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记忆
一、感觉记忆的编码
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也叫感觉登记。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保存的时间短暂,但在外界剌激的直接作用消失之后,它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性。感觉记忆有较大的容量,其中大部分信息因为来不及加工而迅速消退,只有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并进入短时记忆。
图像记忆( iconic metnory)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剌激的形象特征,能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是感觉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斯伯林(Sperling, 1960) 利用实验证实了视觉器官的这种编码能力。
斯伯林在开始研究感觉记忆时,采用了整体报告法(whale report procedure), 这种方法是同时呈现3, 4, 6, 9等若干个数字,呈现时间是50ms,数字呈现后,立即要求被试尽量多地把数字再现出来。实验结果是,当呈现的数字数低于4个时,被试可以全部正确地报告出来;当数字增加到5个以上时,被试的报告开始出现错误,其正确率平均为4.5。这个结果使斯伯林设想,在感觉记忆中所保持的信息可能比报告的多些,只是由于方法的限制未能检查出来,于是他设计了局部报告法(partial report procedure)。
他按4个一排,一共三排的方式向被试呈现如下12个英文字母:
XMRJ
CNKP
VFLB
呈现时间仍为50ms,其中每排字母都和一种声音相联系,如上排用高音、中排用中音、下排用低音。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声音信号,对相应一排的字母作出报告(局部报告法)。由于三种声音的出现完全是随机安排的,因此被试在声音信号出现之前不可能预见要报告的是哪一行。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根据被试对某一行的回忆成绩来推断他对全部项月的记忆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被试能报告的项目数平均为9个,这比采用整体报告法几乎增加了倍。由此,斯伯林认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斯伯林用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莫瑞(Moray)等人的研究(1965) 发现,除视觉通道外,听觉通道也存在感觉记忆。他们模仿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在一个房间的4个角放置了4个扬声器,被试坐在房间中间可以从4个不同的声源听到声音,并且能区分出声音发出的位置。实验时可以通过2个、3个或4个声源同时呈现1个-4个字母,刺激呈现之后,被试要根据视觉提示报告出他所听到的字母。实验也采取了整体报告法和局部报告法,结果表明,局部报告法的成绩要优于整体报告法,说明听觉系统中也存在感觉记忆。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声像记忆(choic memory)。
二、感觉记忆的保持
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它是如何随时间而迅速变化的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斯伯林变化了刺激项目与声音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结果发现,即时呈现声音信号的回忆率为80%,当声音信号延迟到150ms时,回忆率下降到75%,信号延迟到300ms后,回忆成绩下降到55%,当延迟超过0.5秒之后,局部报告法的成绩就与整体报告法的成绩相同了。
另外,达文等人(Darwin et al.,1972)对声像记忆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声像记忆的容量要比图像记忆小,平均只有5个左右;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要比图像记忆长,可以达到4秒之久。
三、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当外界刺激输入之后,其能量首先被转换成各种感觉信息,以后这些感觉信息经过组织,获得一定的意义,成为被识别的某种模式。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相反,那些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