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的序列化训练
│编者按│
关于作文教学,很多教师一般都要先划清界限:应试作文与非应试作文。
编者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应试作文的“指导”文章《应试作文应有一点设计感》(点击链接可查看),想来,这“设计感”也是受高考作文阅卷评价体系的影响的。
学校每年汇编教师论文集《春华秋实》,读到杨卫民老师2009年写的关于高中议论文评价与训练的文章,深受启发且深有同感。
“言之有体,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新。”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可以借鉴。
故推荐。
│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的序列化训练│
每年高考阅卷时,都有人问:“一篇分值达70分的高考作文,评卷时间据说不足30秒?”(备注:福建省自主命题时,作文满分为70分)
当然,这样的发问是没有确切答案的,也是不可能有确切答案的。
高考作文阅卷有其相当完整的已经成文的一整套评价体系,当然,也有其特有的评价环境及评价要求,但不管怎样,作为终极评价,高考作文阅卷给高中作文教学尤其是议论文教学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甚至危及了高中阶段的议论文教学。
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一篇考场作文如何脱颖而出?
很多人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
——书写很重要!
——开篇结尾要有文采!
——语言要有足够的亮点!
——事例要有文化内涵,抒情要充分!
在这么多的共识中,议论文的生命线——“理性”是被排除在外的。因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很难品赏出文章的“理趣”。于是,逻辑性、思辨性的训练,被忽略了,几乎所有的作文应试训练都指向“文采”与“丰富”。这对于叙事抒情、写景抒情、状物抒情类散文的写作训练而言,或许不是件坏事;但对于议论文训练,却存在极大的误导。于是,“议论抒情类散文”取代了“议论文”这个“干巴巴”的概念,继而,抒情甚至滥情的风暴,携以华美的文饰,将“言约意深”的“理趣”刮到了爪哇国。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笔者怎能不旧话重提,对议论文的评价与训练再作思量?
首先,笔者必须思量,为什么基础教育阶段要对学生进行议论文训练。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作为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要求,同时,这样设定写作的课程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笔者认为,通过议论文的训练,来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
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在议论文训练中可以获得发展,是毋庸置疑的;所谓“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也是议论文训练的要旨。
可是,在高考作文特有评价体系的催生下,却出现了这样的“经验”:背数十段现成的华丽素材,完成“复制+粘贴”型的作文。其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能力非但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他们的心理反倒出现严重的分离现象,即一方面在炮制空话、套话甚至假话,或是变相抄袭;另一方面却在内心滋生着对这种做法的排斥,最终影响到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完整构成。
独立思想的缺失,或将危及一个民族未来的精神品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弊端是语言脱离思维。”很不幸,这话至今还在印证着当代中国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这也应该是千千万万语文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民族智慧及精神培养的大局,来观照议论文写作训练这个局部,笔者更坚定了要扎实有效地进行议论文训练的意识。
其次,笔者必须思量,在高考作文特有评价体系的背景下,高中议论文写作如何进行序列化的有效训练?
笔者将议论文写作训练目标,分解成以下六个方面:言之有体,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新。
“言之有体”
“言之有体”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写作的要求,本是无可争议的,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句话,却引起了许多人的误读。“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是新课标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的,有些人将这句话曲解为“摆脱文体限制”,甚至提出了“跨文体写作”的“新概念”。笔者认为,这样的曲解与误读,至少对基础教育阶段是极其错误的。新课标所谓“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是在思想上的开放,是要摆脱我国建国以来曾经有过的以单一意识形态统摄作文教学的局面,鼓励学生不落思想之窠臼,而能独立辩证思考。
议论文“言之有体”,就必须在文中体现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目前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单有“论题(话题)”,围绕“话题”东拉西扯,却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更不用说有意识地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论证观点了。因为“体”的缺失,思维也就变得零散甚至混乱,因而,“言之有体”是议论文训练的基本要求。
“言之有物”。
从表面看,这似乎是无须强调的:学生既然写了800字的文章,还会言之无物么?笔者多年来在评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却不难看到这样的所谓“议论文”:通篇花哨的文字,却没有一个确凿的论据。我们将议论文写作,称作“摆事实、讲道理”,可是,基本事实不清,却通篇是“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之类不乏夸张、以议代叙的文字,甚至编造子虚乌有的事例,如“孔夫子一袭长袍,沿路呼出'理性至上’”,而后便大事抒情。笔者认为,议论文的“言之有物”,至少要表现在确凿有效的论据上,以充足的论据支持观点,这是写作态度上的“求真务实”。
论据的“确凿”,在于事实可信,笔者主张应鼓励学生积累历史与现实素材,而不随手拿“小神探柯南”“哈里·波特”的故事做文章,这是一种理性分析的严谨要求;虚构的人物、情节,也许能折射一定的社会现象,但毕竟是虚构的,不足为据。
而论据的“有效”,则要考察其是否能证明观点。请大家读一读下面的作文片断:
犹如棱角多变的星形与浑厚稳实的圆形,新颖多变的却面积小,规范稳定的空间却大,古今圣贤能载入史册名垂千古的无非是星与圆的极端之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于是古人渐渐觉悟,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方能成就大业,包举宇内。
综合前后两段,不难判断出,举项羽之例,是为了论证“古今圣贤能载入史册名垂千古的无非是星与圆的极端之杰;而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方能成就大业,包举宇内。”可是此段以项羽为例,有效么?文中有没有基本事实表明项羽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垓下歌》的哀愁无奈,显然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至多能说明他是个顶级武夫,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的基本表现,无非是杀入敌阵再显力战之能、而后自刎乌江,依然是一介武夫,谈何个性的“锐气”“突兀”“彰显”,而一句“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更令人诧异——这不是比谁更残暴么?《史记》中项羽多有“屠城记录”,可谓残暴,可是难道残暴就是“棱角”?连项羽的“棱角”何在都交代不清,更不用说证明“棱角”使项羽兵败垓下、自绝乌江了。当然,惯于屠城、称霸一时的项羽,该不该算是“古今圣贤”,也值得考证。这就是“无效的论据”。(不过,也许评卷时间太急迫,也许是颇有气势的华美文字太动人,这一篇文章居然还是得了满分。)
那么有效的论据是什么?还以此片断的论证意图为例,应该找寻那些“个性鲜明”而难见容于世俗的人物,他们与世格格不入的个性,使他们有生之年难展大志,如屈原、阮籍、弥衡,当然,作此文前,还须慎思“古人渐渐觉悟,磨平了自己的棱角方能成就大业”这个判断是否可靠,或者,只是个“假命题”?真正的思辨,至少在大脑中要有一定的推敲意识吧!
“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集中体现在对论据的分析,这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夹叙夹议,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语言形式,更是一个思维过程:从事实中分析出道理来,需要的是逻辑与思辨。可是,且看某篇题为如何分析论据:
如果不是理性,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姜树椿会重新走上手术台?叶欣会成为又一个南丁格尔节的持灯护士?何大一会放弃“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研究,不愿千里治非典?感情是枝叶,是润滑剂,感情的亲疏远近不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理性永远是主干和主流,要不然,当代“孔繁森”郑培民怎么会永远牢记“不要闯红灯”,伏明霞追求那骇世的弧线,张健告别年迈的父母,横渡渤海海峡……
事例是如何证明“理性”的作用的,我们在文中读不出来;笔者所感受到的甚至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滑稽:“伏明霞追求那骇世的弧线,张健告别年迈的父母,横渡渤海海峡……”如果单独将这两例写出来,请你猜猜它们用以论证什么观点,你可能会猜“事业的追求”“心中有梦想”“自我价值的实现”“勇于挑战”“执着信念”等等,却未必能猜到“捕捉理性的灵光”是他要证明的观点。笔者将这样的事例论证,称作“贴标签式”,请大家将段首“理性”这个标签摘去,换成“如果不是心中有爱”这个新标签,你会发现,所有事例的表达可以毫不改变,中间两句标签式议论改作“感情是枝叶,是润滑剂,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全段即可“无懈可击”!当然,如果你愿意把标签换成“追求”“信念”“理想”亦可!
这样的满分作文层出不穷,怎不鼓励学生们背上几十段现成素材,作“复制-粘贴”型“议论文”?而中学生竞相“复制-粘贴”,又有了信息技术之便利,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又还不秉承一贯传统?学术之假,民族之耻,就这样在成长中习得,却问是谁之过?
“言之有序”
“言之有序”,体现在语言局部,是语言的逻辑性;体现在文章大局上,则是谋篇布局的思路,亦是逻辑思维的体现。在这里,笔者主要谈谈“谋篇布局”的有序。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样式有两种,一为横式结构,即立论之后,以并列的几个分论点的形式展开论证,吴晗先生的《谈骨气》就是个典范的例作。此文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为中心论点,引用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作为对中心论点的阐释,而后以分别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分论点横向展开,最后结论升华到对当代中国人的激励,文章开合有度,论证有力且有序,使人清晰地把握了作者的观点与思路。
另一样式即为纵式结构,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章在思路上呈现层层深入的特点,各部分间构成文意的递进,逻辑的递进,剥笋般接近问题的核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或许文章能否做得深刻,有认识水平的差异,或许是“文以外的功夫”,但如果能掌握思考分析的规律,逻辑谨严地展开论述,文章就可能导向深刻。而现在中学生中常犯的“无序”,表现为将与论题相关的素材无序地叠加,若不扭转,则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无从实现了。
“言之有文”
“言之有文”,本该是为文章的内容配以最恰到好处的形式。议论文的表达,也是为观点的阐明服务的。避免文字枯燥、说理生涩,是古人们早已注意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古文观止》中找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中学生们所熟知的《六国论》《过秦论》《师说》,亦是榜样。以白话文作论,也可文质兼美。
但文采不是单一的铺排煽情,更不是不知所云的引用“佳句”,只可惜,在当今高考评卷体系的弊端诱引之下,那样的文句却比比皆是,且颇受青睐。再引前文所举的满分作文《捕捉理性的灵光》为例,它的结尾便是这样“耍文采”的:
“宠辱偕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这里共六个分句,除最后一句点题外,前五个分句压根与“理性”二字毫不沾边,那么,这些文字哪里来的,明眼人一望便知,背诵得来,以为佳句,便丝毫不考虑引用是否得当,先耍了文采骗分数再说,可怜那评卷教师任务繁重,早已失去判断力,或者他自己也曾教学生背这几句吧——总之,满分被骗到手了!
至于铺排煽情,更是有人趋之若鹜。笔者在语文出版社一本《高中生就这样写满分作文》书中,就见识到编者教学生写这样的“精彩开头”:
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不是山林间的一条清流,自由,洒脱;承诺不是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波逐流;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飘游不定;承诺不是夜幕中的一束昙花,转瞬即逝;承诺不是清晨绿草尖上的露珠,晶亮而短暂;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承诺如同宝剑,它的锋利是钢铁磨砺的结晶,也是钢铁的追求;承诺如同蝴蝶,它的翩跹的舞姿是奋勇破茧的代价,也是化蛹为蝶的辉煌。承诺如同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蜜蜂的骄傲;承诺如同流星,它的灿烂是陨石悲壮的付出,也是陨石的辉煌;承诺如同金子,它的光耀是淘金者辛劳的价值,也是淘金者的喜悦。
这一段,共287字,以高考按行计算字数的通例,就该占去300字的篇幅了。全文的3/8的篇幅,就是开篇的铺排煽情,而究竟所立的论点何在,大家只能在眼花缭乱间摇头。人说六朝“意浅而繁,文匿而彩”的文风,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那么,而今高考文风的靡丽,又该归因于谁?
故而谈起议论文“言之有文”,似乎倒成了件要做“减法”的事,修辞无处不在,议论文的修辞效果,务必使论证更有力,更能感染人既可,而精练中文的“言约意深”,本身恰是一种高层次的美。
“言之有新”
“言之有新”,则是新课标中反复强调之“创造性”在作文中的体现。笔者鼓励学生在平时作文中敢于出新,而经过砥砺之后的“创见”,才可用于应试作文。笔者认为文章并非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思想真有个性创见,欲与人争鸣的一种“不吐不快”。学生写出有个性的大胆创见,常有不尽完善之处,但在与教师、同学的切磋之后,则可能臻于完善。“创新”是一个“思考-切磋-再思考”的过程,而非心血来潮,标新立异。这样的训练过程,也能培养学生追求真知的精神,是议论文训练特有之功能。
当然,“言之有新”不仅是观点之新,还包含语言表达的清新、论据的新鲜。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从新闻中积累素材,或是在温故时发现新的角度,用不落俗套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创新。
笔者深知,做这样的议论文训练,比起教学生背几十段现成素材写“复制+粘贴”型的作文,要辛苦得多,但小而言之,为学生人生发展的大局计,大而言之,为民族智慧及精神的培养计,却真觉得非做不可。
忽而想起胡适先生有首小诗:“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或可套用一下,“也想不训练,可免训练苦。几次细思量,情愿训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