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凭什么征战海外?小米10青春版进入韩国如教科书般典型

最近调研机构又发布了手机销量的最新统计数据,有意思的是这次统计数据并非国内市场,而是针对印度市场的。虽然今年第二季度印度手机整体出货量几乎腰斩,但对于众多国产品牌来说根本没什么影响。其实在很多市场都是如此,只要国产手机能进入的,市场占有都会很快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国产手机到底有啥核心竞争力?最近一款手机就说明了问题。

其实从调研数据来看,说对中国手机品牌没有影响是不对的,毕竟出货量全都下降了,甚至也是接近腰斩的水平。但各品牌市场份额依然稳定不变,不仅如此,位于Others里的品牌份额反而失去了3.7个百分点,这其中不但有Moto、LG这种国际品牌,也包括MicroMax、LAVA等印度本土品牌。如果非要说中国手机品牌处境艰难了,那其他品牌处境也更糟糕了。

其实在很多市场都是如此,比如小米、OPPO和vivo等品牌进入了东南亚市场,那里的三星、LG等手机品牌份额立刻直线下跌,非洲市场也是如此,东欧市场更是曾经被小米和荣耀在发布会上当成果展示过,在每个国家都是前五、前三乃至第一的水平。归根结底,其实是这些市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竞争不充分。当遇到一个强有力的品牌进入时,其他品牌就没有了能够应对的策略,更何况中国品牌都是扎堆进入。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这些市场原本什么样,以及有什么产品在售,其实就已经能够得到答案了。在不久前小米10青春版这款手机进入了韩国市场,这款手机配备了骁龙765G芯片,后置采用了潜望四摄,售价折合人民币2600元左右。

然而作为三星主场的韩国,本地在售的手机品牌却有些不给力。比如三星自己的Galaxy A51,在中国市场卖的是5G版,海外在售的却还是4G版,性能与骁龙710相差不大,价格却和小米10青春版持平。还有LG在售的Q61,后置指纹、联发科P35八核心、64GB存储,还是一款2000多元价位的4G中档手机。

这些手机由于只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地区市场渗透,所以销量不够,加上远离供应链和制造工厂,企业虽然名气很大却没有太多话语权。另一方面长时间缺乏竞争也导致没有中国品牌手机这样的竞争意识,甚至形成了垄断的局面。当中国品牌手机进入之后就形成了摧枯拉朽的局面,当初这些品牌也是如此渐渐在中国市场被淘汰的。

所以当我们如今谈到几个国外的核心供应链企业具备竞争优势的时候,也不能不说中国手机的营销、生产也是具备同等优势的,只是表现的层面不一样,甚至市场份额本身也是一种优势——我们很多人只看重技术优势,但技术终将转化成产品才有价值,因为没有合适的转化渠道而被淘汰技术难道就少么?这就是中国手机能够做足卖点并且征服海外市场的根本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