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问渠那得清如许——《我即语文》读后感

温馨提示:本文约20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要了解一个人的教育思想或者教学经验,需要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要了解语文课程改革与语文教学研究,需要更为专业的眼光以及更为丰富的阅历;要了解语文教师与教书育人的关系,需要积淀更多理论知识以及更多的亲身实践;要探讨语文与文化,语文与人生,需要具备敏锐的触角以及敏感的心灵……于是,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要去品鉴一位几乎可以称为“大师”或者“泰斗”的语文特级教师用自己一生的心血凝结而成的作品的时候,心中不免忐忑,我担心,我年轻的目光是否可以洞察他深邃的语文思想、博大的语文情怀,我清浅的阅历是否可以领悟他厚重的人生、精辟的感悟。

2002年,我参加福州一中的招聘试讲。讲课前,日亮老师让我去他的办公室,详细询问了我的工作情况家庭情况,又和我聊了聊语文教学方面的东西。我那时比较紧张,因为我一直认为在我面前的是一中的副校长,也许是关系到我能否顺利进入一中的关键人物。我小心翼翼地回答,循规蹈矩,不敢造次。但日亮老师的平和却印入脑海,他没有一点领导的架子,更像一位长者,在随时关注他的晚辈。

我调到一中以后,日亮老师经常听我的课,每次听完课后,他不会说什么指导性的意见,总是说“今天我又学到了一点东西。”有时会和我探讨一些问题。有一次听我上完《再别康桥》,他说:“诗歌其实是最难教的,你讲的或许学生都明白,学生都不明白的你又不讲,教诗歌的难点在于教得深刻,讲得新颖。”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吧,'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别的吗?为什么不比作少女或者美女什么的?”然后我们就站在教室门口讨论起来。后来,我带着我们讨论的结果参加了第五届全国语文教学艺术与观摩大赛,并荣获一等奖。

日亮老师总在不断地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因为他经常思考,而不是站在原地坐享其成。

《断想》中有一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教了一辈子语文,仍只坚信一句话,这句话是鲁迅说的——'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语文教师的知识管道中不贮满'语文的水’,精神体内不充盈'语文的血’,他的思想和语言就不免干涸,并迟早会使自己陷入生存困境。”日亮老师的知识管道充满了“语文的水”,精神体内充满了“语文的血”,所以他的思想和语文都不干涸,所以才会有渊源不断流淌的新鲜的灵感。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语文教师应该自己感觉是一个学者,而他人则感觉他是一个是诗人。”

“语文教学也应该从'具体解剖’开始,直逼效益问题的核心。解剖者何?一剖一节课,二剖一张卷,三剖一个学生。”(《断想》)

日亮老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5年9月,我即将担任文科班的班主任,日亮老师特意给我一张他在八十年代担任文科班班主任时的教育指导意见,上面详细地列举出文科班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育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虽然日亮老师经历了“无书,无图画,无故事”的“三无童年”,但他仍能“识字片,临小楷,看闽剧,诵古文,读《水浒》”。他因老师读《故乡》而爱上鲁迅,因福州一中的严酷而“养成动笔的习惯、注意说话的训练”。(《我的语文流年》)

十年浩劫带给日亮老师这代人无尽的痛苦,所以他们在摆脱后,更加勤奋地工作,更加刻苦地学习,更懂得珍惜时间。

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勤奋、刻苦、珍惜,日亮老师才会站在高处俯瞰。

最近一次他问我:“你可曾为自己留下点什么?”我不明就里,他就告诉我:“我最近在整理自己的东西,发现大多太杂,不知从何下手;也发现有些空白,很多美好的东西,因为没有记录而变得斑驳。多写点东西吧,以后很有价值。”我才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很惭愧,和几个同事说过之后,他们都有同感。大家在纷纷繁繁之中,都忘了自己做了什么,更别说是该做还是不该做。

《闪念》就记录了日亮老师为自己留下的东西。

“2002年12月30日离职致辞——我没有太多的话要说……回头看看,书,教得还可以;领导,实在当得不怎么样。……我希望在大家心目中留下来的永远是一个陈老师的印象,而不是陈校长的形象。”

“被人称为'名师’了,近来开始被人称作'泰斗’了。这可不是一个好名声。太陡:不是既上不去,又下不来吗?”

这两段震撼了我。也许,把自己当成一个教师,才能真的教好书。“名师”“泰斗”,让人梦寐以求的称号,日亮老师却揶揄成“太陡”,也许,他很清醒地认识到“上得去,下得来”才是自己应该到达的高度。

最近的一次,我们在校车上,不知何故谈到了吃饭,日亮老师说:“我们年轻的时候,常在家中和朋友聚会,大家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组合成一桌佳肴,现在想来,真是美好不过。”又说:“不知能否再有这样的机会,语文组的同事们也聚在某人家中,每人做一道菜……”总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老来当记取四个字——扔。仍。忍。韧。”(《闪念》)

这大概就是一种仁者的智慧吧。他每年都赠给同事他自己设计制作的小书签,毫无例外,书签上都有可爱的生肖图案,也许,这就是这四个字的体现吧。

祝愿日亮老师扔掉年龄的包袱,仍然拥有年轻的心。依然是一条清澈如许的大江,依然接纳源源不断的活水。

(0)

相关推荐

  •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徐秀兰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呼唤着综合型的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从新课程内容到中考命题,已经折 ...

  •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小学语文听课反思 胜利小学  高芸 周五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了语文教研课活动,由一年的韩丙秀老师,四年的王丽老师,六年的姜晓明老师做课,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其他教师的教学风格,老 ...

  • 【预告】11月10日“创意作文私享会”讲座——周容:浅谈小学生如何提高习作水平

    『创意作文私享会』 专业的写作技法 写作指导 作文点评 教师照片: 无(也许保持神秘呢?老师声音很好听,很软!) 教师简介: 周容 市级骨干教师,中学一级教师,17年语文教学工作里,有15年在农村九年 ...

  • 「散文」“勤谨博爱”话恩师 ——记固安一中的语文教师李克勤

    在我的家乡固安县,提起一中的李克勤老师,几乎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是我们高中文科班的班主任老师.李老师之所为被大家熟知并称道,主要是源于他教学上的勤谨和对学生的博爱. 作者(左)和同学(右)与李克勤老师 ...

  • 朱熹读书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奢侈事.尤其对于职场人而言--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用不上--这些问题仍然在消磨着许多人的读书热情.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读书,有效读书,并 ...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北京现代用水溯源 赵润田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北京现代用水溯源  赵润田 北京晚报 | 2021年04月08日 . 如今的东直门是个热闹地方,立交桥西有"吃货"们无人不晓的簋街,样样美食都勾人馋虫,桥东则 ...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94年,64岁的朱熹在宫中担任待讲时,因为希望能够效法古代缺席,制约君权,结果得罪了宋宁宗和宰相韩侂胄,被罢免还居建阳. 1196年,有人叫嚣要"斩朱熹以绝伪学",他的门人也被 ...

  • 张斌: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文/辽宁丹东 张斌 "有时常想无有时""细水长流",这是母亲生前经常说给我们的话,是母亲的忠告. 母亲在缺吃少穿的岁月里挣扎了大半生,饿怕了,穷 ...

  • 李海河诗词50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海河诗词50首 一.喜庆类 律诗 庆祝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 黄花红叶映祥云, 盛会京城翘首吟. 一曲清音琴韵远, 千丝好雨物华新. 倡廉反腐民心暖, 富国强军捷报频. 同晋小康圆绮梦, 中华锦绣万年春 ...

  • 《十八洞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正如电影<十八洞村>的海报一样,影片中的十八洞村,也是一个风景绝美的所在,全村大面积覆盖的森林,沟沟壑壑间的如镜梯田,还有特别原生态的一栋栋老屋,看起来苗族风情非常浓郁.但,当我们跟随电影 ...

  • 问渠那得清如许|郜灿(江西)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弘扬真善美 汇聚正能量* 文学 梦想成真的摇篮 作家 异彩纷呈的平台 扩版増栏谱新篇 --纸刊<天赋文学>报二期新颜 <天赋文学>报,由天赋文学社 ...

  • 问渠那得清如许(二)|郜灿(江西)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弘扬真善美 汇聚正能量* 文学 梦想成真的摇篮 作家 异彩纷呈的平台 扩版増栏谱新篇 --纸刊<天赋文学>报二期新颜 <天赋文学>报,由天赋文学社 ...

  • 问渠那得清如许,那的读音与字形

    阅读本文之前,请先投个票. 收到一位小伙伴的信息,说家里娃娃的老师,要求"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那"读作nà,要求我写写这个字.遵嘱执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池塘 ...