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英语高手是这样养成的
昨天读完了《嗨,早知道英语我就这么学了:管鑫Sam的英语高手养成手记》(这名字也太长了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心得。
管鑫Sam的这本书分为四部分,前两章主要介绍他是如何“异军突起”,从俄语专业学生到全国英语比赛16强的经历,如何通过做字幕成为大V,接受《鲁豫有约》和外媒CBS访谈的经历。后两章分享的是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经验。
管鑫的成功得益于他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大学毕业前他就完成了英语学习的“原始积累”。大一的时候他为自己设定目标,俄语专业的他立志要把英语学的和英语专业的学霸们一样好(甚至超越他们)。这个目标的实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考试导向、狂练口语和参加比赛。
他选择先把四六级考试搞定,踏踏实实地刷题、读原版书、听各式英语,最后的结果是四级考了677分,六级686分。四六级高分解锁后,他把学习重心放在了口语表达上,开始“更有目的性”地利用学校的口语角。为了让自己说的内容有深度,他开始逐渐给自己提高难度,尝试用“辩论模式”来逼自己刻意练习。大三的时候他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挺进全国16强。大学毕业之后,他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开始翻译一些国外的脱口秀节目,继续精进不休。
除了对语言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外,他的成功离不开平时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这些习惯和态度是成为英语高手的必经之路。例如有关阅读,他说:
我虽然在国内,但几乎每天都会看国外新闻节目,也会下载和在线收听国外的广播,一般出门或在车上时耳朵不会闲着。听主要安排在路上,也包括洗澡的时候。每周通过Kindle订阅Economist和TIME等杂志,虽不能保证每篇都看,起码要读一半文章。
有关和老外聊天:
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去对应自己的刻板印象。
很多时候你说不出来什么不是口语不行,而是脑子太空,脑子里有对对方文化的一定认知,自然能聊的就多了。
如果你对他们的文化感兴趣,自己却不是很了解,可以提问,问有质量、有趣、能让你真正得到启迪的问题,不要去问那些不痛不痒无趣乏味的机械问题。就算你的语言水平还不足够好,尽可能地吧问题问明白,尽可能去倾听也好。如果你对他们的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大胆发表你的看法,并鼓励对方纠正你的看法,看看自己的认知有没有机会升级。
关于写作:
写作也好,口语也罢,语言的“输出端”要有质的提高,前提一定是有稳定的输入,和有心以及无意的模仿。
精进自己英文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应该是切记不可以写自己没有见过的表达,而只可以写自己见过的表达... 作为非母语使用者,在你漫长的外语学习过程之中,绝大部分时候都要以模仿的基础上灵活变通为创作前提。
关于口音:
在学习阶段和练口语的时候力求标准,语音面貌能怎增加印象分,体现教育背景优良。
在使用场合则尽量大胆自信,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而不是形式上。形式上的功夫要下在平时,现场纠正本来也来不及了,没必要纠结。
书中也提到了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的具体方法,大家有兴趣的话买书来看吧。只需要几十块钱,就能学到他人十多年的学习经验,太超值了。买来之后不仅要看,还要行动起来 -- “就像学驾驶,你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再怎么旁观,也是看不会的。”
越焦虑,就越该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泛读精读泛听精听,踏踏实实地每天学点新技能犯点错误,相信习惯和积累的力量。最后和大家分享管鑫在他序中写的一段话:
如果你的方向有问题,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及时矫正,如果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你的迟疑只是因为学习的正道往往漫长而悠远,希望这本书能给你信心和勇气,告诉自己,正道往往不会更近,也不会更远。当你在正道上“傻傻”前行的时候,总能看见道边有非常多的“聪明人”刨土沟儿、钻树林儿地找近道。道路越往前,你会发现在你左右道边的“聪明人”越少,回头看就能知道离起点越近的地方,这种“聪明人”就越多,依稀能听见,他们似乎还在争论着,哪条道路更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