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精准的广告,是更“懂你”, 还是更能“控制”你?

有人说,广告如此精准,并不是因为“偷听”,而是大数据“太强大”。其实这是一回事。无论这些互联网公司对你的了解来自麦克风还是GPS定位、Wi-Fi、IMAC码、剪切板、照片,最终都会画成一幅虚拟世界里的“你”,然后为“你”提供精准的广告。当然互联网公司可以说,这是为了“更好地为你服务”,但我看到的,却是满满的“权力”二字。

“这是为你好”,多么熟悉的话语,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母让苏明玉上免费师范,开口便是“我为了你跑了不少路,求了不少人,女孩子当个老师,离家近,还稳定!”是啊,多好!好到“忘了”明玉是可以上清华的。“为你好”三个字背后,是说话人满满的控制欲。

《智能时代》作者吴军认为,未来只有2%的少数人受益于新科技。在我理解,这其中暗含的另一层意思是,只有2%的人能够掌握并知道如何利用数据资源,剩下98%的人都将只是数据的提供者,无论5G,还是物联网,万物互联的最终目的是将人、财、物数据化,通过Matrix(母体)将彼此相连,然后走向智能时代。

毫无疑问,这些数据掌控者会为你提供更精准的广告、更贴心的商品、更符合你口味的新闻,减少你选择的时间,争夺你更多的时间,然后,收集更多的数据,更加“了解你”。

然而,细思极恐的是,这些“为你提供的更好的服务”,究竟是你真正想要的,还是它希望你想要的?120年前,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便写道,“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在数据世界里,完全由各种标签画成的透明的“你”,真能坚持自己是自己吗?

这并非耸人听闻。

Facebook在2014年便曾做过“情绪传染”的试验,通过这个试验他们发现,只要操纵帖子在Facebook页面上出现的顺序,就可以让人们变得更开心或者更悲伤。2018年3月18日,《卫报》的报道证明,一家名为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公司窃取了5000万Facebook用户资料,根据每个用户的日常喜好、性格特点、教育水平,预测他们的政治倾向,进行新闻的精准推送,达到洗脑的目的,间接促成了特朗普的当选。

“技术是中立”的吗?美国宪法学者、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伦斯·莱斯格在《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一书中悲观地发现,代码不具有中立性,网络空间拥有什么样的性质,完全取决于代码架构由谁设计、如何设计。

当数据成为资源,代码成为法律,谁掌握资源,谁就将拥有权力。技术可以使数据资源前所未有地集中于少数几个公司,大数据更了解你,但也更容易操控你。

当然,它能做到,并不代表它会做,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谁能将这种权力关进笼子里?不要将“不作恶”的希望寄托于企业自律,权力和金钱的诱惑让人无力抗拒。

最早以“不作恶”作为公司核心价值观的谷歌,2018年,在员工准则中彻底删除了这一条,而是以“做正确的事”代之。此前,在与美国军方合作Maven人工智能项目时,尽管有谷歌员工指出这项技术有可能用于提高无人机打击的精确度,有违“不作恶”原则,谷歌依然我行我素,直至数千名员工联合反对,才被迫决定不再续约,但“不作恶”也消失了。

在利益面前,企业的自律原则,随时都有可能绷断。正如《动物庄园》中谷仓墙上的“七诫”,最后都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能够约束权力的唯有法律。事实上,无论是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还是中国的《网络安全法》,都加强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措施,明确互联网公司获取个人信息的规则,GDPR更是从个人数据权利的法律归属上,设定了“个人数据”“数据主体”和“数据主体权利”。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很多公司今年年初相继修改了自己的“隐私协议”,并在过度索取用户授权方面有所收敛。

然而,法律的语言更偏向概念性,且执行时通常会遇到技术障碍。以精准营销为例,用户如何判断收到广告是因为哪个网站泄露了自己的信息?法律规则需要转化为技术规则,或者说,法律需要以技术的手段来保障。比如区块链,这是目前被认为最能追溯数据来源的技术,但真正落地却困难重重。假设法律强制性要求,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必须使用区块链“记账”呢?

但这样是否能真正解决数据确权,或者是否能规避技术影响价值的弊病?

我,不知道。

从信息时代到数据时代,再到智能时代,作为个体,我们终将成为滚滚数据洪流中一个微小的分子,谁都无法逆势而行。只是希望我们能拥有这样的权力——是,数据是开放的,是,有人在获取和控制,但,至少我知道。

编辑:挨踢妹

图片:网络 采访对象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0)

相关推荐

  • 苹果和FaceBook的隐私之争,谁更有利于用户和互联网未来?

    2020年7月,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与谷歌,亚马逊和苹果公司的负责人一整天都在回答美国众议院反托拉斯小组委员会成员的激烈问题. 当时他一定没有想到,对他公司核心业务模式造成最直接威胁的并不 ...

  • 看不见的战争:人类隐私攻防战

    别看 1984 年出生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是个年轻同志,但是,面对和自己爸爸一个年纪的其他大佬,小扎是敢于硬刚的. 马克・扎克伯格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这 ...

  • 最重要的技术力量

    前段时间写BP,想到当今技术发展对商业最大的变革力量本源,冒出来的两个词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 有人会说,人工智能那倒还算"新",互联网这个也太老生常谈了吧! 对于只会追求新名词的人 ...

  • 为什么我们应该终结数据经济?

    神译局14小时前 关注 数据经济依赖于大规模地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尽可能多地收集个人数据以获取利润.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

  • 30年前他发明了万维网,现在他要把它推倒重建

    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滥用以及大型网络公司的数据垄断,使如今的网络变成了万维网之父 Tim Berners-Lee 不喜欢的模样.为了解决这个困境,他决定把自己创造的互联网推倒重建. 撰文 李姗珊 编辑 魏 ...

  • 5部刻画家庭的亲情小说,看完以后,更懂父母、更懂家庭与责任

    我们成长的每一天,都是在进一步认识自己和父母.就像<你好,李焕英>中的结尾能让人引起共情,因为面对好不容易更了解.更亲近却要离开的父母,我们都会情不自禁放声大哭.以下5本书,就描写了亲情之 ...

  • 书画,让你更懂美、更爱美

    .来源:中国美术zgms6118 清初    吴宏 1.性格更从容 可能是受到时代的影响,当代社会很多人性格都潜伏着浮躁的一面,尤其我们在谈论小孩的时候,会很容易说:"现在的小孩不比以前了, ...

  • 从“更懂中文”到“更懂用户”,好奇夜里的百度变了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词人辛弃疾这句名词道尽了人生中无数次面对未知苦苦求索的艰辛和乐趣.而以这首词为命名来源的百度公司,因其搜索引擎在信息时代发挥的 ...

  • 晨读丨三句话,让你更懂生活

    晨读丨三句话,让你更懂生活

  • 更懂刚需心的59方两房,是大势潮流还是昙花一现?

    文丨楼小王 在杭州,对于刚需买房的门槛户型,很多人会想到89方三房,但如果砍去30方,且保留独立的厨房.餐厅.客厅,59方两房是不是更懂刚需的心.   因为户型不能「偷面积」,目前新出的89方往往也只 ...

  • 泡过老茶,更懂普洱

    只有喝过老茶, 甚至亲手泡过老茶的人, 才更懂得普洱茶的精髓, 更加理解普洱茶 越陈越香的意义与价值. 普洱茶界有这样的共识,只有喝过老茶,甚至亲手泡过老茶的人,才更懂得普洱茶的精髓,更加理解普洱茶越 ...

  • 有前途的人,往往更懂“为人处世”,牢记这4句俗语,越混越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什么是江湖?用一句台词来说:"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小时候,父母常说:"用功读书,学好本事,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但当我们 ...

  • 香港新首富曾毓群:赌性坚强,毕业于上海交大,比李嘉诚更懂团队致富的道理

    香港讯    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的董事局主席曾毓群以身家345亿美元(460.51亿新元)超过李嘉诚跻身香港首富. 这已是年仅53岁的曾毓群二度上榜香港首富.今年1月 ...

  • 领克02 Hatchback真能吊打高尔夫GTI?只能说中国品牌更懂中国

    最近有两款小钢炮车型关注度颇高,一个是领克02 Hatchback,一个是第八代高尔夫GTI.虽然这两款车型都还没有上市,却早已引来了网友热议,可见国内的消费者对于一款价格不贵又充满乐趣的车型呼声之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