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树斌案:把谣言说成真相,才是真正的无耻

看到最后觉得赞同的话,

一定要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文|进击的熊儿子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正义往往是稀缺而且珍贵的。

然而很多事情一发生,不少媒体都在忙着疯狂产出“正义”。

可是经济学告诉我们,这会导致正义通货膨胀。

 01 

昨天,顺手把关于郑成月的“负面”信息全给抖露出来。(戳→郑成月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然后就被新京报扣上了“诛心论”的帽子。

说真的,我不知道新京报还能有多无耻,他的下限又在何方。

为什么他能视所有证据于无物,红口白牙指责质疑者的疑惑是诛心。

但对这些所谓的媒体,我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

 02 

新京报说,我们不能要求“举报者”,尤其是一个坚守真相的人必然完美无缺,不能要求他没有借过小贷,没有打过官司,没有在赋闲期间开过公司。

我也觉得这话特别对,毕竟“污点证人也是证人”。

但问题是,挑拨这事儿的媒体故意搞错了很多事实,并且试图在重复中让其变成真相。

而这些偏颇的错误才是我们这群追求事实者最关心的。

我记得在最开始的报道中,郑成月被吹捧成是聂树斌案的真凶发现者。

可早在2013年,河北省高级法院就作出过宣判,王书金供词与聂树斌案相关证据不符,即王书金并非法律意义上的聂案凶手。

不仅如此,在许久之前的专访中,郑成月亲口交待,自己第一次拿到卷宗看过后,曾一把将其丢掉了桌子底下。

由此再联系回最高法曾透露的,“卷宗里有部分审讯笔录和原始证据丢失”——难道我们基于此的质问也是诛心?

 03 

新京报在文章中说,郑成月作为推动聂案平反“功臣”,却晚景凄凉:2009年,在他49岁的时候,提前离岗。

但这里似乎又搞错了一个事实:

郑成月在参军时填的档案是1958年生,实际是1960年生。

也就是说,到2009年,郑月成按照户籍年龄是49岁没错,但是按照档案年龄是51岁,符合退二线标准。

我觉得媒体人在陈述时不该蛮不讲理,不能参加工作的时候年龄往大了算,该退二线的时候又年龄往小了算。

总之,不能啥好处都让郑成月给占了去。

另外,关于其妻借三十万贷款为其治病,这里也有事实需要厘清。

此时的郑成月,正陷入多起经济纠纷案件无法自拔,其中包括拖欠他名下企业工人工伤赔偿,因此无法从正规渠道取得贷款,不得不借民间贷,最终因无法偿还而被冻结工资卡。

 04 

我一直以为,媒体做报道时的灵魂应该是客观真实。

但新京报的做法却是在强行塑造英雄。

夸大事实,移花接木,断章取义,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无视被郑成月拖欠工资、工程款、工伤赔偿、贷款的无辜百姓的利益。

特别的,在遭遇质疑、面对铁证的时候,新京报却避重就轻,自立靶子进行回击,试图维护郑成月将倾的形象。

如此下作之举,实乃新闻媒体界之耻。

 05 

我不知道,新京报在做这篇报道的时候,看没看过聂案受害者当时的惨状。

但我却敢肯定,新京报在做这篇报道的时候,根本没下功夫了解该案的前因后果。

康菊花死了,带着遗憾,死不瞑目。

聂树斌因为疑罪从无,被从凶手一栏中划去;而被郑成月断定为凶手的王金书,又因为法律不承认,迟迟未受到审判——她的死似乎成了无头悬案,没人为其买单。

说实话,郑成月在为聂树斌翻案期间,究竟做了什么,由于事实的缺位,谁也说不好。

然而,从现有的证据反推,他根本就算不上英雄。

最后,借用@子午侠士 一句话:

一旦媒体缺德,这个社会就会跟着缺德。

就说这么多吧。

参考消息:知乎用户@苏梦枕,系作者授权引用。

这里是进击的熊儿子,谢谢你的阅读。

—End—

若有启发,欢迎打赏与分享,甚幸!

熊儿子只提供事实,不提供智商充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