打成狗,吞并后。自己的董事长勾践都成为了人家吴国集团老板的小秘书时,他如何选择?
可以稍微婉转点,摇身一变,符合大流,成为新的吴国集团总经理嘛。
毕竟,他这样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很受欢迎的。
不过,这位大哥明显有点“傻”,还是跟着原来的老板一起前进,陪在左右。
直到越国集团起死回生,甚至逆袭,把原来的母公司吴国集团吞得干干净净。
按道理,这时候他也算是大股东之一了,可以坐等年底分红,别墅美女啊!
不过,他的选择,给后世无数的人,留下了经典参照!
03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这句话放到任何时间,都很受用。
不管是千年前,还是所谓的近现代文明时代,亦或国外的民主社会。
都不能逃脱。
但是,作为当时越国集团中流砥柱,能够说出这句话,其敏锐度太高了。
可惜,他看到了,文种却没有看到。
他退了,舍弃了董事会股东的位置,扔掉了那让人眼红的股权利益。
文种继续向前,进入了董事会,成为了高管,最后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仅仅如此,应该也不算传奇。
能够白手起家,打造出一个商业帝国,再扔掉。这才是气魄。
如此,往复几次。
以我而言,倒宁愿相信,这真的只是野史。
一次的进退,偶尔咬咬牙也可以做到。
但是人性之间就是存在这么奇怪,当你经历了这一次之后,下次再松手的难度,是更大,而非更小。
陡然落于谷底,而非自悲随流。
一朝奋起,莫要飘飘然而不知。
范蠡的进退之道,其实就是识形势,保自身。
如果以后世的一句诗来描述,不为浮云遮望眼,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
04
大约五个世纪前,有一位帅哥去看自己的高考成绩。
看完之后回家,老爸问他:考得不好吗?怎么不高兴的亚子?
他说,考得还阔以,就是看到有的人考得不好时,出现了各种销魂的样子。
然后,在和他老爸的沟通中,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他老爸给了一个白眼:你丫的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考上,当然可以这样哔哔嘛。
这位帅哥,叫做王守仁,后来有一个逼格满分的名字:王阳明。
他的这句话,我认为也是体现了进退之道。
无论考没考考上,可以总结自己的问题。但是因为没考上,导致自己精神崩溃,那就是修行还远不到家。
当时的他也许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之后的行为,却是践行了此话。
看成绩时的心态,就是一种“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而对于所谓的“格物”,“知行”研究中,就是“进”:爬过当时的儒家壁垒,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我们有时,就是在该进的时候退了,该退的时候,又太过激动。
有时,是因为能力;而有时,是真的没有看清。
或者说,根本是没有尝试去看,去走吧。
05
我是一个喜欢读史的人。
读史的原因,其实就是知兴替。
前面的进退之道,都是以对照来展现。而这里想到的人,其实也算是对照吧。
曹操和袁世凯(王莽)。
这三人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出很多。
如果仅仅以我自己今天探讨的话题来看,就是曹操往后退了一小步,也可以说是停在原地,没有前进罢了。
而后二者,脚步不听使唤般地往前挪动了一小步。
就是这一小步,却造成了三个人截然不同结局。
客观来说,不管历史如何黑,这三位都是一时之人杰;或者说,都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独属自己的一笔。
当曹操驻足在那一小步,汉贼之名依旧传颂,千年不绝于耳。
但,稍有明智之人,即可一眼洞穿,他有大智慧。
汉贼即汉贼,又能如何呢?总好过那后二人吧。
一位,被冠以长久的乱臣贼子,谋逆之臣;甚至得到“王莽谦恭未篡时”的评价。
另一位,卖国贼这三个字基本上在人类消失前,很难平反了。
我一直在想,同样是走到这一步的大豪杰,为何没有忍住那一小步呢?
也许,是因为人性中被压制的某一块终究爆发了?
也许,是因为当政的天子太弱,自己才能拨乱反正?
也许,是因为被人蒙蔽,因为“民意”走到了这个位置。
我想,这些应该都不是。
06
我不知道那三位到底怎么想的。
历史过去这么久,很多事情都消失在烟云中。
但是,对于曹操的这一步退,或者说未进,我觉得和初心有关。
三位都算是枭雄,哪怕枭雄,也有自己的初心啊!
曹操曾经说过一句话: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从他的履历可以看到,他的初心多么忠于皇帝?我不知道。但是他应该忠于这个帝国。
刺杀董卓,传檄天下,独自追击,剿匪迎驾,平定北方,驱逐乌桓……
每一件,都是在印证他曾经年少的初心。
或者说,那坚如磐石的心性。
也是因此,他才能忍住诱惑吧。
王莽和袁世凯,也许这方面略有不同。
这种不同,并非二人多么阴谋家,而是成长的环境,造就了些许不同。
对他们而言,向前,向前,再向前,或许就是自己的初心?
也许是的,也许不是。谁又能知呢?
那些历史中的光怪陆离,也只能在史书一瞥,臆断其中而已。
【结语】
本来想写现代职场进退之道,不过想想,发现自己还没有修炼到这一步。
能够做的,也就是膜拜先贤,窥得一丝足矣。
而对于所谓进退,我想也无外乎另外二字:舍得。
有舍,有得;有进,才有退,也许这也是古代的阴阳协调之道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