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九章
《道德经》通读 第六十九章
原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此章名曰:哀者常生。
老子说用兵,论不争之道。天下没有人如此用兵,天下没有人明不争之道。这才是老子要说的话。老子借用兵言来说道,而不是让人如此去用兵。如果天下人都依老子的用兵之言“行无行”,或“不敢进寸而退尺”,人世间还有战争吗?不用兵,是真正的用兵之道。
用兵之言,老子是这样说的:
用兵之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看看老子的用兵之言说了哪些用兵之“道”:
1、不做用兵战争的发动者,无奈时做一个被攻打的应战者。
这一条是说,在好战的人世间,能如此不争就很不错了。
2、在战争里,不做进攻者,只做退后者。
这一条是说,不做进攻者的敌人,在进攻者那里,以后退让敌人成为战争中的孤家寡人,没有对手可战。
3、行无行,是说,有战争这行为吗?有,后退;没有战争的行为,不与进攻者争。
4、攘无臂,是说,如果遇到进攻者,只做晃膀子动作,连手臂都不要抬。
这一条是说,让进攻者明白,我们不是你要攻打的敌人,我们连举手的动作都不会。
5、仍无敌,是说,心里根本没有自己的敌人念头。
这一条是说,面临敌人,心里不把进攻者当作敌人,甚至认为他们是朋友。认为他们和自己一样,也不是来攻打自己的。
6、执无兵,怎样让进攻自己的人,把自己看成是敌人呢?进攻你的人拿着兵器来攻打你,你赤手空拳,两臂下垂,像一个过路人一样,站在进攻者面前,进攻者会觉得这样的人还要不要攻打。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用兵之道。
那么,又该如何理解老子下面的这些话:
祸莫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一句话不好理解,什么是战争之大祸,什么是轻敌?为什么说轻敌差不多就等于丧失“吾宝”?“吾宝”即我应有的道德,大道厚德具体地说,就是老子在六十七章所说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什么叫轻敌,轻敌,就是把进攻者当敌人看,并把自己作为进攻者的敌人,轻易把人看成敌人,轻易把自己作为别人的敌人。想想吧,当把自己看作是进攻者的敌人时,道德要抛弃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的道和德,就是自己的“宝”。把“宝”抛弃了,才能真正成为敌人。
最后一句如何理解?
依前面所说,老子最后这样说: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老子说,现在站在战争的角度看,如果对战的双方以兵相抗,最后取用的一定是哀兵的那一方。什么是哀兵,把战争看成是一件可悲的事的军师,他们不想有战争,不管胜负,战争都是可悲的,胜也哀,败亦哀,之所以要“加兵”就是为了尽快结束这种可悲的战争,所以,这样的军师,必然在战争中取胜。
所以,老子在第三十一章说:“以道佑人君者,不以兵强天下。善者,果而已民。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这里说的正是哀兵之哀。他们不会因为取得胜利而骄矜,因为,他们是怀着对战争的悲哀之心而把用兵之行强加在自己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