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还适合在手机行业厮杀吗?这个短板导致他屡战屡败
郭德纲说自己是相声行业里打不死的甄嬛,而在手机行业里,罗永浩也可以说是打不死的甄嬛。从锤子T1到坚果R1,可以说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从张扬个性到迎合大众再到设计过剩,罗永浩进行了全方位试错。然而试错终究是有成本的,何况现在多数手机品牌都已经遭遇行业冬天,这样的环境下2019年罗永浩还是合继续做手机吗?
其实老罗的一个短板决定了很多事情。评价君此前说过老罗进入手机行业有一个明显短板,那就是非理工科出身。评价君的记忆中这个行业能做到一定影响力的人物都是理工科毕业,比如雷军和余承东都是出了名的学霸,OPPO陈永明和一加刘作虎都是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努比亚倪飞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光学专业出身,360的周鸿祎也是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刚加入小米的卢伟冰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手机行业学历不高的除了罗永浩就只有黄章,但黄章有对电子设备极度的热爱。
良好的理工科基础,哪怕与手机行业无关,但对技术的理解和对产品对方向的把控都是有共性的,都会大有裨益。做产品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能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付出多大代价,尤其是面临选择的时候准确判断,才能掌控好产品的尺度。除了财大气粗的华米OV,其余品牌从供应商那里得到的资源都差不多,同等条件下大家的成本和竞争力也相似,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做出产品特色,以及如何选择方案,考验的正是掌舵人的这种能力。
老罗从推出革命性的锤子T1、T2,到彻底迎合大众的初代坚果,再到连自己也称之为“灾难”的锤子M1系列,显现出来的正是对技术把控上的不足。好在随后的坚果Pro系列找准了节奏,也有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创新是很微妙的,过于保守会因为技术落后而被淘汰,过于激进又会因为技术不成熟而成为“烈士”,只有恰好不紧不慢的节奏才能生存,能稍微快一两步的,就是行业先驱了。所以提到某项技术创新,总会让人想起一些早早走在前面却死掉了的产品或者品牌。
这时候反思一下,锤子手机确实一直都有很多创新,而且带着浓烈的个人标签。但带来新卖点的同时,也成为了产品上的拖累。初期锤子手机要么价格高、要么难产、要么出现质量问题,老罗前期的一些豪言壮语也成了后期打脸的素材,比如刚吐槽完水滴屏挑战审美就不得不在自家旗舰手机上使用,不正是因为缺少对技术和方向的把控?这个短板在技术按部就班挤牙膏的年代不算问题,但在决定技术方向的时刻是会致命的。
而现在恰恰就是要所有手机品牌不断做选择题的时刻。评价君觉得过去的2018年对于每个手机品牌来说都是艰难的,这并不体现在市场遇冷,而在于每个选择都冒着极大风险。比如2018年开始流行的水滴屏方案,夏普预言对了方向却过早迈出步子,最终黯然退场;类似的还有苹果的压感屏、三星的虹膜识别,还有各种指纹方案、屏幕方案、机身材质、充电标准乃至整体设计等,为什么显得异常丰富乃至百花齐放?根本原因是谁都无法判断发展方向,只能不断试错。试错其实就是烧钱,失败了啥样?看看魅族Pro7就是个例子,不光产品卖不出去,大笔前期投入也打水漂。
到了2019年,这种情况并不会好转,反而会随着5G的到来以及IoT进化变得更加严重。尤其是手机技术研发进一步拉高了竞争的门槛,比如小米、OPPO以及荣耀就选择了在1月“秀肌肉”,即便没有产品,也要把能当做竞争力的技术展示一下给大家看。想想转型成“黑科技”大拿的OPPO和vivo,要是没有去年从营销到技术的根本性突破,现在也会面临竞争力变弱的尴尬局面。
陈永明们尚且如此,罗永浩们如果继续在手机市场奋战,结果大概也能想象到了。所以2019年罗永浩还适合继续做手机吗?评价君想起一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不能靠连赌连赢让自己进入一线行列,不如蛰伏一两年,待到整个行业各种技术趋于成熟、方向趋于明朗时再出手。毕竟对于老罗来说,想做出个性化的产品并不难,缺少的只是时间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