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里、腾讯、网易等征信数据打通之后,“老赖们”还能借到钱吗?

在网联成立之后4个月,信联也被爆出将由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组建,今年年底就要正式批筹,并且收编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考拉征信、前海征信、中诚信征信、鹏元征信、中智诚征信、华道征信8家首批个人征信牌照试点机构。

信联意在为央行征信系统补充,主要服务对象为互联网金融个人借贷业务机构,且数据共享。这一年,随着互金行业蓬勃发展的还有监管和合规这两个关键词,其中以对于现金贷、消费金融等网贷平台的把控和监管最为严厉,关键原因则在于多头借贷、借新还旧的现象屡禁不止。

如何提前防范风险,关键在于一套完整、实时和共享的个人征信数据。

1

扼制“多头借贷”

数据显示,大约50%的借贷者曾向2家或2家以上的机构申请过借款,在1家机构申请多次借款的客户仅占7.2%。走投无路的借贷者在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去其它平台借钱来偿还借款,并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本身没有还款能力的贷款人,平台在催收时诱导用户拆东补西,也是造成多头借贷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借款者甚至在30多个平台上借过款之后,才被禁止借款。

上海一家互金企业的首席风控官向《IT时报》记者坦言,造成业内多头借贷、过度借贷的原因主要是征信体系的缺失,缺失的内容包括借款人的全部债务情况、借款记录、借款查询记录、历史还款记录与逾期记录等,“对于网贷平台来说,征信处于风控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有了征信就可以做评级,就可以更好地规避高风险人群,也可以做风险定价以及自动化审批,对用户体验、借贷成本、网贷效率都有帮助。”

据了解,民间借贷和网络借贷都没有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记录范围内。“虽然有民营征信公司在做多头借贷信息收集和查询,但仍然不够全面,此外还有合规性、稳定性、准确性的问题。”上述首席风控官告诉《IT时报》记者。

2

网贷平台不舍得花钱做风控

从诚信到信用,再到征信,在金融成为经济核心的时候,风险防范成为要务,征信外化为一种制度。然而,现在很多网贷平台却处于“蒙眼狂奔”的状态。

在上海财经大学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乃红看来,多头借贷正是信息孤岛的产物,比如大家普遍使用的芝麻信用,虽然现在可以在租房、共享单车等方面免押金,但芝麻信用的分数仅仅反映了个人在阿里系中的信用情况,只能代表一部分,大多数征信机构的征信报告仅能反映一个人局部的征信特征,“征信最核心的是要实现信用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一个是市场主体交易决策用的,一个是用于风险防范和预警,因此,征信数据要有风险标准,而不是数据标准,不是说谁数据大谁就可以做征信。”

这点也得到了上述互金企业首席风控官的认同,他告诉《IT时报》记者,现在的网贷平台在获取用户征信情况方面存在一些难点,“比如没有很完整的数据可以获取、央行数据接入门槛高、基于大数据的征信数据割裂严重,形成一个个孤岛,增加平台的接通成本和使用效率、客户授权也更加麻烦,体验不好等。”

有业内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要判断一个网贷平台对用户征信的把关是否合理,关键在于看数据是否有授权、是否有测试流程检验数据的有效性、是否科学地使用在信贷审批或者模型中、是否定期验证数据的有效性等。

实际上,没有一家网贷平台不知道疯狂借贷的风险,但是在网贷平台从野蛮生长到逐渐走向合规的过程中,想生存的平台都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记者了解到,在风控方面做得好的公司都会投入建立大数据平台,包括服务器、分布式架构、专业团队设立(包括技术与风控)、广泛接入征信大数据、购买相应开发工具,成本投入差异可以达到1000万以上。

而且,网贷平台的获客成本也在水涨船高,从若干年前的40-50元/个,增长到了现在的200-300元/个。

3

独立是底线 共享是核心

信联的降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多头借贷的确会产生扼制。“如果信联真的能建立起一个全面、准确、共享的征信系统,会帮助网贷风控更准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最终有可能降低产品定价,让网贷平台不仅‘普’而且‘惠’。”上述首席风控官告诉记者。

“征信中,独立是底线,要保持第三方征信机构的独立性,信联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征信机构。”易观国际金融分析师李子川认为。

但是,在胡乃红看来,信联要真正发挥数据共享、数据全覆盖的作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虽然征信的核心是共享,但信联能把数据共享到什么程度,还要拭目以待。此外,如何做到风险控制和隐私保护的平衡,目前,对于隐私保护的界定并不清晰,但隐私保护不能成为征信数据缺失的障碍。”

目前,我国的征信市场正处于发展中,但由于数据质量差、信息更新慢等问题,造成征信服务市场起不来,“目前中国还没有摆脱熟人社会的交易、交往习惯,很多时候不会根据一份征信报告去判断一个人,更何况现在的征信信息采集准确率低、采集范围小,且只局限于信贷业,实际上是市场机制的内生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向《IT时报》记者坦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