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那么好,咋没见你学着割礼啊?”

前些日子看到环球时报发了条微博,有关地铁无裤日的。

其实有关于这个话题,我去年就曾写过一篇文章。(戳:让大爷大妈们骂骂傻逼,天塌不下来!

但当时谈得略浅,今天重拾起来,补上一刀,也算是弥补了先前的亏欠。

1

关于地铁无裤日,其实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去年@中国青年报 署名卞广春的评论员写作的一篇题为《请大伯大妈们对“地铁无裤日多包容”》的文章。

在当时对此评论的文章中,我曾这么写道:

文章开头,则净是些陈词滥调,所表达的也不过是“大伯大妈们不懂年轻人的潮流”而已。至于为什么大伯大妈们为什么不懂潮流,中青报评论员卞广春如此评论道,“他们只看到年轻人在疯,看不到自己已经老”。

的确,年轻人作为一个追逐潮流的群体,从未缺席“流行前线”;而中年群体作为“逝去青春”的一代,对年轻人的很多想法都不甚知晓,但是他们对“地铁无裤日”的鄙夷却不无道理。

中青报似乎把“有伤风化”的底线拔得很高,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心中的评判标准本就不同。——“西方社会能做的事,凭什么中国不能做?”

2

“西方社会能做的事,凭什么中国不能做?”

这似乎并不失为一个好问题。

很多人其实没想明白这个问题,大抵思路跟下图这位“话语权掌握在洋人手里,因为我们不会说话”差不太多。

可事实完全不尽如此。

我们并不是不会说话,不然外交部发言人的妙语连珠如何逼迫得洋人不会说话。

当今中国话语权多多少少地遗失了,跟西方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部分官方话语体系的缺失或者怪异,以至于将握在自己手里的话语权拱手交了出去。

这是个长远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更不是我一篇小文号召“你们要学会说人话”能转变过来的。

而在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多想想那些不需要想太多就能想明白的事儿。

比如说,“西方社会能做的事,凭什么中国不能做?”

3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大抵遗留下来许多遗毒。

比如说,“男尊女卑”,又比如说,“三从四德”。

这都是些封建糟粕,是需要丢弃在历史的故纸堆中的。

而“地铁无裤日”,正是这一类糟粕,只不过起源于西方而已。

有些人很可笑,“逢洋必跪”,姑且连洋人拉的一坨屎他都要凑上去舔上两口大呼好吃。

其实譬如“地铁无裤日”之类的活动,作秀要远远大于意义(虽然我不知道其中的意义所在)。

更重要的原因其实还在于,这类活动与中国传统观念里的“公序良俗”相悖。

而就像我在《“小内内”尚存,就不伤风化了吗?》里所说的那样,不论社会制度如何变迁,基本的“伦理道德”都是不应被破坏的。

诸如@中国青年报 等总能无微不至地体谅西方糟粕之类的做派,与其忙着批判中国人的“中国道德”,不如好好反思下自己的屁股到底该坐在哪头。

当然我写了这么多,也不是说要“逢洋必反”,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东西也该吸收进来尽快地为我所用,毕竟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在于兼容并包。

但对于糟粕,还是赶紧弃置一边吧,“你那么喜欢西方,也没见你学着割礼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