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迟到:赴约纳木错|散文
文/ 老迟到
【作者简介】 老迟到,现居山东烟台。爱生活爱旅行,走过千山万水,珍惜行履年华,闲暇码文字,回味照初心。作品曾发表于《中国监察》《烟台日报》和微刊平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那天早上从拉萨出发时,天空飘着细雨,淅淅沥沥。雨中和纳木错有个约会,想象就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车行途中,安排了藏民家访。进了小院,二层的小楼,抬头见房顶上拉着经幡,“棒空”处涂成红色,窗檐和屋檐没有“飞檐”,房子外墙用石头彻成,底楼一般作库房,有的作为客厅,二层为居室。进房间喝酥油茶,听藏胞礼仪,简单参观一番,来到街上,遇到村中保安细聊。老兄厚道质朴,会简单的汉语,说得不算流畅。他有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在首府拉萨工作,谈及现状,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让人感到发自肺腑。
在路上,小雨还下着,不急不促,窗外景致别样美丽,油然之绿经了雨水打淋,显得更加绿如碧玉,时而零星散落,时而成片连接,山巅及腰处经年累月裸露着,缺了绿色覆盖,略显苍凉,而有高山之巅,冰雪覆盖着,夏雨亲吻着冰与雪,想象中多了份情趣。
途经那根拉山口小憩。此处海拔519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号称生命禁区。作为景点,必有游客,大家在巨石前拍照留念,远眺纳木错,碧蓝如洗,迷蒙细雨中一样可见。遥望四野,山峰雄浑苍茫,天空辽阔深邃,浓云敦厚汹涌,心里顿时涌起如波似涛的感觉,这雨似乎没有带来丁点灰暗心情。
“纳木错”为藏语,意为“天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这里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与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其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在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也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说来也怪,一路的雨连绵不断,到了湖边戛然而止,豁然天晴,空中浓重的白云飘散着,阳光时而穿透云层,时而躲躲闪闪,像个淘气的孩子,调皮得让人忍俊不禁。靠近湖滨,放眼湖南侧,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傲然屹立,和缓起伏的藏北高原在北侧向西北侧连绵而去,美丽的纳木错就在群峰环抱之中。湖边不远处的四周,天然的草原牧牧场伸向远方,直到山脚。在西藏古老神话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湖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山因湖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湖因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它们相偎相依,相到对望,像是坚守着家园,丰富了人们的想象,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
漫步湖边,遥望高山,近看湖水,海一样辽阔的湖面,宽阔无垠,水色澄清由微绿到碧绿再到湛蓝,变幻着色彩为圣湖抹上了神秘。目光转向湖边,不远处摆放着玛尼堆随处可见,还有微风中摇曳的五彩经幡,让你感受到藏胞源自内心深处的虔敬。与其说敬山敬湖,不如说崇敬心灵。西藏人民历来就有“羊年转湖、马年转山、猴年转森林”的习俗。特别是藏历水羊年,前来观湖朝圣的信徒络绎不绝,他们在湖边搭起帐篷而后转湖,献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代表着真诚的心。而笃信佛教的信徒,则背起行囊和炊具徒步转湖,风雨无阻,历时八九天绕湖一周。精神何等可贵,意志何其坚定,听着就让人生敬!
凝视着湖水,只见水波微漾,波澜不惊,时而有飞鸟掠过,白云飘过,倒映在水中影影绰绰,一动一静,静谧安详。云彩飘远的蓝天,阳光普照开来,光线落在水中,似乎更为圣洁,任谁都会窒息一般,仿佛气定神闲,而又无法抗拒其美。这时,湖边的游客正兴致勃勃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有放眼赏湖者,有举目观天者,有摆姿拍照者,有索性下水者,更有骑上牦牛纵情游玩者,在天与湖间亲密接触,如痴似醉,忘了归途。远离喧嚣的人们,唯有此时此地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风景都是赏的,不是恋的,就算再美,总有告别之时。挥一挥手,再见了纳木错。车出湖滨,细雨又落了下来,神奇吧,同行的人们一路幸运地感叹着,这雨就跟随着,一直飘到拉萨。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